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并指出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真正实现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实现中华文化的高度现代  相似文献   

2.
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是一个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当前,中国正处于痛苦的经济社会转型期,世界正处于艰难的调整期,中国与世界正处于复杂的磨合期,这种"三期叠加"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当前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中国的民族复兴正在走向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走向成熟,世界治理体系正在走向变革,中国正在迈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和世界出现的这些历史性变化,又为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重建世界话语体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当然,也应看到,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仍面临着巨大障碍和严峻挑战,特别是要解决"有理说不出"和"说了传不开"两个方面的问题,增强说服力和传播力。突破西方话语体系的障碍,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要着力解决好以我为主、兼容并包,问题导向、抢占先机,讲好故事、寓理于情,顶层设计、系统阐释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本文揭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一致性,阐明必须从两者内在衔接性的角度,全面把握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完善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媒介的快速发展,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从多个领域入手净化网络话语空间。文章就现代传播理念的更新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摘     
《红旗文稿》2013,(3):40-41
环球时报:中国今天的国家道路是金不换的中国当前的改革开放路线带来了国家阔别已久的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一个方向和轮廓开始,逐渐充实进对继承的选择和大量崭新的内容。它获得了两个巨大成功,一是它推动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强劲发展,二是它驾驭了中国的复杂,很多把一些国家难倒甚至掀翻的问题,在中国实现了有惊无险的软着陆。中国的国家道路既洋溢着理想,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平衡系统。这使得  相似文献   

6.
文摘     
蔡武:落实文化强国任务要做到八个着力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在了全党全国面前。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八个着力。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着力推动文化创作繁荣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着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相似文献   

7.
文摘     
《红旗文稿》2012,(14):40-41
钟连: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一段时间以来,国外政治家、专家学者不断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等发表见解,正面评价和肯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一是中国社会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安德鲁·瓦尔德指出,最近20年的发展已使当前中国具备了以下四个方面特点:渐进经济改革战略取得成效,整个政治发展轨迹比较有利,中国青年人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领导人对国家发展方向的看法保持一致。这些特点正是保证中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保持政  相似文献   

8.
文摘     
韩国《中央日报》:中国拯救资本主义?韩国《中央日报》2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拯救资本主义?中国网民最近热衷转载一篇独具特色的文章,跟帖无数,引发很大反响。文章大意如下:"1949年,只  相似文献   

9.
闫海潮  徐博文 《探索》2012,(3):4-10
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是国家根本利益在文化形态上的显现,它尤其体现为一国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原则、政治价值观、国家战略、对外政策、领袖意志的号召力。在全球化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应以国家的特定价值取向来呈现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取向,为其它国家发展提供借鉴。中国构建的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反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蕴含的平等、正义和公平价值取向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此,我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应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国富向民富转变,彰显中国话语的主体性,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正创造性地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运用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系统来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理想图景,以凝聚民心,共同奋斗,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所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积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坚持正确的建构方向,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语言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不仅仅是对客观  相似文献   

11.
文摘     
吴江:世人争谈"中国模式"在评论中国发展模式时,最使国外学者们感兴趣并引起讨论的是关于民主的问题:没有西方式民主能否使经济得到发展?一场金融海啸和使世界瞩目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文摘     
正张维为:澄清关于"自由、民主、人权"的认知盲点首先,西方主流话语对"自由、民主、人权"的解释,有意忽略于己不利的历史事实。"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源于西方的观念,只要不被滥用,都是好东西。中国人民过去反抗西方列强的欺辱,坚持的也包含这些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它们的内涵。这些观念今天已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在中国走向富强的进程中,它们还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应该确立一个前提:这些观念作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其解释权也属于各国人民,而绝非  相似文献   

13.
符凤春 《奋斗》2002,(11):30-3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空前广泛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西方文化,积极应对各种文化思潮的渗透,大胆地吸收西方文化的文明成果,不断地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已成为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文化话语权是国家文化主权的重要体现。近些年,文化话语权博弈呈现出白热化状态,话语渠道、话语方式、话语内容等发生着深刻变革。在文化话语权博弈视阈中思考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策略,显得尤为必要。文化话语权博弈视阈中的国家文化形象建构,必须以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自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传播,牢牢掌握我国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玛雅  高连奎 《学习月刊》2014,(11):56-56
中国模式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能否实现?如何完善中国模式.建立“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15位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战略思想家,从各自的视角、专业对“中国道路”进行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文化具有伟大的包容精神,它是世界上少有的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母体文化。从晚明以来,中国正经历着第二次伟大的文化吸收和融合,即学习借鉴西方文化,形成中国自己的现代文化。在这期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而使中国文化有了新的形态,新的内容。第一个阶段:从晚明万历年间到乾隆年间约三百年,是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最初接触和学习。从晚明以来,中国文化和思想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消化经多种方式传入的西学。在明末清初之际,西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6,(12)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政治领域得到成功实践,这使得我们的理论研究一直非常注重从政治经济维度而较少从历史文化维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影响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远不能说主导了大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特别是在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面临严峻挑战,亟待从新的文化视角进行破解。作为超越了同时代一切哲学的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就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传入中国后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进一步中国化、大众化,就要进一步推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两者更加深入的互动互补契合。  相似文献   

18.
文摘     
侯惠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本质体现从意识形态视角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扣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1,(8):64-64
西方国家的“中国崩溃论”持续了大约20年,现在已经崩溃了,因为西方对中国的悲观预测都以失败告终,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结合.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错误理解导致了普遍性误区和片面性误区,对"中国实际"的错误理解导致了地域性误区和保守性误区,对"结合"的错误理解则导致了实用性误区.走出这五大误区,实现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和对中国文化的自我超越,是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