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82年7月,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发表了《致蒋经国先生信》,这封信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同时,《人民日报》也于7月25日全文刊登。1982年8月,台湾的国民党中央报纸登出宋美龄《给廖承志公开信》、  相似文献   

2.
唐为首 《世纪桥》2005,(8):48-49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僵化的大陆政策形成强大冲击。寥廓海天不归何待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他父亲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很快,中共方面就作出了反应。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给台湾的蒋经国发出公开信——《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信是用电报发往台北的,并刊发在7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出乎台湾当局的意料.引起海内外的瞩目。信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3.
1978年7月29日,作为对中国外交部1978年7月7日致阿尔巴尼亚大使馆照会的答复,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和阿部长会议致函中共中央和中国国务院(即公开信),攻击我“背离马列主义”,搞“大国沙文主义”,“想要成为帝国主义超级大国”等。该信标志着中阿关系的公开破裂。在后来的岁月里,两国关系就如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恩维尔·霍查所说的——“只是形式上的外交关系了”。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11,(7):F0003-F000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唤起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觉醒。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这促使中国人民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在哪里?振兴之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结束了英国在东方殖民统治的历史,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邓小平在解决香港回归的问题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作出的理论贡献,表现出的睿智、远见、胆识、气魄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他为香港回归建立的伟大贡献.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1日,凝集中华民族激情和梦想的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这是一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英雄史诗,是一座华夏儿女创造的高耸于喜马拉雅之巅的辉煌丰碑.  相似文献   

7.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新都区斑竹园镇以"三个一"为载体,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微腐败"治理. 一封公开信,邀群众齐监督.公开信张贴到斑竹园镇的每一个角落,主动邀请群众监督身边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或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前后人口政策调整轨迹进行分析,探讨了<公开信>在中国人口政策调整中所产生的影响,并从指导思想确立、明确时间跨度、组织机构完善、法制层面保障以及点面结合的工作方式等五个方面分析并整理<公开信>对人口政策的影响及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法棠、张左己同志,省委常委同志: 我看了原辽宁省委书记郭峰同志住院期间致同志和亲友的公开信,有颇多感慨.郭峰同志是1937年我在太行山创建冀西抗日根据地时的老战友.他自从我们党开创东北根据地伊始,即任沈阳市委书记,后任辽宁省委书记.现在,我们都老了,都已离休多年.但他在辽沈多年,同志战友极多.这是他在2003年7月到北京做全胃切除手术后,2004年4月6日又回沈阳金秋医院治疗期间,对去医院看望他的亲朋战友,发出的希望"六不"信示.对于这种清廉自律的"六不"言行,我建议在党内发表倡导!  相似文献   

11.
2013贵阳共识     
《当代贵州》2013,(23):16-17
(2013年7月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通过)2013年7月19日至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年会致贺信,强调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7月2日,"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学术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荫明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郑大华、左玉河、邹小站、郭双林、张皓、张北根、王瑞芳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党史》编辑部全体同志共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潮缘起、发展与实  相似文献   

13.
杨飞 《世纪桥》2010,(4):14-17
<正>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失踪一名士兵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悍然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7月1日)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7月26日至2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党建》2021,(8)
1921年7月,迎着上海石库门的朝阳,踏着嘉兴南湖的碧波,中国共产党胸怀信念与梦想,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开天辟地,石破天惊!她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回望来时路,远眺奋进路,号召全体党员继续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相似文献   

17.
贺伟 《党史纵横》2015,(4):16-19
<正>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937年7月1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其"夏都"——庐山正式发表明确抗战的讲话(后被称为《抗战宣言》),宣告中华民族的存亡已到"最后关头","如果放弃尺寸土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刘云 《世纪桥》2005,(8):50-53
2005年7月16日.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马英九以72.36%的得票率击败王金平,当选为中国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近半年来的党主席之争落下帷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致电马英九表示祝贺.并由衷期望国共两党与两岸同胞一道继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但这场战争怎么进行,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谋略。毛泽东提出,八路军要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关于军事问题和国民党关系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把八路军战略方针归结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