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顺 《创造》2002,(6):48-48
乡村公路的建设与国家公路建设无法相提并论,尤其是山区乡镇的乡村公路建设更是发展滞后,严重阻碍着山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乡村公路建设仍然落后,综合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l、地方配套短缺。在目前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中央反复强调和深化提  相似文献   

2.
<正>一条好乡村公路是老百姓的致富路、发展路、幸福路,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为了加强乡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将修改自治县乡村公路管理条例列入工作计划。乡村公路是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一条好乡村公路是老百姓的致富路、发展路、幸福路,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为了加强乡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将修改《长阳土家族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2日,马楠苗族彝族乡举行了马楠至兴隆村公路的通车典礼。5月1日,马楠至冷水村的公路又全线竣工,于5月13日举行了通车典礼。作为一个高寒山区的特困民族乡,一月之内通了两条乡村公路,这是民族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的具体体现,全乡各民族群众,无不欢欣鼓舞。马楠乡辖6个行政村,在公路建设上,以前只依靠昭(通)永(善)公路横穿马楠、虹口两个行政村,其余四个村都不通公路。1998年马楠乡党委、政府把修通马兴公路和马冷公路作为扶贫攻坚的大事来抓。党政两个一把手各承担修建一条路的的第一责任人。马楠乡的两条公路是在异地开发搬…  相似文献   

4.
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就我市乡村公路建设情况建设进行了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德惠参加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5.
蜿蜒逶迤的村村通公路,绿意盎然的生态茶园,整洁靓丽的村容村貌……初秋的桐柏县吴城镇,青山环抱,绿水环绕,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观光.利用异地扶贫搬迁政策,按照“美丽旅游茶乡”的发展定位,该镇不仅将居住环境条件差的山区村民集中安置,还突出本地特色和资源优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观光休闲旅游,有效拓展了农民脱贫致富渠道.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荣昌县乡村公路在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县519个村通了公路,为城乡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使乡村公路达到晴雨畅通的目的,更好的发挥乡村公路的效益,当前,规范乡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提高乡村公路的建设管理质量和通行能力,已显得特别重要。一、基本情况荣昌是重庆西部的第一县,与四川的内江、泸州、隆昌、安岳等市、县相邻,是沟通川渝两地的桥梁和纽带。全县幅员面积1100平方公里,人口80余万,是一个农业县。“九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对公路建设管理的力度,把它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围绕荣昌县“三纵五横”公路网络发展和抓住重庆市“三个交通建设年”的有利契机,自加压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21,(1)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乡村文化振兴的视角出发,分析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在确保证生态良好的前提下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从而更好助推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经济新业态的出现,山区进发出惊人的吸引力。一大批在城里打拼的农村青年选择返乡创业。千方百计离村,想尽办法流连城市,这曾是无数丽水山区青年的梦想。然而,随着丽水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民宿经济和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以及层出不穷的经济新业态,曾经沉寂的山区进发出惊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李良福 《今日浙江》2011,(23):48-49
从杭州湾到瓯江畔,从东海之滨到西部山区,在浙江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条条农村公路通向星罗棋布的乡村,织就了浙江大地一道道蔚为壮观的风景。2003年以来,我省率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全力实施农村通村公路建设,同时着力深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客运网络,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山区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国家,复杂地理条件下分散的生产生活格局成为现代化背景下边远山区乡村治理的最大瓶颈,空间理论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以空间理论为视角,通过对黔江生态移民工程实践的考察,探讨和建构边远山区乡村治理的新路径:即以空间再造为基本手段,以空间正义为价值诉求,推进乡村空间区隔整合,建设拥有美好环境和美好生活的美丽乡村,实现乡村秩序的和谐发展与良性共生。  相似文献   

11.
国、省干线公路建、养、管资金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阿里地区的干线公路主要包括一条国道(219国道)、两条省道(国狮公路、安狮公路)等,里程约为2622公里。国狮公路和219线两主干道的整治改建工作完成后,将会极大地改变地区公路交通工作的落后状况,使地区的公路建设工作产生质的飞跃,对阿里地区参与西部大开发、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乡村道路建设成绩更为突出从1999年开始,抓好雪灾后重建的机遇,积极主动地联系、争取乡道建设项目。地区的乡村道路建设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全地区乡村道路通车里程已达到700…  相似文献   

12.
玉溪市采取四项举措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用6年左右时间 ,每年投资不少于3000万元 ,重点抓县乡、乡村、村社公路建设 ,从而建成全市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 ,实现市县公路高等级化 ,县乡公路油路化 ,乡村公路等级化 ,村社公路普及化。(二)以抓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为重点 ,加强民族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搞好坡改梯、低改高 ,加快高稳产农田的建设步伐 ,抓好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完善配套工作 ,发展小水池、小水窖 ,提高水利化程度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利用率。从2000年起用2年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年代的“乡乡通公路”,1991年起的“三年铺装路”、1998年开始的“山区简易公路建设”的3次机遇,金华市都走在了全省前列。这次乡村康庄工程建设,金华市又一次抓住了机遇,把5年中计划新建、改造的4000公里目标提高到了6500公里。2003年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农村公路建设成效十分明显,截止2004年底,全市已完成路基提升1649公里,路面硬化1590公里,完成投资9.7亿元,通村率达到88%,硬化率达到73%,比2002年分别提高15%和19%,受益人口达103万人。今年,金华市交通局提出确保金东、永康、东阳、浦江、义乌、兰溪6个县(市、区)实现“双百”…  相似文献   

14.
山区公路是国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山区公路科学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适应山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和谐的山区公路交通体系,实现山区公路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改变山区公路交通落后面貌、发展山区农村经济、解决山区“三农”问题、推进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愿望的前提条件。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中共恩施州委六届七次全会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的重大决策。作为武陵山区腹地的欠发达地区,只有建设好广袤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取得最终成功。而建设美丽乡村,做好乡村规划是第一步,必须走好这坚实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铺就康庄路     
《今日浙江》2007,(5):F0002-F0002,I0001-I0003
浙江省交通厅积极开展以乡村康庄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公路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2003年,浙江省交通厅提出了加快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的决定,并确定了总体目标:完成55000公里通多、通村公路的建设和路基、路面改造;到2007年底,使全省行政村等级公路[准四级及以上]通村率从58%提高到90%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牵从4B%提高到80%以上,通乡公路全部实现等级化和路面硬化。  相似文献   

17.
农民交通伤亡事故的特点、成因及预防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公路交通事故和农民伤亡人数所占比例居高不下,并且农民责任的交通伤亡事故呈上升趋势。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更有安全教育、公路建设、安全管理等诸多原因。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定要有超前意识,调整工作思路,改革和创新现有管理模式。以创建“平安畅通县区”为载体,把预防公路交通事故新机制推向乡村;成立县、乡(镇)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实施“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迅速提高农民交通安全意识;强化乡村公路建设,完善公路安全设施,让公路更加“宽容”和人性化;加强基层交警队建设,创建农村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新模式;整治农村公路运输市场,实行农村客运和农村公交“双轨”制,切实减少农民交通伤亡事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良好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山区经济,逐步改善山区的交通条件,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本会同意省公路运输厅关于对1958年我省修建山区公路的报告,希各地遵照执行。1958年修建永新——宁冈、永丰(故县)——崇贤、安远——寻岛、上高——高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方兴未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富民产业发展,一个个村美民富、幸福宜居的村屯构成了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我的家乡是防城港市一个紧靠十万大山的村庄,长期以来交通闭塞,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和少部分没能力外出务工的村民。在乡村建设中除新增几幢楼房外,几乎看不到这个村庄的多大变化。要全面铺开美丽乡村建设,就必须关注偏远山区乡村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带着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按:在我国,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中连片贫困人口数量巨大。在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贫困问题集中凸显的山区,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短板。解决好山区"三农"问题,对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设好山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