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政治信仰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历史性抉择。政治信仰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实现政治信仰的飞跃及其现代化既是挑战又是契机。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政治信仰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与理想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是制约人生现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受经济发展与国际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呈现多元化,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此,了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正确对待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现状,并对不良状况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前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任杨文 《法制与社会》2012,(14):148-149
以政治文化内在结构,即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这三个层次为理论基础,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当代上海农民在政治认知上存在对政治本身的理解;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输入、输出及自我政治角色的认知;政治信息的获得等方面的不足。在政治价值差异化上表现为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政治理想冲突问题凸现和政治信仰危机的出现。政治心理则有由保守封闭逐渐走向开放;由趋同依附向个性自主转变;积极参与与冷漠消极并存;政治情感由感性走向理性等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美国的次贷危机对我国的经济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美国次贷危机的基本情况;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下中国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危机管理的法治化——兼论危机管理法学的建构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危机多发时代,面对此起彼伏的危机事件及更多的潜在风险,中国社会对危机管理机制的制度化需求日趋强烈。当前,危机管理体系法律体系的缺位需要危机管理的管理学到法学的范式转换,并使其在全面法治化的道路上逐渐走向制度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政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危机同时也是宪政发展的机会。正是在种种危机下,近年来中国宪政有了来自基层和普通百姓的挑战,有力地推动着宪政的发展。文章分析了产生宪政动力的原因,并对宪政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韩瑞 《法制与社会》2012,(7):208-209
随着当今中国社会的日益发展,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各种西方思潮也在中国社会传播开来,国人面临着政治信仰、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考验,“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崇洋媚外的思想在国人之间逐渐泛滥.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一方面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宣传,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的借鉴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优秀成分.本文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当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论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命运。人没有选择时代背景的权利,但面对时代环境却可以有多种选择。作为社会精英阶层知识分子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对时代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近代以来中国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亡国灭种的危机让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危机,中国知识分子做出了艰苦的探索,采取了应对时代危机的不同策略选择。而在不同的策略选择背后却有着共同的心理背景和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代晓光  邓江秀 《法人》2005,(3):48-52
持续几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过早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是青壮年劳动力的逐渐短缺。而过去社会对作为廉价劳动力宝库的农民工群体的歧视,也加重了城市劳动力资源的危机程度。始自2004年的劳动力资源全面危机,将中国的立法者和管理者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法律的社会精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忠 《法学家》2006,(4):77-84
当今中国社会的精神信仰的危机带来了法律的精神危机,其源于一百年来中国社会精神转型的历史,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带来了中国凝聚社会的精神力量的丧失.社会精神不仅决定法律的精神,也有助于法律的有效实施.当今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应是立足传统的开拓创新,在此基础上构筑法律的精神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人类民主政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现代民主最鲜明的象征、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权利。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信仰和民主机制,尽管对民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思考,信奉不同的实现途径和操作方式,但至少在理论上都有这样一种共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乃是天下第一的民主权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基本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构成了中国各级权力机关的基本框架。自本世纪七十年代末起,中国县、乡两级权力机关的诞生开始逐渐实行差额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在中国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三鹿、蒙牛、伊利等民族名牌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中。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运用危机公关的原则分析了三鹿集团危机公关的问题,与强生泰诺中毒事件危机公关对比,指出危机公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如何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反思了政府在处理非典事件的有关行政行为,分析这次病疫恶化的原因,探讨中国加强政府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并借鉴有关国家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并围绕着政府如何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从立法、政府、新闻媒体、民众和国际协作等五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南云 《法人》2013,(5):95-95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作者:吴敬琏、郑永年、(美)亨利.基辛格等著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定价:39.80元谈经济离不开政治,谈中国离不开世界。《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是一本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国际学者把脉政治时局和经济轨迹、预测未来危机的著作。本书澄清了当下中国的改革理路,从"中国轨迹"到"危险的邻居",从"即将到来的危机"到"未来中国的陷阱",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发展陷阱、金融革命、社会核心价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29日人民网报道,2010年平均每五天就有一起影响较大的危机舆情事件发生,其中,司法执法类危机较多,河南、北京、湖北、广东等省危机多发,74%危机事件发生在地市和县。“中国危机管理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这是上海交大《2010中国危机管理年度报告》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延安精神是坚定的政治信仰、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新时期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对于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已持续两年多,对我国安防行业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一些企业在危机中沉没,一些企业还在痛苦挣扎。当我们站在2010年新旧交替的节点上,反思在危机中我国安防行业暴露出的问题与软肋,展望后危机时代中国安防市场的走势,探讨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思维才能保持中国安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外金融监管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法制政策、过度金融产品创新的放松监管、国际金融无序,以及美国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极力推崇,是导致这场危机爆发的主要根源。加强对危机产生制度的分析,检讨美国金融法的疏漏,研究和借鉴国外金融监管制度的经验,可以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及金融法制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爱君 《中国法律》2010,(2):48-50,102-105
金融安全问题是中国法学界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它是中国金融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体现在几乎所有的金融法规中。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的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它使我们不得不检讨原有的金融安全法律机制能否保证中国不再出现类似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浅析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开始慢慢蔓延到中国的经济体中。在这次次贷危机当中,美国房产业顷刻之间崩溃,而连带着国际房市也一片萧条。中国房地产业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最先受到影响的行业之一,但是随着其他一些经济体所受到的破坏影响逐渐表露出来,在更加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国房市未来的走向依然不明朗。本文主要对影响中国房地产业的相关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应对危机时存在的不足及要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