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一位作家将海明威作品的情绪归为“迷惘的一代”;继而,“垮掉的一代”又随着嬉皮士、吸毒者的增多而成为那一时代的欧美青年特征。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第三世界国家的反抗浪潮,美国的反越战等风暴,法国、西德的学生运动,形成了这一时期青年的共性:“反抗的一代”。 90年代,欧洲青年们的思想生活轨迹又伸向何处? “他们是收起锋芒的一代”。欧洲问题专家说。  相似文献   

2.
做思想政治工作难,做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难.这是人们经常感到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没有把握住当代青年人的思想脉搏.本文试图从人生观这个角度,对当代青年的思想作些剖析.在矛盾的交汇点上——青年人生观形成的社会土壤对于中国青年人来说,没有哪个时代能象今天这样提供充足的机会让青年人充分地展示自己,没有哪个时代能象今天这样让青年人如此引人注目.在探讨青年的人生观之时,我们必须弄清青年人生观形  相似文献   

3.
1986年到1997年10年间,欧美公司到境外上市呈现出明显的地理趋势。在这10年间,到美国交易所上市的欧洲公司的数目呈上升趋势,而在欧洲交易所上市的美国公司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公司数目则不断递减。除此之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公司大部分也都选择了美国交易所作为境外上市的去处。究其原因,除了各公司持有不同的境外上市动机外,欧美交易所不同的吸引力也起了很大的决定作用。很明显,这10年来美国交易所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而欧洲交易所的吸引力不断减弱。这一趋势对我国的企业境外上市和交易所发展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宋菲宁 《时事报告》2012,(12):73-74
据统计,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的平均失业率为11.6%,西班牙最高,达到25.2%。更严重的是,欧洲国家的青年失业率奇高,目前平均已经达到26%,其中意大利高达35.1%,西班牙更高达46.6%。在持续的青年人高失业状况下,欧洲青年人正从“迷失的一代”变成“愤怒的一代”。  相似文献   

5.
欧盟每年都会出现约3.05万名15到24岁的青年人死亡。其中,男孩2.3万人,远远大于女孩的7000人。交通事故是夺去他们生命的首要原因。每年,有1万名欧洲男孩在公路上丧命,而女孩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要小些,为2000名。 这是欧盟委员会公布的关于欧洲15─24岁青年人健康状况报告中的部分资料。与1990年相比,欧洲青年人口下降了12%。目前,在这块旧大陆上有4860万青年人。该报告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做出的。该组织说:“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还包括生理、心理和整个社会的状况。”一般来说,尽管患哮喘、糖尿病或肥胖症以及有变态反应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在当下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经历着价值观的冲突与裂变,这在青年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有人曾断言青年人"一代不如一代";而经过北京奥运会的洗礼,评价又发生了转折,两种评价判若云泥.为此,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评价标准,破除偏见,全面、整体、宽容地看待青年的主流及其变化,是引导和构建青年价值观的前提与关键.  相似文献   

7.
50年代青年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从1986年《中国青年报》刊载《两代知识分子对话录》开始,到1988年《第四代人》一出面世,明显地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此有必要予以评说.和大家商榷.一、"灰色"说提出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50年代的青年是"灰色"的一代,"是由机器批量生产的".我把这种观点称为"灰色"说.这种观点认为50年代青年的"人生宗旨就是接受和服从".这种"服从性的思维方式只能是一种虚假的的思维方式",而服从性的行为方式则"使一代人丧失了旺盛的  相似文献   

8.
青年失业与生育率有关,与人口迁移也有联系.低生育水平带来的人口失衡,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波动,会导致经济危机,并危及到欧洲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竞争力.养老金和社会保障体系成本的日益上升,会导致退休年龄的推迟.养老金的推后,会造成领取者和青年人的焦虑,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减少青年失业的政策,可以调节这一现象带来的全球性消极影响,但是人口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却是多样和错综复杂的.  相似文献   

9.
东方巨人的魄力青年毛泽东为何不留学?任武雄到国外去留学打工,几十年前就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数人在欧洲战场上丧生,法国等国家缺乏劳动力,于是华法教育会的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提倡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勤工就是勤“打工”,俭学就是过着俭朴的读书生活。那时,毛泽东和他的挚友蔡和森等就在他们所组织的新民学会内响应。他们认为赴法国勤工俭学,到国外去可以开阔视野,吸收世界上有益的新思潮和科学技术,又可以通过半工半读,培养自食其力的能力.对闭塞的中国,对求学无门求业无路的青年来说是个佳音。于是他们从1918年开始就积极酝酿,推动青年到北京、保定等地的留法预备班学习法文,准备出国。毛泽东又多次到上海欢送青年到法国去,然而地自己却没有去。这是为什么?一位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外国学者说:因为毛泽东没有学好外语,所以他后来始终没有去。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当时到外国去的青年,并不都是学好了外语才去的,大多数人是到国外才学好外语的。那么,青年毛泽东为什么没有到外国去留学呢?青年毛泽东未将赴法勤工俭学视为青年的唯一去向,他认为要根据各人的特长和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出国。他在1918年一开始推动青年赴法留学时,就劝新民学会会员罗学  相似文献   

10.
欧美各国于20世纪60年代接连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这其中以1968年的联邦德国为代表.这次学运源自20世纪50年代整个西德所经历的一段经济高速发展期,高度的物质繁荣致使青年人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文化在这段时期有了显著的发展,它具体表现在青年人的音乐、杂志、嬉皮士运动和公社运动上.致使青年文化迅猛前进的因素包括联邦德国大众教育的扩张、时间的充裕和财力的提升,以及大众传媒的扩展等.于是,在青年人群体中悄然发生着由追求效率到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变迁,但这也使西德社会两代人之间产生一条价值观鸿沟.通过对这一对联邦德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时代的了解,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当代德国的历史文化继承.  相似文献   

11.
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相继侵入,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从太平天国革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为报国图强而英勇奋斗,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在黑暗中探索救国真理,一代又一代的在斗争中流血牺牲。辛亥革命和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动态▲联合国发表世界青年报告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对15~24岁的青年人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审议1995年提出的《世界青年行动纲领》10年来的执行状况。但现实调查结果显示,到今天全球仍有2亿青年人生活贫困,1.3亿青年人为文盲,8800万青年人失业,1000万青年人感染艾滋病。报告指出,当代青年受到了全球化、社会老龄化、信息和通讯科技飞速发展、艾滋病传播和武装暴力冲突等现象的影响和冲击。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加快出台解决青年的贫困、教育等问题的措施。报告建议增加中学教育资金、加强和改善教学质量和方法、帮助青年戒烟和提供就…  相似文献   

13.
每一代青年都有表现其精神风貌的标志物.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一代人,不仅有应当反省的狂热迷失,也有在反思中挣脱思想束缚,走向独立思考、追求思想解放的艰难历程."文革"群众运动退潮之后,青年人学习和探讨的群体--"思想村落"承载了这一转变,见证了一代人走向思想解放的脚步.本文依据口述资料,考察青年思想村落的社会环境、活动方式及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4.
首部地铁新媒体剧<晴天日记>在上海等地地铁平台播出,在青年群体中引发较大的反响.本文通过对该剧的文本分析,指出该剧的热播与地铁这一现代性的表征密切相关.地铁表征了现代性背景下的碎片性空间及其人际关系,而晴天这一女主人公的都市漫步者(flanuer)的反现代性和反思形象,满足了青年群体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需要,在这种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的现代性的交织中,青年群体完成了流动空间到想象空间的转化,这种空间转化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例行化生活的一种反抗.  相似文献   

15.
弘扬优良历史文化传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矢志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青年运动近百年来的基本主题.近现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传统在青年中以继承、断裂、改造、新生的模式不断得到强化;实现中国富强、民主的现代化目标是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共同追求,并成为中国青年集体记忆的现代性特征.从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新青年"到改革开放的一代,从单一政治斗争模式的青年运动到以青年文化为主体的青年运动多元格局,中国青年和青年运动的历史风格和时代内涵不断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同质化整个世界的进程中,冲击着关于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冲击着爱国主义信念,人们很容易在这一冲击中失去价值观判断力.马克思考察社会问题时持有理性和价值辩证统一的方法论,以此方法论来考察清楚当代全球化语境中民众应该正确持有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当代我国部分青年的爱国主义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青年人的非理性特质,使其容易走向一种独断的爱国主义;二是全球化的同质化倾向在青年人身上的表现更为明显,正消磨着青年人对国家的爱国主义热情.当代青年人的这两种极端倾向都是错误的,都需要详加考察,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和我们党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与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不断探索和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发展就有希望。”处在全国改革开放前沿的珠江三角洲,广州在2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广州市青年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两个文明建设的大潮中,脚踏实地,奋发进取,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写出了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新世纪的广州青年,在这一基础上,应如何积极开拓进取,为建设南国现代化中心城市进一步贡献力量,这是广州青年和青年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相似文献   

18.
受制于社会急剧变迁的影响以及青年特点与需求变化的香港青年服务,其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战后到1966年,是青年服务的形成时期;第二个阶段由1967年到1978年,是青年服务的奠基时期;第三个阶段由1979年到1985年,是青年服务蓬勃发展的时期;第四个阶段则从1986年至今,是青年服务面对严峻挑战的时期.香港青年服务在上述各个时期均有各自的特点. 形成期:战后至1966年香港青年服务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世界青年运动与"青年危机"为切入点,探讨全球化下"被牺牲的一代"的发展境况,分析了青年危机的内因、青年生命历程的断裂与政策建构中将青年看作是"问题"还是"资源"的根本定位,指出对青年发展的承诺已经成为世界青年政策、区域性青年政策和国家青年政策的重要原则和出发点,同时也都面临着从纸上承诺到政策实践的现实困境。在借鉴世界青年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新时代下我国青年政策建构需要参考世界经验,不断完善新时代国家青年政策体系;鼓励青年参与,强化青年政策中的青年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世纪头十年,对中国来说,既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新世纪成长发展的青年一代,烙上了新世纪的时代特征;2003年8月,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促进青年就业》的报告,对新世纪青年一代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训练有素的一代年轻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潜力"[1];同时对青年群体的社会作用赋予了更高的期望,"青年是今天——而不仅是明天的创造力量。建议不将青年人称作‘明天的领导者’,而称之为‘今天的伙伴’"[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