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众传播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中的道德影响会引起人的根本改变,因而应该最值得关注。本文重点探讨大众传播活动对学术道德的影响。要构建一个理想的道德社会,营造道德的学术环境,就要强化大众传播对学术道德所产生的良性道德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术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之一,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能小视,学术市场的整顿、学术违法、失范的惩治也就不能小视.现今,学术领域的违法、失范现象严重存在,务必要注意严法重典整顿学术市场.  相似文献   

3.
张瑞军 《世纪桥》2015,(1):93-94
一个真正的学者,不仅明确自己的学术使命,也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作为知识青年的在校研究生应该具备起码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能力,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求真务实,做论文更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踏踏实实,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有着深刻的经济、文化和体制根源.就我国而言,学术不端行为的最大根源是官本位文化,它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学术行政化.商品拜物教是学术商业化的根源,它造成了偏离学术商品价值的虚幻景象.世俗文化是一种狭义的虚荣主义,对学术行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消除学术不端行为既要“防”,也要“治”,最为迫切的是从道德、立法、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消除学术的行政化、商业化和世俗化.  相似文献   

5.
浙东学术精神,即浙东学术的灵魂,指的是浙东学术作为既成的、大致统一、自成一格的学问系统所透示出来的特有的学术宗旨、学术方法、学术价值、学术特征和学术风格.浙东学术的学术精神是:实事实功,经世致用;广采博纳,兼收并蓄;求真求是,一本万殊;经史并重,义利双行;学有专攻,贵在创新等.也即是求实求真的精神,宽厚博大的精神,专业专家的精神,自得创新的精神.浙江老百姓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承袭浙东学术文化之内在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奇迹,这是与浙东学术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内在精神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用学术讲政治是新形势下党对党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用学术讲政治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可以分为用学术行为和学术活动讲政治、用学术语言和学术理论讲政治、用学术逻辑和学术框架讲政治等三个层次和六种形式。每一个层次和每种形式的用学术讲政治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用学术讲政治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其中,用学术框架讲政治是最核心、最深层次的用学术讲政治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从宏现角度对国内有关学术伦理诸论题进行综合性概括,所涉问题主要包括学术道德问题现象分析、学界对待学术伦理态度及认知、学术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学术伦理建设的分析以及未来发展。通过这些问题综述,本文旨在勾画中国学界对待学术伦理问题的态度及构建学术伦理的设想和发展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学术伦理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学术沙龙以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师生情感、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平台、思想阵地和德育场域,是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术沙龙有利于研究生在专攻博览的学术实践中求知问学,有利于研究生在理论争鸣的学术氛围中答疑解惑,有利于研究生在立德进业的学术生活中学以成人。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效果,是各高校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西昌学院初步建立了"四川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三三制’模式",即:三体系三层次活动模式。通过"三三制"模式的实践,在有限的条件下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一直关注和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问题。他说:大学变得越来越浮躁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来自市场和商业的力量,教育产业化和功利主义造成的影响;一是行政化、官本位的价值,侵蚀着学术本位、学术自由的价值,从两个方面对大  相似文献   

11.
学术道德规范是学术研究人员应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学术不端的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相对于学术不端,学术不当问题表现更为隐蔽,更加难以规范,因此也容易被忽视.对此,文章针对当前科研合作关系的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师生关系、团队合作关系以及外部合作关系中的权益纠纷问题,在现实案例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学术不当的现状、主要原因和危害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科研合作关系中的学术不当行为提出了防范的建议措施以及学术道德规范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作为当时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重要力量,重庆史家在其史学研究中重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特殊性,关注史学研究的现实性和科学性,赋予史学研究的民族特色与爱国主义精神,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立场,其史学研究表现出独特的学术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术界存在严重的学术腐败现象,亟须进行严肃的学术批评。但对学术批评,人们却在认识上存在四个误区:一是认为学术成果不具有学术性;二是认为学术批评者是为了追名逐利;三是认为搞学术批评是别有用心;四是认为只有“圣人”或“神”才有资格做学术批评。结果,在学术批评上出现了所谓“沉默的大多数”。学术界真正的希望不在于他们,而在于那些勇于捅破学术“溃疡”的人们。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校学术道德与学术创新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学术道德的宗旨,是高校学术的使命和责任。学术道德对科技创新有重要的影响;学术道德失范,不利于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教师学术责任意识,加强道德自律和他律,标本兼治,促进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制度分析视角下的人民公社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跨学科的学术思潮开始介入人民公社史研究。经过二十余年的学术积累,人民公社史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显现出一种“学术脉络”或“学术流派”的延传,具有学术思想史的价值和意义,其中对人民公社史的制度分析是其间一个脉络清晰、学术创新度较高的视角,在此视角下的研究著述已有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0,(3):45-45
<正>余三定在1月19日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当前,学风浮躁、学术泡沫、学术不端乃至学术腐败严重地破坏了学术的生态平衡,其原因主要是当今三个"过分"的社会现象。一是"过分"  相似文献   

17.
学术评价活动是伴随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而发生的一种制度变迁.中国近现代对学者和学术成果进行评价的活动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本文考察认为,清末关于学校学科分类和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从"中体西用"到"中外立教本有相同之理"的演变,及相应的教员聘任中表现出来的扬外抑中倾向,可作为百年来学术评价之滥觞.而1923的科玄论战则是学术评价科学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18.
“用学术讲政治”既是新时代党校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党校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当前,虽然各界对于“用学术讲政治”还存在关注重点不一、理解深度不一、用力侧重不一等问题,乃至于对其基本定义和内涵的认识也还存在可讨论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用学术讲政治”本身已经成为党校教师的普遍共识,下一步研讨的重点应该从“为什么”“要不要”到“怎么做”深化,并着力通过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切实将“用学术讲政治”落到党校教学的实处,以适应新时代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提出的崭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长春市委党校学报》是中共长春市委党校、长春市行政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双月刊)。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理论问题,坚持  相似文献   

20.
从博弈论视角来看,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是研究生与高校、期刊社、用人单位等之间的一场博弈,是其在衡量该行为的预期收益、所付成本及各种风险的基础上做出的策略选择。有效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关键在于:开设专门的学术道德教育课程,全面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的潜在风险;建立学术诚信档案袋,利用重复博弈消解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预期收益;增强检测能力并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本与代价;净化学术研究环境,减少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