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1,(17):66-66
民族传统体育的表演项目具有民族性、体育性、观赏性等特点,它们是源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或健身方法,民族特点突出,内容健康,能充分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和精华,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民族问题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作用。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为我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它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实行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5,(4):58-60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的集中反映。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它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江红 《世纪桥》2008,(10):97-98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伦理道德、非常重视群体价值的民族,强调个人对群体的服从和奉献。正是这样悠久犀重的民族文化,孕育出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反映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既表明社会进步的状况又具有不间断的历史继承性。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1,(15):66-66
民族式摔跤。 民族式摔跤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每逢年节及重大喜庆日,许多民族地区都要举行摔跤比赛。自1953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开始,摔跤就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6.
齐冰  钟海 《前线》2014,(10):47-49
回顾历史,在世界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民族和国家,在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都会产生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财富。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实现“体育强国梦”,必须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 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体育精神,往往与自身的民族和国家的传统观念、价值取向、民族心理特征相联系,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中华体育精神既是被打上中华民族烙印的体育精神,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精神,也是“中国精神”在体育领域的体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人类文明与世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奋斗。中国梦,也是民族的梦。  相似文献   

8.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对于我们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新疆这样一个民族地区的基层党校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教育,对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执行中国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以及热爱民族地区,投身边疆建设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委把大力培养选拔民族干部作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定团结的一项战略任务,摆到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工作。目前,全州有各级各门类民族干部6798名,占全州干部总数的80.7%,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046名,有各类民族专业技术人员3435名,占全州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0.3%,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812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民族社会工作的涵义、价值理念及相关讨论、民族社会工作的重性及其功能定位、民族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影响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因素、发展民族社会工作路径探索等方面,梳理总结了近十年国内民族社会工作已有的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这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将来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方向定位、理论框架建设、实践领域指导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关键在于教育,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所在。因此,就如何探索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在机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改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彭林 《理论导报》2012,(9):17-19
人类文明是多元文明。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环境中,创造了各自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本,是民族凝聚和发展的深层动力。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中华各民族沟通的重要桥梁,宗教曾经是民族反抗运动的旗帜。同时,宗教也曾是民族冲突,民族压迫的工具。宗教问题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宗教政策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罗浩波 《探索》2011,(5):106-111
近代化以来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百年缺失,对民族信仰、民族文化、社会道德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深入研究这一现象及其根本原因,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文化基础和经验借鉴。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理念、新举措。这些重要的思想阐发构成了习近平“一整套全面系统、有机统一的民族观”,是新时代新阶段做好民族工作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而习近平民族观亦具有丰富的世界意蕴——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到“命运共同体”,从民族发展、民族繁荣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从“多元一体”到“和合共生”,无不深刻展现出习近平民族观的宽阔胸怀、包容襟怀与天下情怀。  相似文献   

16.
黄任远 《奋斗》2005,(3):52-53
渔猎生产是黑龙江流域民族早期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手段和生活方式。他们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渔猎时代,相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原始渔猎文化艺术,如桦皮艺术、兽皮艺术、鱼皮艺术、鱼骨艺术等。这些艺术具有原始特征、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是黑龙江流域民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后备军,是否具有坚定的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中国在世界的战略地位。因此,要切实加强对青年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以热爱祖  相似文献   

18.
民族工艺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发展民族工艺品,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更有利于本民族的长远发展。西藏民族工艺品历史悠久,在西藏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其发展也面临许多的问题,如何保护和发展西藏民族工艺品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围绕着西藏民族工艺品的发展优势和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使西藏的民族工艺品能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近年来,博州民族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为边境地区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新时期,博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二是要坚持全民参与、全民动员的原则;三是要坚持品牌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1.爱国主义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程,是贯穿于各项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一条主线,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爱国主义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能最大限度地感染和唤起民族的共同意志,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