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贝尔曼以来,翻译伦理成为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派,但短暂的繁荣之后,翻译伦理研究进入了相对的低谷期,近年未能出现重大突破和新的理论建树。分析现有的主流翻译伦理研究与思想,可以发现它们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研究对象、内涵与方法缺乏统一性,各研究未形成合力。作为伦理学的特殊分支,翻译伦理可以从伦理学学科发展、架构、概念和研究方法中汲取营养,构建翻译伦理研究的整体框架,即从元翻译伦理、规范翻译伦理和美德翻译伦理三个方面描述翻译伦理研究的全貌,确定翻译伦理研究的对象、内涵和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造生命技术是人们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次巨大的突破。若用单纯的科学眼光看来,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科学进步。然而,这项研究成果所包涵的社会意义也需要进行伦理层面上的考察和判断,才能对这一新技术的价值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价。当下伦理学以自然物或自然人为研究对象,人造生命的出现则预示着人造生命也可以作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它一出现便迅速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激烈讨论。本文主要思考了它在伦理学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伦理是网络社会良性运行的必需条件,但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无序性,上网者的网络道德特征以及网络伦理的自律性特点,使网络伦理存在生存困境,我们必须增加网络道德实践,更新网络道德模式,促进虚拟道德向网络道德的回归,推动网络伦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伦理是网络社会良性运行的必需条件,但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无序性,上网者的网络道德特征以及网络伦理的自律性特点,使网络伦理存在生存困境,我们必须增加网络道德实践,更新网络道德模式,促进虚拟道德向网络道德的回归,推动网络伦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筑伦理是由建筑学和伦理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边缘学术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建筑活动产生了新的一系列隐患与困境,给建筑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国家需要正确的政策导向和健全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筑师和业主要担负起应尽的道德伦理责任,共同努力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体现着丰富的伦理意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前提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立场;在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追求公正、公平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的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自由是教育的基本伦理价值,向善是教育的核心伦理价值,幸福是教育的重要伦理价值。探求教育的伦理价值,目的在于为教育学和伦理学联姻,为两学科的交叉发展、为教育学在价值问题上的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以促进教育学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期,叙事研究的伦理转向与伦理学的叙事转向几乎同时发生而又相互呼应,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融合推动了文学叙事伦理研究迅速发展。欧美叙事伦理研究发端于现实人文事件,列维纳斯和德里达的伦理哲学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重新认识以及女性主义伦理学对个体经验的意义肯定,导致西方伦理哲学研究楔入到文学叙事伦理研究之中;此外,以布思为代表的修辞叙事研究也启迪着哲学和文学学者的叙事伦理研究。伦理哲学领域的叙事研究路径与从文学修辞出发的叙事伦理研究路径交织在一起,核心在以叙事建构伦理意义,解构了伦理意义的确定性,具有很强的哲学思辨性。中国叙事伦理研究呈现出古今传承、中西融合的特点,在文学研究诸多领域均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核心乃在以叙事反映或承载伦理意义,显示出中国传统批评的深刻印记。中西叙事伦理研究各有特点,应当相互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网络上的人肉搜索行为褒贬不一,特别是来自道德层面的争议颇多。一方面人肉搜索对于维系社会公正,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不乏其有益之功;另一方面,人肉搜索中存在诸多的伦理困惑。本文从伦理学视角,在探讨人肉搜索的伦理悖论基础上,分析了人肉搜索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规范人肉搜索的伦理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0.
"礼貌的伦理"是行政活动领域一个特异的现象,是一种不符合公民意愿及社会需求且被异化的行为方式,其产生及表现体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及提供过程中。美国著名学者库珀对行政伦理进行过详细的阐述,通过对库珀行政伦理的分析,"礼貌的伦理"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权力的困境、角色的困境和利益的困境,而公民权利的良性回归、社会期待的有效回应、政绩考核的科学合理、行政伦理的重塑内化能有效消解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1.
对于马克思的伦理思想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争议,甚至是误解和误读。本文试图说明,因为经济学和伦理学的渊源,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的研究也就内涵着深刻的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历史的进步,女性运动日益高涨,关怀伦理作为女性伦理学的重要理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学者的重视。本文从国内学者对关怀伦理的研究现状出发,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梳理。主要从关怀伦理的概念、关怀与正义的关系、关怀伦理的重要性,以及学者们对关怀伦理的质疑,还有关怀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通过对该研究在国内研究的综合阐述与概括,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关怀伦理的重视,为今后更深的研究打下做铺垫。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作为经济伦理学得以存在的基本问题,在我国经济学界与伦理学引发了激烈争论和深入探讨,并在国内形成了如二律背反说,内在相关说、对立统一说等一些观点。对经济与伦理关系的多维度探讨,有助于建立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前提与思维平台,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中国行政伦理研究的兴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我国行政伦理研究以"公共性"为内核构建起了庞大的学术图景,美德伦理和规范伦理的相互交织决定着行政伦理的方向和路径,形成了"行政伦理困境"、"行政伦理失范"、"行政伦理建设"和"行政伦理法制化"四个主要论域。对我国行政伦理研究而言,尚有不少可以继续深入的空间:在研究内容上,关注后现代理论可能带来的突破;在研究方法上,从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向全学科的研究方法转变;在研究视角上,从"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  相似文献   

15.
行政伦理困境是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活动中经常面临的、典型的选择困境,主要表现为权力冲突、利益冲突,其实质是责任冲突。伦理困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行政体制设计、社会背景、角色多元化、统一伦理标准的缺失等等。要化解这些冲突,主要可以通过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人员伦理自主性建构等来创造有利于伦理行为发生及保持的机制,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6.
管理伦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备受关注。它不单是一种新的管理学或伦理学的分支学科 ,其考察的并不仅仅是管理行为中的表面现象 ,而是要追问管理的社会本质和价值属性 ,探求人类管理活动的终极依据等一系列管理的“应然”原则问题。在这种视野下解读管理伦理将会有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传统"熟人社会"转变为现代"陌生人社会"带来的伦理困境是,原有社会伦理实体解体而现代伦理实体却尚未形成,而伦理实体的存在是伦理认同的前提,因此导致当今社会伦理关系不稳定和伦理认同危机。可能的出路是,根据现实的变化和要求提升"五伦"内涵,铸炼出现代伦理精神从而获得伦理认同,最后培育出现代伦理实体以进一步强化伦理精神、促进伦理认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网络技术的运行和使用以及虚拟世界中的行动主体两个角度透视虚拟世界中所暴露的伦理问题 ,反映虚拟世界遭遇伦理困境的现实。并试图从虚拟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伦理运行机制、人的秉性和心理机制、后现代主义的解释等不同的视角 ,揭示导致虚拟世界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最终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寻求契合点 ,实现虚拟和现实的交融与共生  相似文献   

19.
所有的人性假设都无法回避和消解既有的行政伦理困境。当前公共行政的伦理困境呈现出的场景类型殊异却又实质相关,大致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角色冲突、权力冲突、利益冲突以及法理与情理之间的冲突。公共行政基本伦理构建的着眼点在于正义原则的确立、民主原则的贯彻、责任模式的构建和行政伦理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环境立法几乎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 ,但我国的环境状况却呈逐步恶化的趋势。环境立法出现困境在于缺乏环境伦理的内部支持。环境伦理是环境法治的基础 ,是环境法治的内核 ,两者存有密切联系 ,凡是环境伦理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也必然是环境法律所禁止和制止的 ,凡是环境伦理所提倡和颂扬的行为 ,也必然是环境法律所支持和肯定的行为。环境伦理和环境法律在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状况时是不可缺少的两种手段 ,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同时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这是环境法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