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汇川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为统揽,全力开展"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势",精准扶贫成果丰硕。瞄准农村环境整治,汇川区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运"双100%"目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改造黔北民居14091栋、农村危房1984户,打造市级示范点4个、区级示范点15个。全区围绕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牧四大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33家,打造核心示范基  相似文献   

2.
正3月,春光普照。小青瓦、坡屋面、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三合院、白粉墙。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别致。"这是黔北民居‘七要素’,源于传统的木房结构,还吸收了巴蜀建筑文化元素。"在湄潭县鱼泉街道办新石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杨成溢的眼中,黔北民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群众的集体智慧。龙凤村田家沟是黔北民居示范  相似文献   

3.
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改变彝区农村落后面貌,凝聚跨越式发展、。跑步奔小康”的强大精神力量,凉山州坚持一手抓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谷建设,一手抓大凉山扶贫攻坚彝区民生工程。去年,凉山州共完成新村建设90个,新建民居3740户,改建民居3964户,扩建民居661户。今年。凉山州还将实施334个彝家新寨建设,确保到2015年建成1190个彝家新寨,使9.89万户、49.58万人住上新房。  相似文献   

4.
童俭 《当代贵州》2005,(4):21-22
进入新世纪以来,遵义市深入开展以"富、学、乐、美"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在全省农村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农村已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示范点1367个,涉及170767户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创建活动中,湄潭县茶海生态园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湄潭茶海生态园,是一个以核桃坝村为中心的,具有黔北风情和茶园风光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享有"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美誉的核桃坝村,位于湄潭县城东北角,是湄潭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示范点。这里  相似文献   

6.
正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安徽省泗县围绕"一年推广打基础、二年深化出成效、三年全面上台阶"的整体思路,以"四强化四着力"为抓手,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目前,共完善相关制度20余项,建立示范点70个,新设立党小组1180个,300余个基层党组织率先达标。强化督导,着力传导压力。坚持"四个一",层层传导压力,增强督导实效。每月一例会。坚持每月底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指出: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很好,黔北民居看着就有美的享受,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26个省(市、区)的近30万人到湄潭参观考察。湄潭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成为统筹城乡、全面小康的有力抓手,更是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荣获"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市、区)"。一、主要做法(一)产业支撑,群众致富。一是  相似文献   

8.
正安位于贵州北部,是黔北经济文化的重要交汇区域,素有"黔北门户之称,辖19个乡镇152个村(居、社区),总人口65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面对县情实际,正安紧扣"富、学、乐、美"核心定位创新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党建聚民、产业富民、文化塑民、乡风乐民、环境怡民"的"五民"正安模式,抒写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惠民强县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云上新城"项目包含智慧新城、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综合智慧调度中心四个板块,其中大数据中心按照国际A级数据中心标准建设,实现覆盖全国的物流数据网络。走进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云上新城"施工现场,砌墙、拉网、系统开发……各项建设如火如荼。"云上新城"是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配套建设项目,项目投资5.8亿元,以智慧物流示范园、物流产业创新发展增长级、物流大数据核心枢  相似文献   

10.
<正>在"走基层"活动中,开江县对"干部‘走基层’应该干什么"进行了细化和具化,经过实践总结推行了"入户五四工作法",即四问访谈、四本台账、四送活动、四大工程、四种新风,引导党员干部真正下沉到户,"零距离"收集社情民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四问访谈",及时听取群众心声。按照每名党员干部联系10-20户的标准,全县1.1万余名党员干部分别与14万余户居民建立"点对点联系",通过入  相似文献   

11.
<正>习水县以"财政兜底、干部帮扶、产业发展、资金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自治、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民夜校、文化体育、村庄整治"十项工作平台为抓手,实施精准扶贫,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发展路径。参天古树,小桥流水。洁净整齐的通村公路旁,文化广场设施齐全,黔北民居鳞次栉比,生态农业产业园生机勃发……行走在位于贵州北部的习水县,一道道新农村建设的靓影令人流连忘返。作为乌蒙山连片贫困地区的重点县份,近年来,习水  相似文献   

12.
正金花村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沉睡资源,激活了闲散资金,激发了村民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发展活力。初秋,来到距离湄潭县城6公里处的湄江街道金花村,只见一栋栋漂亮整洁的七彩民居,错落有致地散落在翠色茶园间。这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村庄,因把昔日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刷了七彩缤纷的颜色而被称为"七彩部落"。2015年6月以来,湄江街道借着湄潭县作为全国  相似文献   

13.
行走在习水的土地上,青山绿水间,一条条水泥硬化路向乡村延伸,一幢幢黔北民居鳞次栉比,一个个产业园区生机勃发,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农村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巨变,缘于习水县近年来大力实施的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14.
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桓仁满族自治县木盂子管委会党工委认真学习毛丰美先进事迹,发扬"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干"字精神,切实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效传承满族传统优秀文化,进一步推动了木盂子满族特色新村的建设。"干"字精神助推满族特色民居改造工程。按照木盂子满族特色新村建设规划,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美化的"三统一"要求,管委会争取资金1800余万元,给辖区内236户民居更换了房瓦,对墙体予以加固、保温并重新粉刷涂料,改造总面积达1.86  相似文献   

15.
正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勤劳智慧、技艺精湛的茶农,在黔北大地上完美结合,产出了形美色翠的匠心茶。北纬27°,一个看似平常的纬度数值。遵义,这条纬度线上一个看似平常的城市。但就是这样的平凡交叠,造就了地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绿色地带。连绵的茶海,碧波绿浪,层层叠叠、逶迤排开。在黔北民居、清澈溪流的映衬下,一片片茶园熬过冬  相似文献   

16.
正城中区结合加强"三基"建设,按照全市"四区五带"党建工作的总要求,紧扣"建设环境优美的南部生态新城区,宜居宜业的公共服务中心和核心商务区,打造活力中区"的发展思路和"一轴两片"的工作思路,投资6000余万元打造了以龙泰、南山西2个市级示范点辐射带动南山东、新青、福禄巷南、二机、瑞驰、新城、清华路7个社区的"南川党建核心示范区";同时,建立了水井巷商圈党建服务中心和城  相似文献   

17.
<正>初秋的花茂村,黔北民居分布乡间,层次分明,干净整洁;宛如玉带的白腊河穿村而过,清澈见底;油亮发黑的通村公路上,客车往来穿梭;旅游核心区的陶艺街,游客们熙熙攘攘……曾几何时,花茂村被称为"荒茅田",村民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相似文献   

18.
正一年时间集中建好新居、三年时间发展集体产业、五年时间家家开上好车,这是务川自治县涪阳镇当阳村万家组的发展规划。如今,第一项规划已经实现,村民自筹款项集中新建的30多栋黔北民居全部完工。最近,务川自治县涪阳镇当阳村万家组的村民们可乐呵了:自筹款项集中新建的30多栋黔北民居全部完工,6米宽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占地16亩的新村里,行道树、花卉、路灯、公厕、垃圾箱、老年协会、文化  相似文献   

19.
徐春燕 《当代贵州》2018,(42):45-45
金秋时节,走进务川自治县石朝乡京竹村,一栋栋亮丽的黔北民居,清晰可见的中药材基地,挂满枝头的猕猴桃,构成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图画。  相似文献   

20.
王庆  崔荣星 《当代贵州》2010,(10):64-65
"泉城五韵"是贵阳市乌当区正在打造的五个民俗生态旅游精品示范点,其实施建设的百余个项目将在5月至10月举办的"2010中国·贵阳避暑季"期间陆续开放。少数民族风情、乡村休闲意境、质朴的农耕文化、丰富的民间艺术、特色美食文化、多样的酒文化将向人们展示古朴怡人的风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