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生法学》2009,24(4):154-154
2009年,适逢祖国六十华诞,也适逢《研究生法学》编辑部成立二十周年,为此,研法编辑部决定刊印一期以“中国法治的期待、沉思与展望”为主题的特刊,借此机会,广泛征集对此问题有兴趣和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同道之稿件,为法治志业略尽吾辈绵薄。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法学》2009,24(5):158-158
2009年,适逢祖国六十华诞,也适逢《研究生法学》编辑部成立二十周年,为此,研法编辑部决定刊印一期以“中国法治的期待、沉思与展望”为主题的特刊,借此机会,广泛征集对此问题有兴趣和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同道之稿件,为法治志业略尽吾辈绵薄。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关系到国家重点发展战略部署。服务滨海新区的法治建设,是天津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期适逢“十二五”时期,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更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期,发展黄金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提出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将这一方略正式写进宪法,法治成了法学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在关于法治的讨论渐达高潮时,适逢最受中国普通百姓崇敬的古代清官包拯(公元999年~1062年)诞辰1000周年。对包拯的纪念不能不让人在古代清官和现代法治之间产生某种联想。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问题最多、最不能让人满意的是执法,而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清官享有执法如山的盛誉;司法腐败遭受的批评越来越多,而历史上清官恰恰专门惩治贪官污吏;我们设计了建设法治国家的蓝图(其中…  相似文献   

5.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刊编辑部党的十五大是一次在世纪之交召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极其重要的会议,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  相似文献   

6.
《政府法制》2014,(1):25-25
本刊讯(记者唐国强 杨强 摄影报道)2013年12月16日下午,山东省潍坊市政府法制办《潍坊法治》编辑部执行主编高强一行五人来到我社,就依法行政宣传等交流座谈。我社社长、总编辑李玉忠向山东同行介绍了我社在宣传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做法及我社的发展概况。大家畅所欲言,座谈气氛欢快热烈。  相似文献   

7.
春华秋实。《政法学刊》已经走过15年辉煌的历程。15年来,她深得作者和读者的厚爱,在社会上已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全国社会科学界特别是法学、犯罪学和公安学研究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她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与特色。当我们拿到《政法学刊》1999年第3期一总第61期的时候,正是创刊15周年的刊庆之际。在此,我们编辑部全体同志向15年来支持、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广大读者、作者和所有同志表示我们的衷心谢意,向曾经在编辑部工作过的老一代编辑致以热忱的敬意。创刊15周年,适逢第六次全国公安(武警)高校学校工作研…  相似文献   

8.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山东省法学界、法律界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述●本刊编辑部党的十五大召开之时,山东省法学会邀集法学界、法律界部分法学专家、学者和政法部门的负责同志、法律实际工作者举行了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座谈会,大家紧紧围绕江...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法治》2009,(1):1-1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伴随新年的钟声,满怀对春的向往,我们迈步走向充满希望又充满挑战的2009年。过去一年里,社会各界读者对《公民与法治》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厚爱,在新年来临之际,本刊编辑部全体同仁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美好的节日祝福。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并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中全面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内含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体现,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因此,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呈现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应的鲜明特色,它们是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是独立自主探索的法治现代化,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法治现代化,是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法治现代化,是推动全面协调发展的法治现代化,是促进和平发展的法治现代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法治神话,创造了新型法治文明样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法治现代化的成功模板和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关于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包括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和源泉,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法治文化的支撑。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一定要将促进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努力适应法治文化建设的要求,为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魏治勋 《法学》2023,(11):3-16
法治建设的成效需要一种反思性机制对之予以科学评判,地方法治指数评估机制的出台因应了量化法治的时代需求。地方法治指数评估应当以法治发展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完成状态为基本理念,以民主性和科学性为价值指引,坚持主观和客观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根据法治体系五要素、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和国家重要与地方特色典型指标等原则来设计法治评估指标。从法治发展的目标看,法治评估应当保持一定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以法治建设的人民性为根本追求,担负起对法治建设事业实施社会性考核和方向性引导的时代重任,在知识合法性方面作出自我确证,使法治建设成为可测可控的理性事业。  相似文献   

13.
论普遍性法治理念及其构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治现实是法治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体现。在一个大社会中,同时存在多种法治理念。以整合度为标准,可以将法治理念分为个体性法治理念、群体性法治理念和普遍性法治理念。只有普遍性法治理念才是法治现实的最近点。普遍性法治理念既可以因自然整合而成,也可以依政府力量在优位的群体性法治理念的基础上予以构筑而成。这种构筑以合意的群本性法治理念的选择为前提,以定向启蒙为主要技术要件,而持续双向整合是其主要的过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与法治的实践需求相呼应,人们的法治认识展现为正名法治、定义法治和量化法治三个主题环节,既共时共存,又陈陈相因、推演张开。其中,正名法治围绕着法律、法制和法治三个概念构成的思维链条展开,定义法治基于普世主义和国情主义两种对应的立场和思路进行,量化法治则是当下意图更加具体直接地连接法治实践的另辟蹊径的努力。总体说来,共和国的法治认识进程,已经使得法治作为问题在理论逻辑上完整展示开来;从结果看,完成了对法治的正当性正名,凸显了法治定义上的立场和观点分歧,开始了对法治实践的量化探索。  相似文献   

15.
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法治,这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积累的历史经验,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法治建设的外在需求,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当前从法治轨道上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需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从理论上厘清改革开放与法治建设的辩证关系,并在立足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基础上,从国际法治角度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响应;也需要在实践上对过去四十多年来法治从保障对外开放到引领对外开放的治理模式加以回顾和总结,并回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治建设提出新的需求。因此,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治建设需要厘定相应的原则,在统筹推进中加强涉外立法,在深化改革中完善以国际商事法庭为重点的涉外商事审判工作,在开放包容中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务,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正能量与负能量的谈论涉及很多领域,法治方式在功能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由于法律、法治的工具属性,各种主体都可以运用法治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基于对法治的不同理解,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各自追求的“法治方式”。经过法治论者的多年呼吁以及法治本身所显现的魅力,人们对法治达成了宽泛意义上的共识,在中国初步形成法治思潮。但是,人们所认同的只是高度抽象的法治内涵,在法治概念的外延方面还存在着太多的选项,以至于法治像法律一样,也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其中对“法治方式”的不同理解,在官民思想和行为中造成了很多的冲撞,甚至出现了以“法治”的名义挫败法治的负能量。如何树立正确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减少法治实施过程中的负能量,需要对中国正在发生的法治现象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法治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法治进程,建设法治国家,弘扬法治精神至关重要;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体对法以及法治的理性认知和价值确信,是法治价值观;它是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律素质、法律信仰等的集合形态,是法治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源泉.也是尊崇法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一种理性的精神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弘扬以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为核心的法治精神。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进程要注重转变法治教育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建立有效的法律监督制约机制和法治良性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在全面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必要着眼于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抓手: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牵头抓总的法治机构体系,完善以领导干部为“关键少数”的法治队伍体系。这三个重要抓手,分别着眼于宪法法律、法治机构、法治队伍,可以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从三个不同的维度,系统化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与法治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西部大开发离不开法治准备和法治辅佐,并以法治发展为目标。对于法治的忽视,必将导致严重错误,甚至 将会付出意想不到的沉重代价。本文对西部大开发与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治的时空环境,决定了中国法律整合范围和难度高于地域辽阔的英美法系美国,更高于地域狭小的大陆法系国家,中国法治必然是中国大法治,研究中国大法治的中国法学必然是中国大法学。因此,中国法律整合技术,既要高于美国,更要高于大陆法系国家;既需要借鉴大历史的大历史视野,更需要借鉴大历史视野得以实现的技术角度。这是因为:“大历史”不仅强调技术角度,为法治在技术层面融合古今中外因素建立大法治提供了可能,而且突显中国本位,为法治在技术层面融合中国元素建立中国大法治提供了可能,“大历史”还强调“历史上的长期合理性”,为中国大法治向技术层面推进提供了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