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大民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法院系统关于取消经济审判庭的“大民事”改革 ,实际上是向公、私法严格分野的“小民事”的倒退。司法真要改革 ,就要确立官民合作、“民行 (政 )”相容、实事求是、公平和诚信的理念。适应市场经济及其法治要求的理念确立了 ,相应的法和司法制度设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2.
“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司法改革中的当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无疑已经成为了今天一个亟需分析和理解的司法事件。应该将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置于司法改革语境下来分析;应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司法便民"理念相联系;应从司法的基本规律来审视"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具体司法行为中的运用。把握这三个方面,有助于理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意蕴。  相似文献   

3.
刘练军 《政法论坛》2013,(5):142-153
"大跃进"运动实际上是国家机器推动下的一场全民梦想秀。人民司法自始至终全程参与了这场梦想秀,且其参与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人民司法开展梦想秀的内容可概括为在法院之间尤其是在法院内部展开各种评比与竞赛等六个方面。人民司法"大跃进"的后果很严重,它体现在大量司法人员离开法院投入到"大炼钢铁"等工农业生产中去,法官队伍遭受重创,给司法审判工作带来极大冲击等几个方面。人民司法"大跃进"留给我们的遗产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司法理应与政治保持适度的距离,只服从法律的审判独立无论如何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改革的关键时期,司法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司法的公信力,树立司法的权威。我国三轮司法改革的实践证明,司法行政化与司法地方化是影响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两大障碍性因素。如何根据法治的一般理论,遵循法治的基本规律,建构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体制与机制,是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实践探索的关键。“上海方案”作为本轮司法改革的先驱者,所探行的“员额制”、责任制、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等,彰显了司法改革的顶层设计性、开拓性、试水性、引领性等系列价值。同时,“上海方案”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中,还需要缜密论证与审慎推行。  相似文献   

5.
王琳 《人民检察》2011,(5):32-33
人人都爱“漂亮的脸孔,迷人的身材”。司法改革也是一样,在追求目标指向的时候必须立足于现有法律规定,在现有规定上生发新的改革措施,或通过修改法律建立新的司法机制。司法改革可以时常出新,就好比“脸孔”,可以以不同面貌示人,或给人愉悦、惹人喜爱,或令人咋舌、不知所措,而现有法律规定则可谓是“迷人的身材”,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的司法改革运动是新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开展此次运动是当时巩固人民政权、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维护革命秩序的要求,成绩很大。但是由于对旧法观点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思想未能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予以全盘否定,对新中国后来的法制建设和法学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回顾、总结此次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正确处理法律的阶级性与普世性、司法与政治、司法官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以及司法程序化与司法便民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当前进行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的民事司法改革运动蓬勃兴起,波澜壮阔.由于"正义"(justice)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极大的包容性,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含义,许多国家以"接近正义"(Access to Justice)作为其司法改革的主题、口号和旗帜.  相似文献   

8.
廖德凯 《江淮法治》2009,(24):16-16
最近一直在关注邗江法院审理的一起盗窃案,一被告人盗窃后,在铁的证据面前,拒不承认自己盗窃,法庭告知其若在量刑环节认罪的话,仍然可以认定为自愿认罪,量刑时仍然有“建议权”,可就量刑与法官“讨价还价”。该被告人经考虑终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最终被减刑。  相似文献   

9.
日本民事司法改革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也是改善诉讼现状的基本要求.本文指出通过考察日本司法改革的成绩和缺陷,可以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民事司法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主要点评司法行政部分的司法改革。下面,笔者谈谈对这个报告也是对司法行政改革的个人评价。笔者准备用五个一来概括。第一,一个补充。在谈司法行政工作改革之前,笔者做一个补充。那就是在报告中关于法院改革的最后一部分,笔者建议撰写人员跟有关司改部门进行一些核实,这样在表述方面可能会更加准确。比如少年司法改革,去年在法  相似文献   

11.
齐树洁 《法律科学》2007,25(6):155-161
治理"执行难"应有整体思路,需要通盘考虑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订与制定独立的强制执行法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法律的局部修订应与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相互协调,总结司法实践的经验教训,用法律的形式将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固定下来,同时也为将来进一步的改革提供宏观思路和整体规划,使立法与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宋豫  李健 《河北法学》2013,(2):184-190
"案结事了"与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关系紧密,互为因果。自从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把"案结事了"作为审判工作追求的目标以来,全国各级法院积极响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但是,人民法院在努力实现"案结事了"过程中,无论是司法说服力的弱化、不信任司法的非理性泛化,还是司法路径的偏颇,均影响司法公信力的树立,从而阻碍了"案结事了"目标的实现。要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惟有从提高司法公信力着手,同时走主动认同和强制认同两条道路。人民法院既要充分发挥调解柔性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又要注重法的指引、评价、预测甚至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在确保司法公开、公正之基础上建立司法权威,通过司法引导、确立社会规则之治。  相似文献   

13.
人人都爱漂亮的脸孔,迷人的身材。司法改革也是一样,在追求目标指向的时候必须立足于现有法律规定,在现有规定上生发新的改革措施,或通过修改法律建立新的司法机制。司法改革可以时常出新,就好比脸孔,可以以不同面貌示人,或给人愉悦、惹人喜爱,或令人咋舌、不知所措,而现有法律规定则可谓是迷人的身材,在自己可以不断  相似文献   

14.
成立“国家司法改革委员会”的议案(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琦 《中国律师》2002,(5):11-11
戴琦在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前是安徽省界首市第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主任,后调阜阳市中级法院任院长助理。戴琦离开律师队伍后,一直关注律师业的发展,对律师职业充满了依恋。几年来,戴琦多次向最高法院和全国人大反映律师执业中遇到的困难,虽然她离开了律师,但是和律师们仍然心心相印。在九届全国人大最后一次大会上,戴琦将律师们十分关注的“司法体制改革”作为议案提交给了全国人大,其中提出了她的建议;除此之外,戴琦还提出了尽快制定出台反垄断法的议案,她认为在中国垄断不仅仅是商业的行为,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行政垄断行为也应列入反垄断法,此议案和她去年提出的尽快出台《物权法》,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议案等均被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编者  相似文献   

15.
经济政策在人民法院司法裁判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能动司法语境下意义更为重大。经济政策与民法规范存在正相关、弱相关、负相关三重关系,在司法适用上扮演不同的角色。经济政策影响合同的成立、效力、履行和解释,对侵权的保护范围、保护程度和构成要件亦产生作用。经济政策司法融入的路径包括直接适用和间接适用的方式,通过构建经济政策司法考量机制和完善公私法互动对接机制,实现经济政策与民事审判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司法管理的“去行政化”改革不应该是对司法管理权的完全否定,也不应该是否定司法管理权的行政属性。它强调的是限制或弱化当前一头独大的司法管理权,剔除其高居于司法权之上的压制性力量,将其压缩在一个合理的空间内,并发挥其正面功能。司法管理去行政化的目标就是理顺司法权与司法管理权之间的关系,达到司法权与司法管理权之间的平衡。这是司法管理机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其远期目标应当是构建一种以司法权为主、以司法管理权为辅的司法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法律信仰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但中国社会法律信仰的缺失现状令人堪忧,成为司法改革和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一颗‘每瘤”。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中国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法律运行成本过高、司法腐败的恶劣影响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淡薄。本文指出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需要注意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的科学契合、完善法律体系,解决法律冲突,同时需要根除司法腐败、对民众进行普法教育等多项措施的联合并用。  相似文献   

18.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突出特点就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作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内涵是应当发扬广大的,但是,"马锡五审判方式"所折射出的群众路线、大众司法能否成为具有普适价值的司法理念?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封捧儿"婚姻申诉案"所体现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及其司法理念似乎更加适合于"熟人社会",更加适合于简单案件。  相似文献   

19.
司法改革主要指司法制度、司法体制的改革,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表面看来,司法改革发韧于审判方式改革,是审判方式、审判制度改革的发展与深化^①。若究根溯源,它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对法律秩序提出的更高目标和更迫切需要的回应,形成了改革与市场机制不相适应的司法体制的内在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