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侣手机     
他们是快乐的一对,很早以前就是一对,别人都说他们很般配,绝对是珠联璧合的那种情侣。那天晚上他们在林荫道上散步,她依偎在他怀里,朝着他的耳朵吹着热气,吹得他心里痒痒的。就在这个时候,她对他说: “咱们去买对手机吧,就是冬妮他们用的那种情侣手机。”他很大方地同意了。她顿时给了他很夸张的一个吻,发出很大的响声。第二天晚上散步的时候,他们每人手里就有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手机。他们好奇地玩起那  相似文献   

2.
父亲打电话说要请我到村里的红运餐馆吃饭,我顿时就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你想,儿子请老子吃饭,那没说的,天经地义。可老子请儿子喝酒,就有点乱,至少在我们那个村里没有这个规矩,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还不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我是不孝子孙。  相似文献   

3.
父亲打电话说要请我到村里的红运餐馆吃饭,我顿时就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你想,儿子请老子吃饭,那没说的,天经地义。可老子请儿子喝酒,就有点乱,至少在我们那个村里没有这个规矩,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还不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我是不孝子孙。  相似文献   

4.
笑与被笑     
网络上有个段子说:“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江西人说他能吃辣;湖南人就笑了;湖南人说他美女多.四川人就笑了;四川人说他胆子大,东北人就笑了;东北人说他性子直。  相似文献   

5.
    
男人和女人都爱吃藕,从结婚的那天起,他们就经常买藕,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研究藕的做法,他们几乎可以编一本怎么样做藕的书了,比如炸藕,里面可以放上肉馅或者葱花,比如拔丝,比如往藕的眼里灌上米做成饭……当然像凉拌什么的家常菜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发现几乎没有人比他们更爱吃藕,于是他们不光爱吃藕,也开始喜欢莲花。两个人在阳台上放了个大缸,专门养莲花。有人说,看人家夫妻活得多有情趣。他们也确实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分开一会儿就觉得想念。结婚都一年了,还跟蜜月一样,都说纸婚之年不好过,两个人却如胶似漆,男人出去一会儿女人就呼他打他手机,开始的时候有人跟男人闹,“怎么一刻也分不开呀,真是甜蜜啊。”那时他们刚结婚,男人心中觉得特别幸福,觉得被自个的女人惦记着真是好。后来却越来越觉得不舒服了,就是和三五知己去喝酒她也要打电话让他回来,说没他自己睡不着,渐渐地,男人有点烦,结婚前的那帮哥们有点疏远他,都知道他是出不来的,出来了也要快快地回去。可是男人也不好说什么,因为女人也没有别的  相似文献   

6.
流沙 《时代风采》2014,(21):12-13
高玉明经常对他说:“现在很多企业招人难,留人更难,关键就是工资待遇的问题,公司既然把人招进来,就要让他们看到希望。”李跃学对此持有同样的观点,他回忆当初到美凌公司要求组建工会的时候,高玉明就比较支持,在工会组建结束后,高玉明就对林宝权说,“家”里的事情和职工就交给你了,我就负责在外面跑市场。高玉明说的这些话,给李跃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错过     
她和他一直同班,很偶然。直到中学毕业时,他去了北方一所大学;她去了南方的一家合资公司。他们一直通信。一年后的一天,他来信说:想告诉她一件深藏内心多年的事,他说一位女同学爱上了他,他也爱她,最想听的就是她的意见……她收到他的信非常忧伤,整夜未眠。第二天她给他写信,她想告诉他很多年来自己感情,意思也表达得非常明白。写完后她却把那封信撕掉了,而且一边流泪,她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最后在信上她只写了她的老板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台湾人。后来的事就可想而知了。可是再后来呢?10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他们见面了。…  相似文献   

8.
银饰     
贵喜的女人叫珍珍,贵喜常在工友面前夸自己的女人贤德。工友们"哄"的一声笑了。他们说,贵喜你摆古吗?这年头夸女人只说漂亮性感有气质,实在不怎么样的夸夸有个性,谁稀罕那两个老得从坟里挖出来的字呢?工友们就嬉笑他说,这女人中呀也有好色的。话里的意思有两层:一  相似文献   

9.
饶燕枝  林龙婷 《工友》2013,(12):28-30
有人说,了解了“的哥”,就相当于了解了他所在的城市。宜昌有4000多名出租车司机,他们中有些人起到了引领作用,不仅被“的哥”们认可,还得到社会盛赞。记者采访了他们中的两位,一位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华君,一位是宜昌市出租车行业工会联合会委员夏峰,听听他们讲诉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马云 《工友》2008,(10):59-59
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他们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并且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的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其实爱迪生是因为懒的想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就编了这句话来误导我们。  相似文献   

11.
他生下来就是个瞎子,开始父母还抱着能治好的希望,把他留了下来。可是当他们听医生说,治好他这双眼睛起码要花5万块钱,而且还没有把握时,父母彻底绝望了。后来,他们又生了个健康的儿子,于是他被丢在了一个陌生城市的火车站。  相似文献   

12.
吴月玲 《工友》2014,(1):52-53
正以青春剧见长的导演赵宝刚在推出《北京青年》后,他的新剧《老有所依》关注点落在了养老话题上,但他强调,这仍是"青春"三部曲的延续。是的,当"北京青年""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通过"奋斗"渐渐地实现了理想之后,他们要面对的就不光是自己的问题了,他们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可以说,《老有所依》比赵宝刚之前的"青春  相似文献   

13.
聊博一笑     
《工友》2012,(9):62
专家的话两只龟在田头一动不动。专家问老农:"两只龟在干什么?"老农:"它们在比耐力,谁先动谁就输。"专家指着龟壳上有甲古文的龟说:"据我多年研究,这只龟已死了5000多年了。"另一只龟伸出头说:"死了也不说一声,害老子干等!"这时,带甲古文的龟说话了:"你输了!专家的话你也  相似文献   

14.
他们故事的开端像极了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他们之间只隔了一面墙,却从不认识。不同的是,他出门习惯向左走,而她习惯向右走,两人总会擦肩而过,但一直以来都形同陌路。直到有一天,他们同时迷上了几米的小说,于是,再次擦肩时,他看见她手里的小说,她也看见他手里相同的小说,两人相视而笑。后来,微笑,点头,打招呼,他们都喜爱几米,他们有太多的相似,他们成了恋人。他说:“我们比几米小说中的人物幸运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4,(10):53-53
室友那些事 瓜子皮 室友睡觉把袜子挂床头,早起发现袜子鼓鼓的。他很兴奋地伸手进去掏。然后……然后他怒吼道:“哪个王八犊子往老子袜子里放瓜子皮!”  相似文献   

16.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是某大公司要招聘一个职员,报名的人挺多,公司通知初试八围的人第二天参加面试。可是,到了公司,保安告诉他们:公司不招人。有一个年轻人谎称是公司经理的亲戚,找他有急事,保安放进了他。到了大厅,他发现电梯坏了,其他那些通过各种途径混了进来的人,都在死死地等着电梯修复,惟独他通过旁边的楼梯走到了15层,公司立即决定聘用这个年轻人。年轻人后来才知道, “保安”、“电梯”都是公司故意安排的。有人说年轻人赢就赢在他的勇气。对那位年轻人通过撒谎混进大厅的所谓“勇气”,我实在不敢恭维,因为它建立在对既有行为规范的破坏上。为人真诚、做事光明磊落、讲究基本的游戏规则应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底线,一个人在原则问题上犯错误,哪怕他其余的优点再突出,我们也有理由怀疑他的品行。但是,我们更应该谴责的是那家出此怪招的公司,说好第二天面试,却要安排保安说公司不招人,找工作的人要参加应聘就不得不说假话,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良为娼”吗?靠这种肝谓的考验招聘来的人才,纵使在头脑上有可称道之处,但谁能保证他们的心灵不带病?他现在可以为了招聘说假说,以后会不会在采购材料、技术开发、产品经营、纳税等等方面说假话,给公司带来万劫不  相似文献   

17.
《时代风采》2007,(1):10-12
陈有德个子不高,一张黝黑的脸。“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本来就是普通的农民.”陈有德常常这样说自己。“面对民工,你真的没有办法漠视。有的民工走到这里,看见你就扑通一声跪下了。有时候十几个民工,还戴着头盔,流着汗就跑来找你了。” 陈有德担任义乌市总工会主席已经8年了,还兼着金华市总工会副主席。他把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总结为4个字,就是“爱、为、给、靠”,具体地讲就是:爱群众、为群众、给群众、靠群众。 “其实群众是很容易满足的.”陈有德说,你为他做一点小事,群众就会记你一辈子.走在路上你对老乡问个好,点个头,他们就很高兴,你也会觉得很暖和。过年过节去看看,买点肉,买点日常用品。你放下架子。主动去接近他们,做一点点小事,他们就记你一生。  相似文献   

18.
骨瘦如柴     
有人说夫妻长年生活在—起会渐渐趋同,说一样的话患一样的病甚至面貌都会相象。这对夫妻都80多岁了,共同生活60多年,却仍是,一个白胖丰腴,一个骨瘦如柴。别看他们的婚姻是起始于旧社会,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都曾属新潮青年,都是有过心上人的呢。而且,新婚之夜他们相互坦诚以待,他将他的初恋告诉了她,她也将她的初恋告诉了他。  相似文献   

19.
开心园地     
《工友》2012,(9):62-62
专家的话两只龟在田头一动不动。专家问老农:"两只龟在干什么?"老农:"它们在比耐力,谁先动谁就输。"专家指着龟壳上有甲古文的龟说:"据我多年研究,这只龟已死了5000多年了。"另一只龟伸出头说:"死了也不说一声,害老子干等!"这时,带甲古文的龟说话了:"你输了!专家的话你也信!”  相似文献   

20.
世象二则     
蒋廷松 《工友》2008,(3):21-21
官司必胜一天,见到周老九,我对他说:"周先生呀,听说李先生要上法院起诉你了,他要控告你们公司骗了他们两三百万元钱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