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螃蟹效应     
《时事报告》2011,(2):67-67
把单只螃蟹放到不大的竹篓里,它可能会凭着自己的本事爬出来。但是如果有很多螃蟹,它们就会叠罗汉似的往外爬,这时底下的螃蟹就不合作了,开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结果谁也爬不高,反而很少有螃蟹能爬出竹篓。  相似文献   

2.
丽达的“婚事”北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婚姻传统的一部分。有趣的是,北京动物园饲养的老虎成亲,竟也需要媒婆撮合。人们也许以为,动物嘛,雌雄凑到一起就会交配、产仔。其实不然,虎的性格比较孤僻,在野外,生活范围较大,异性能够相遇并交配的机会并不多...  相似文献   

3.
麋鹿,是世界上已经绝灭于野外,但被安全地保存在园囿条件下,目前正试行重新在原栖息地放野的大型哺乳动物中的少数物种之一;也是中国动物群的典型代表,以及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麋鹿在二三百万年以前就和人类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它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悠久绵长的影响,也许在中国还很少有其他动物能与其相提并论。中国现有麋鹿总数约占世界总数的76%,是全球麋鹿数量最多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珍稀物种保护工作进入新领域。如今,曾经漂泊异国他乡的游子正以其不断复壮的种群向世界解读拯救濒危  相似文献   

4.
自小生长在城市,所见人与动物的关系,总是非平等关系。动物不是被关在铁笼子里,就是脖子上挂着绳套,被人牵着走。在野外,人与动物一旦狭路相逢,不是各自奔逃,就是拼命一场——或动物把人吃了,或人吃了动物。人与动物之间,似乎很难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5.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11,(11):17-19
黄金部队每年的3、4月份出野外,到了11月才收队,整个夏天都在野外跑,每次回家见到妻子基本都是冬春季节,印象中就没见过妻子穿裙子啥样。  相似文献   

6.
有梦就好     
人生而爱做梦,照虚无主义者的话说,人生就是一场大梦。人生若梦,转眼就是百年。说着话的人,目的是告诉人要及时行乐,不然就枉来一世。对人生如梦的说法,历来争论很多,将人生视为梦境,我们一向把它看做消极的表现。人来到世上,怎么可以浑浑噩噩?混日子不是一个人应该做的,那样的话和动物也就没什么两样。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主动的思维,有理想和有抱负,正是这点,决定了人和动物走着完全不同的路。据说动物也有梦,是仪器从它们的脑电波中测出来的,只是我们没办法进入它们的梦境。但可以猜想,为生存为食物为争抢配偶的打斗和厮杀,在动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大》2012,(17):44-44
“这些年社会发展得很快,但许多人对待动物的观念却仍十分陈旧。翻看辞典,在介绍一种野生动物时,经常看到‘肉可食用、皮毛可制衣’这样的解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说,人们总是关注动物能为人做什么,把它们看成是可利用的一种资源,却往往忽视了它们也是自然界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8.
朱德庸 《今日广西》2008,(19):65-65
每个人都有一次童年。画漫画刚满20年的我,以前有两种题材从来不碰:一种是动物,一种是小孩。不画动物是因为我太爱动物了,以至于无法在它们身上开任何玩笑;不画小孩是因为我太讨厌小孩了,以至于我根本排斥画他们。  相似文献   

9.
市场分析 时下,在国外都市青年男女中流行野外生存体验,野外生存体验是一项大众都可以参加的普及性运动,它在国内才刚刚开始升温。在欧美国家,野外生存运动就以其投资少、费用低和自主性强而受到民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动物权益。在他们的眼中,鸡鸭牛羊,虽然迟早都要走进人们的厨房,走上饭桌,但不应当仅仅把它们当作消费品对待,而应当把它们看作具有愿望,需求和恐惧感的有生命的个体。他们认为,对动物的尊重,就是对人类本身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虫虫惊魂     
张峰 《今日广西》2010,(19):24-26
一个经典的动画片情节是,当万兽之王大象看到老鼠,吓得跳到了凳子上。科学家说,动物界普遍存在这种现象,除了大型动物或天敌,它们也害怕某些小动物。同样,以人类的体形看,我们害怕蟑螂、蜘蛛这样的弹丸小虫也就不奇怪了。这不,最近,我们又开始怕一种大城市里不多见的虫虫……  相似文献   

12.
《新周刊》:“中华民族道德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吗? 谈方:老百姓这样讲,不过分,至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问题到了最严重的时刻。人们对血淋淋的“小悦悦”视而不见,我脑中突然冒出,这不就是《动物世界))里讲的,动物被吃之后,同类若无其事地走过一样吗?我们研究战争史,历史上对待战俘,我看也很少会有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温顺的兔子与巨大的灾害 兔子美丽、温顺、可爱,是善良、机警、洁净、活泼的象征,是上乘的观赏动物。除此之外,兔毛、兔皮可用,兔肉味美可食。为此,澳大利亚于1939年在维多利亚的季朗地区放养了一些野兔。 这是件好事,但没料想,由于天敌很少,兔群每年向北、向西扩展100公里,到1950年,就蔓延到整个澳洲大陆。据估计,约有7.5亿只野兔,等于这里人口的75倍,10只野兔就可以吃掉一只绵羊的饲料。兔子泛滥成灾,糟踏了绵羊的牧场,使誉满全球的澳洲绵羊成倍减少。为了和这些“可爱的兔子”进行斗争,政府竟动用了空…  相似文献   

14.
谢涛 《人民政坛》2006,(11):34-35
盖子终于被揭开 中国有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某些现象长久以来都被人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地接受着,即便偶感不平,也不过是发一两句牢骚罢了,很少会从制度上去追究它们的合法性。譬如,我们常常看到某些人越过候诊室里的长龙不用挂号直接就找大夫看病开药,看到某些人在拥挤不堪的火车站台上拿着个本本向列车员一显径直就迈上卧铺车厢,看到电力局的家属整日整夜地开着空调每月却只要出几十块钱电费,重点中学教师的小孩不用考试不用交“择校费”直接就可读本校,等等。  相似文献   

15.
杰克·伦敦的三部小说通过对动物主人公的生动刻画,批判了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间接地肯定了动物的理性、目的性和主体性,从而为人们对动物权利的认知、合理对待动物提供了影响深远的范式。尤其是通过对动物艰难适应陌生环境的描述,表现了它们的学习、适应、自制和决策等能力以及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的动物理性和主体性,它们用顽强而勇敢的方式执着地展现着自己的主体价值。动物除了工具价值还有不受外在影响的内在价值,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6.
1981年春末,一位叫刘荫增的科研人员,出现在陕西南部洋县的坪坝、丘陵地带,他是领受了中国科学院和动物研究所交负的重任:寻找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被列为“国际保护鸟”,中国一级珍稀保护鸟类。上世纪中期在朝鲜、日本等国,朱鹮的野外种群已经消失,日本只剩下笼养的几只,因年老失去了繁殖能力。而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在14个省份见过这种鸟,到60年代,只在陕西的洋县、周至及西安附近采到过标本,以后就见不到朱鹮的踪迹了。为了寻找朱鹮,刘荫增用了3年时间,跑了13个省份,行程约5万公里。却没有寻见朱鹮…  相似文献   

17.
在岷山、邓崃山、秦岭和神农架的原始森林里居住着为数极少、极其珍贵华丽的金丝猴。国家已将它列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并在其集中分布区四川九寨沟县白河建立了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在国家建立的二十几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内,金丝猴又是熊猫的伴生动物,它们也受到同样的保护。金丝猴背着金色长毛宛如一个美丽的金发女郎。因为它们脸面兰色,放又名兰面猴。由于它们鼻孔向上放又名仰鼻推。成年大公猴的咀角会长出一对鲜红色的“肉垂”“肉垂”越大,它的地位就越高。金丝猴常年过着半树栖、半地栖的群居生活。猴群的大小,即决于群体…  相似文献   

18.
《中国残疾人》2007,(7):50-51
自从15年前不幸摔伤致瘫后,那该死的褥疮就跟我较上劲了,就跟我难合难分、形影不离了。它们就像一个个恶毒的阴险的疯狂的咒语,不由分说,胆大妄为地涂写在我光洁的皮肤上。尽管我讨厌它们惧怕它们驱赶它们,但褥疮却始终固执地不离不弃地陪伴着我。它们给我带来的巨大的身体和心灵的瘾痛,并不亚于我无法用双脚自由地行走。  相似文献   

19.
明年即将迎来达尔文诞辰二百周年暨《物种起源》发表一百五十周年的纪念。近两个世纪以来,很少有人像达尔文那样,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的看法,在生前就已经进入屈指可数的几位思想伟人的行列;也很少有一本书像《物种起源》那样,自出版之日起就大获成功,经久不衰,至今依然被人们一再阅读;更很少有某种思想像进化论那样,广泛地为人们所了解,并成功地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的生活常识和思维惯性。  相似文献   

20.
财富     
财富奥格尔说:“请不要给我贫穷,也不要给我财富。”这将是智者的祈祷。我们的收入应该像我们的鞋子,如果太小,它们会夹紧和磨伤我们的脚;但是如果太大,它们会使得我们走路颠踬跌倒,然而,财富竟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因为拥有很少以及需求更少的人,比拥有很多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