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燕枝 《工友》2014,(2):30-31
正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打开网站,浏览新闻,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P得了图,卖得了萌,抓得住热点,做得了专题;贫得过郭德纲,暖得过撒贝宁。将所有的新闻当做娱乐新闻来做是现实赋予他们无奈又欢乐的工作格言。有时候,一条求助新闻会因为他们的一次关注而改变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命运。虽然他们不是掌握人间生杀大权的大神,但使命感和正义感却一直都在。除了文字,网络人还做些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听听他们讲诉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论非公企业建会工作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会法》最大限度地赋予职工组织或参加工会的权利,非公企业职工需要工会,职工组织或参加工会的条件只与职工自身条件有关,因此在非公企业建会工作中,地方工会组织应该眼睛向下,切实把非公企业的工人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和工作对象,与非公企业职工群众建立血肉联系,了解非公企业职工的疾苦,反思工会能够为解除工人的疾苦做些什么,对职工群众进行思想启蒙,发现并培训工人骨干,通过工人骨干发动群众,并以维权的实际成绩促进非公企业的建会工作。  相似文献   

3.
杨璐 《时代风采》2010,(3):24-26
如果蒋家田不认识杨菊芬,他现在也许只是昆明火车站一带有些江湖地位的老大哥,明里开个旅社、杂货铺什么的。暗里做些说不清楚的灰色行当。两人从情人到事业伙伴配合得天衣无缝。蒋家田的人脉为毒品分销提供了渠道,杨菊芬的父亲在缅甸的熟人为他们找到了毒品来源。从2005年初到2008年被捕。他们一共贩运了60公斤海洛因到昆明。2009年12月7日。昆明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两人死刑,以绝命告终。  相似文献   

4.
创业头七天     
祥子 《时代风采》2007,(5):16-18
也许你刚开始看准了一个行业。觉得挺有前途的。稍微做些调查以后。觉得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开始行动了,却又感到困难重重。 其实。再好的项目做起来都有困难。困难是什么。就是被我们克服的:“当你能在自己关注的事情当中。保持信心地克服掉一百个所谓的‘困难’的时候。那你就已经成功了。”  相似文献   

5.
《工友》2010,(8):20-23
他们下岗了,但是自愿的;他们"退休"了,可是正值壮年。他们主动从高速运转的职业状态中暂停或减缓下来,远离紧张忙碌的上班生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过着"晨来清逸,暮有闲悠,心随梦动,梦随心求"的生活。或者,尝试一个梦想已久的全新的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自主地控制生活节奏。他们让我们重新审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工作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只是为了工作。他们,就是时下的"新退休族"。  相似文献   

6.
《时代风采》2009,(14):26-27
在中国,在政府里做事是很有身份和面子的事。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要考公务员。以前普通美国人对给政府工作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原因是政府是清水衙门,除了死工资和福利待遇,没有其它的收入,工资也不算高,在企业的平均线下。大家出去吃饭庆祝什么的都得每个人自己掏腰包,哪有部门报账之说?在政府部门做个普通公务员也不是什么挣面子的事。一般人们去政府部门办事都有明确的程序,也有白纸黑字的条文可循。人们不用为办事走后门,拉关系,也没有害怕见宫的感觉。公务员就跟服务员差不多,履行自己的服务职责,所以大家对公务员也都以平常的心态看待,他们也不会因为这个职业有优越感。  相似文献   

7.
王冬梅 《工友》2013,(9):29-29
在外资企业工作二十年的我,从事工会工作只有短短五年的时间,并且现就职的公司之前并没有成立工会组织,对于工会工作完全没有经验可循,我只是怀揣着一颗做好职工工作的心,脚踏实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这五年,武汉爱机工会工作的成果得到上级工会及职工的认可。如果让我来谈谈做了哪些事情,有什么体会,一时真不知从何说起,我觉得我只是比他人多了一份坚持,把该做的事儿都持续地开展下来了。  相似文献   

8.
两个人都曾离开家乡又回到家乡。 两个人都被评为“青年时代先锋”。 黝黑的脸膛,坚毅的神情,自信的笑容。他们身后,是无数感慨和赞许的目光。 “我为家乡做了什么?”也许我们都要问自己。因为,是家乡养育了我们,让我们拥有了今天……  相似文献   

9.
最好的礼物     
数年前,一家小型化工厂发生爆炸,一位正在取样分析的姑娘被硫酸液体严重炙伤,当时她就昏迷了,她被送到了烧伤医院。医院组织了各科的医生为她做手术,手术做得很成功,她的生命保住了。但所有人都担心,一个只有20多岁的女孩子,能面对自己的如此丑陋恐怖的容颜吗?果然,她苏醒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给她镜子,看自己变成什么模样了,所有人都不敢告诉她,骗她扎着绷带,过些天,就好  相似文献   

10.
娱乐圈中的模范夫妻傅笛声和任静最近双喜临门:与北京中文嘉视演艺文化有限公司签约,推出新歌《初恋般的味道》。这首歌与先前推出的《知心爱人》《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被称为“爱人三部曲”,收录在一张EP里。对于他们的幸福美满,听得很多了,但真正坐在他们身边,看他们亲密的眼神,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才真正理解什么是简单的爱情、朴实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倡导敬业精神。什么叫敬业?就是真心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地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每一件哪怕是再小的事,都认认真真地做实做好,倾心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增光添彩。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前提。有了敬业精神,就会真诚爱岗,就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常的贡献。过去我们有王进喜、张秉贵式的楷模;今天我们又有李素丽、徐虎式的榜样。他们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的人,是敬业爱岗的典范。敬业是人生事业的脊…  相似文献   

12.
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中工会应该做些什么●瞿真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当今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一个难度大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几年来,各地政府在推进再就业工程的进程中,积极探索,千方百计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开辟多方面的渠道。下岗职工再...  相似文献   

13.
职场扮相     
辛旭光 《工友》2014,(9):48-48
正在职场中我们扮演什么角色、达到怎样的高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修养和教育。几天前,我请负责我们家吸尘器售后的阿姨送些吸尘袋来。她告诉我:企业换了拥有博士头衔的"儿子"辈来当老板!领导要做业绩,放弃了国产的8元一个的吸尘袋,只给客户提供20多元一个的进口吸尘袋。她感觉对不起我这样的第一批老客户,就悄悄通过内部关系找来国产的8元一个的吸尘袋,自己垫钱备着,不让老客户吃亏!同样是公司雇员,一个妈妈级的员工宁愿自己受累不让承诺落空,一个儿子级的博士白领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14.
朔梅 《工友》2011,(5):51-51
人的一生到底做些什么,这一生才不算白活?这是一个使人困惑的问题。一个人从懂事开始,只要不是白痴,在这件事上,都会有少年的烦恼,成年的迷茫,老年的无奈。  相似文献   

15.
《农村青年》2009,(1):40-41
明天我要去看望村里的一个产妇。该如何面对她呢?去了说些什么?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在我脑海里出现。毕竟是第一次做产后随访,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我有些紧张。  相似文献   

16.
饶燕枝  徐木君 《工友》2014,(3):15-17
正油田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长期在野外无人区作业,经常性地全国各地驻扎,有的人甚至要在国外连续工作几年的时间。他或她因为工作的原因,对于家人无法尽到陪伴和照顾的责任。油田员工家庭如何实现稳定,幸福生活从何而来?下面几组家庭用自己"小家庭"的和睦推动"大家庭"油田的和谐,被江汉油田评为"和谐家庭",让我们走近他们,找到他们幸福的密码。亲亲的嫂子:只是尽做一个人的本分杨克红,47岁,江汉油田井下作业处清河大队食堂管理班班长。她出生一个"老石油"的家庭,  相似文献   

17.
悦读     
《工友》2014,(8):4-4
正把时间分给靠谱的人和事;该花的钱一定花,不做金钱的奴隶;与跟生命有关的人交往,放弃与生命无关的人;知道什么是真正想要的东西;把工作分出去,自己做不一定比别人做得好;杜绝事必躬亲,学会抓大放小;事缓则圆,做事不必太急;做大自然的挚友。——人到中年的取舍  相似文献   

18.
一湖海蓝 《工友》2014,(3):50-51
正关注李娜完全是因为自己也开始学网球。像很多人一样,我以为运动员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在自己真正专注运动以后,才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有一次问网球教练,你说是不是顶级运动员哪怕不做运动员,也会获得别的成功?他看了看我说,当然,不管他们做什么,只要拿出那样年复一年的坚持的毅力,不断学习的心态,不怕吃苦不怕失败,都会获得很大的成功。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并不是一本励志书,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19.
小树 《农村青年》2007,(10):41-43
我有一个疯娘,一个我想孝敬却无法孝敬的苦命的娘。 趁着我们的父母都健在的时候,为他们做点什么吧,不要等到他们都离开人世间的时候再后悔!抽空多看看他们,多让他们开心,多孝敬孝敬他们吧——  相似文献   

20.
快乐墓地     
在非洲一个叫撒拉的小镇上,有一位叫布基的老人,布基的一生都过得很不愉快。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人生的许多目标都没有实现。好在,布基在临死前一段时间里,终于认识到,其实自己的一生,并不比旁人少多少,甚至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时他才醒悟道,人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牺牲自己的情绪为代价。但他的认识已经太晚了,因为这时他已经从大夫那里得知了自己大概的死期。布基不知道自己在临死前还能做些什么。他希望世上所有的人都不要像他。他想啊想,最后终于想好要为后人写下一些字。他的墓碑是这样写的: 我是一个本应该快乐的人,虽然我的一生也遇到了许多麻烦,但我相信,这一切都并不严重。我却因为这些并不严重的原因而一生不愉快。我是多么傻啊!我希望活着的人们不要像我。不要总是让自己处于烦恼的不快乐之中,自寻烦恼大概是人生最大的自我冤枉。你何必要冤枉自己呢,不要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