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银福成 《前沿》2003,(6):105-107
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的审查制度在审判方式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刑事诉讼法修改后 ,虽然公诉案件审查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 ,但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实体性审查的状况却依然存在。本文着重论述了法院进行实体性审查的弊端及应当进行纯程序性审查的理由 ,以期为我国刑事诉讼公诉案件审查制度早日实现质的飞跃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防止错案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尽快建立案件质量评估体系.确立适应检察权特点的侦查和审查案件的质量评估原则;建立科学、合理、客观、规范、适度的案件质量评估标准;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评估体系良性运转.通过推进案件质量的目标化管理,提高办案水平,实现在诉讼环节中冤、假、错案的自我纠正.  相似文献   

3.
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不断提高,2012年达到98.42%;一审案件中服判不上诉的比率年均递增0.85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93.03%;全省法院案件质量评估综合指数位居全国法院前列;全省检察院依法监督立案2663件、撤案1852件,对认为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裁定提出抗诉684件……过去的五年里,"两院"交出一份颇有亮点的司法"成绩单",得到代表们的充分肯定。代表们认为,全省各级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中心、服  相似文献   

4.
我国减刑假释案件审理模式经历了从书面审理到听证审理再到开庭审理的演变。检察机关对减刑假释案件的开庭审理进行检察监督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应加强开庭审理前、开庭审理中、开庭审理后的检察监督。为保障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的检察监督,应建立健全层级审批制度,建立健全证据开示、交换机制,推动法院裁判文书吸纳检察监督意见,推动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判委员会对检法之间存在重大分歧的减刑假释案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的本质和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公平正义。"[1]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各级人大常委会作为监督主体对本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开展常态监督至关重要。各级人大常委会职权多、人力有限,在监督空间上难以亲临执行现场,在监督时间上难以长期投入,如何对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临沐县人民法院通过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促进了案件质量和审判效率不断提高,使该院审判业务考核多次位居临沂市基层法院前列。截至今年6月中旬,新收案件3143件,审(执)结2671件,结案率84.98%。拓宽联络途径方便人大监督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临沐县法院受理了大量涉及经济转轨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型案件,许多案件还是体制性深层次矛盾的反映。正确审理这些案件对于推进改革开放、保障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关系很大。为了将这些问题圆满解决,同时更好地让人大了解法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司法监督,自2001年以来,…  相似文献   

7.
李应龙 《人大建设》2023,(10):28-29
<正>“前段时间,突然接到法院的电话,法官对之前案件判决中我不理解的地方又进行了解释、讲了判决依据。原来是市人大案件评查组抽到了我的案件,说判决书释法说理不充分,所以法院跟我联系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通过法院的主动沟通,我感觉判决还是公平的,我接受判决结果。”2023年9月14日,周口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在进行案件评查工作回访时,案件当事人如是说。近年,周口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司法公正的重点问题,依托数智化监督平台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不断提升人大司法监督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从全国范围来看,行政诉讼撤诉率极高,这与法院大量运用和解方式处理行政诉讼案件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笔者认为,法院主动提出和解行政诉讼案件很有必要。行政诉讼案件中和解不等于调解。根据诉讼理论,调解与和解是两种不同的制度。调解主要是民事诉讼中的制度,是在法院主导下,当事人双方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解决纠纷的活动。法官主宰、控制和支配  相似文献   

9.
陆秋君  金周益 《人民论坛》2012,(14):196-197
案件流程管理是对案件过程与资源的管理。它通过整合法院的程序与资源来确定所有的案件从起诉到判决以及时的方式进行。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要素包括司法领导能力及承诺、案件进展的法院监督、安排可靠的审判日期等几个方面。为了使案件的处理以及时、经济的方式进行,美国法院需要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案件流程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上线运行,依托"大数据"实行案件集中管理、动态监管的环境条件逐步形成。如何在强化条线管理基础上,结合案管部门监督职能,构建完善的案件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开封市检察机关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案件质量稳步提升。两级检察院没有一起超期羁押案件,没有一起撤案或绝对不起诉案件,没有一起无罪判决案件。2016年,涉检信访量同比下降46%,省检察院交办信访案件同比下降60%。  相似文献   

11.
前,上级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及政府信访部门以及主管法院及其他党政机关领导指定法院的交办案件大幅攀升。如某省三级法院1999年共审理交办案件3562件,2000年为5240件,2001年为7819件,三年平均上升率为39.8%。交办案件是党委、人大等领导和权力机关监督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交办案件中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在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这是一支有着顽强战斗力的政法队伍。自2002年起,百色市德保县法院先后荣获全市法院综合目标管理优胜奖,全市法院综合目标管理优秀奖,全市法院系统集体三等功,全市法院综合目标管理二等奖。党组书记、院长潘尚昆自2002年任职以来,以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队伍为目标,带领全院法官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从2002年到今年4月,法院审判执行收案总数3076件,各类诉讼案件结案率都达到99.5%以上,均排在全市法院系统前列。2002年4月至今共受理执行案件552件,已执结519件,年执结率都在94.4%以上,共受理执行标的3176.18万元,执结标的率达到88.02%。各类诉讼案件平均审理期限为25日,执行案件平均执限为71日,大大少于法定期限,案件  相似文献   

13.
案件的审理报批制度,是法院内部通行的、在合议庭对个案拿出审判意见后,报主管庭长、院长签发,或报上一级法院批准的制度。长期以来,该制度对提高法官的办案水平、保证案件裁判质量,防止关系案、人情案和司法活动中的钱权交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严重问题:一是判审分离的问题。案件由合议庭审理,却要报院长、庭长审批,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审。本来,在案件审理中,法官应当亲自审查控辩双方提交的证据,并出庭直接听取控辩双方进行的举证、质证和辩论,等等,在此基础上对争议形成独立的专业判断。但案件审批制度撇开这种“裁判者的亲历性”,要求裁判意见层层上报审批,把司法裁判搞成了行政决策—谁官大谁说了算,实际上是法院内部“权大于法”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主动、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坚持在人大的支持与监督下,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取得了良好成效。2005年以来,全院受理各类案件共3588件,审、执结案件3027件,结案率为84.3%,与2004年同期相比,收案数上升2.6%,结案数上升52.1%,发回重审率和重大改判率较往年均有所下降,在2005年全市法院系统司法质量考评中排名第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两项硬措施是分不开的。措施之一:邀请代表旁听实行“阳光审判”“公正司法,文明司法”是现代社会对法院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2003年初,岳麓法院党组全面启动了“阳光审…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在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保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年来,全院共受理企业破产案件61件,涉及总资产3.12亿元,总债务6.05亿元,总债权8084.39万元,职工总人数6683人。已审结的有47件,涉案标的额7.24亿元。有31家破产企业  相似文献   

16.
在司法责任制背景下,强化司法办案内部监督管理,构建检察环节案件质量科学化评价机制,对于全面加强检察内部监管、促进规范执法、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重大意义。在高检院、安徽省院、滁州市院案件评查工作规定的基础上,安徽省明光市检察院创新制度设计加强和改进案件评查工作方法,探索建立案件质量评查"案件化"机制,以为基层检察院加强内部监督、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目标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武汉市硚口区人大在加强司法监督工作中,注重开展个案监督,尤其是把加强对执行案件的监督作为重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法院的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18.
江涌 《公安研究》2011,(9):43-46
司法实务中,少数法院对于涉嫌犯罪的案件不移送公安机关,放纵了犯罪,损害了司法公正。解决法院不移送刑事民事交叉案件问题,法院应设立专门的审查程序回应公安机关的函告,引入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创设必要的法律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李红辉 《求索》2012,(6):228-230
院长、庭长审批案件制度本质上是以审判权作为管理对象的案件行政审批监督机制,其生成有内在的制度规定性,也有支撑运作的诸多的条件,在司法实践中也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和功效,它注定会在司法实践中长久存在。改革这一影响审判权公正行使的法外制度,实质上就是要将法院审判权"去行政化",因此必须对法院内部机构进行裁撤、精简和分序列改造,重新优化配置审判职权,辅之建立科学的法官办案绩效考评机制和法官责任追究机制,构建起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刑事自诉案件是法院最难审理的一类案件,也是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安定因素。由于这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行为已构成轻微犯罪,因此双方的矛盾往往较深,很难调和,如果处理不当,回避矛盾草率下判,不但不能从根本上彻底化解矛盾,反倒还会埋下仇恨的种子,变成随时都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