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天为 《求索》2010,(12):190-192
今传本元杂剧有三分之二保存于古代戏曲选本中。选本为元杂剧的校勘、辑轶等提供了依据,许多元杂剧孤本和名家名作也因此流传至今。元杂剧流传也是一个不断改动和整理的过程,选本的编刊更重于对元杂剧"全貌"的保存和整理。选家们不但抄校曲文,而且完整地记录科白,分清折数,标明楔子,有时也会受当时所流行传奇的影响而在选刊元杂剧时留下些痕迹。虽然选家们与日俱增的斧凿难以使他们的刊本完全担当起"文献整理"的重任,但元杂剧选本却促成了"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之局面,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文学性,并进而促使元杂剧作品能更好地流传。  相似文献   

2.
虞江芙 《理论月刊》2005,(12):151-153
《汉宫秋》的音乐结构在作品中所占的地位远远超过了故事结构;这一特点在其它元杂剧作品和明清传奇中同样存在。许多元杂剧乃至明清传奇,它们在情节结构上可以表现得非常松散,而只要它严守一本四折的规范,并且有脍炙人口的优美唱段,它就有可能成为一出好戏。元杂剧在整体上注重的是“曲体结构”而非“戏剧结构”。  相似文献   

3.
今年春节晚会舞蹈节目“千手观音”,震惊举国上下,影响海内外,给华夏子孙带来无限快乐。依笔者观察,际人们心目中对“观音”顶礼膜拜外,更是对这群聋哑演员精湛演技所感染。这些聋哑演员她们听不到音乐和说话,她们在舞台上每一个细节动作,完全依赖于手语老师指导,而这些残疾演员能在舞台上动作达到如此整齐划一,对这些有残疾的演员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相似文献   

4.
辨识"正体"和尊崇"正体"是明代文艺复古思潮的核心,它对当时的元杂剧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对当时传奇创作堆砌辞藻和不谐音律的不满,曲评家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戏剧的初始之作"元杂剧"身上,通过对元杂剧的品评,他们提出具有"本色语"、"真情话"、"谐律辞"的元杂剧才是真正的"当行剧",是具有典范意义的中国戏剧。  相似文献   

5.
在“田林·广西北路壮剧艺术节”的舞台上,73岁的闭克坚老人表演动作灵敏、唱腔高亢,看上去精神饱满、热情、开朗。“我这一生与壮剧结下不解之缘,我的人生因为壮剧而充实、精彩!”  相似文献   

6.
兖州花棍舞     
《春秋》2021,(3)
正兖州花棍舞,起源于宋元时期,最早流传于兖州境内新驿镇。当时,丐帮习武或沿街唱曲时拍手打肩、敲击节拍的肢体语言和相关器具竹竿,成了"花棍舞"的原始动作和道具。明清之后,兖州一带的流浪艺人受到"打连厢"即"霸王鞭"以及"莲化落"的影响和启发,在竹竿两头装上钱铃和碎布头,进行整合表演。经过传承,花棍舞逐步发展为单打、双打、多人混合打等载歌载舞、花棍叮咚、声调欢快的兖州所独有的民间艺术项目。  相似文献   

7.
陈雷 《前沿》2013,(18):178-179
色彩与构图是戏剧舞台设计中最具视觉传达功能的两种元素。舞台设计师对这两种元素的准确理解与运用,不但能使戏剧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更能够提高戏剧作品的审美意蕴与内在精神品质。本文从色彩与构图两方面探讨了戏剧舞台设计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成龙乘飞鹰降临大同古城南城墙关城内;2019年,成龙驾驭飞船稳稳降临矗立在御东新区的大同市体育中心体育场舞台中央。大同,这座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连续两年举办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不仅给340万本土百姓带来"大同如今大不同"的现场近距离感受,也给大同的脱贫攻坚战、大同文化旅游事业以及全球的动作电影人带来一次次激动、一幕幕惊喜。我不是动作影迷,也不是追星族,更没有  相似文献   

9.
安庭 《北京观察》2020,(1):38-38
当下,北京市文化演出市场已将许多科技功能作为保障文化全要素发展的手段,给予实施。如在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上,使用大量的灯光、舞美、布景影像等最新的技术支持,为产品与服务打造了立体化传播体验。在演唱会现场,使用了“实时动态捕捉技术”,让舞台上的歌手、乐手等实况演艺的形象,通过即时抠像的技术,实时呈现于背景LED组屏上,使其舞台表现与故事演绎高度融合,打造了现场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为研究方法,以田径项目中短跑的起跑教学为例,对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20名学员进行了教学实验,以学校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2013年5月至6月进行15个学时的短跑教学。主要目的是以"条件限制法"使学生在学习技术时,限制多余技术动作和错误技术动作的产生几率或防止多余动作技术和错误技术动作的产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短跑的撞线动作及起跑后加速跑这两个技术动作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照,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明显加强,学生的接收能力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戏曲艺术的虚拟动作,在舞台形象的塑造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虚拟手法的广泛使用,使得戏曲舞台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演出风貌,它的作用已经超出这种手法本身,实际上是为戏曲艺术开辟了一条表现生活的独特途径——以虚拟手法创造的舞台艺术真实,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12.
2013年2月3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迎新春文艺晚会的舞台上,德城保安军乐队整齐划一的军事动作、刚柔有致的音乐节拍、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让所有观众眼前一亮,赢得了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3.
吴静 《传承》2011,(18):72-73
"娘式幽默"是中国当代喜剧小品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是表演者用女性化的装扮、语言和动作来制造滑稽的喜剧效果。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代喜剧小品的闹剧特性和央视春晚的舞台共同造就了中国当代喜剧小品的"娘式幽默"。  相似文献   

14.
日前,享誉国际的台湾著名编舞家林怀民在杭州红星剧院,为浙江的观众和舞者献上了以中国书法为灵感淬炼的经典之作《行草》。舞者以身体进行临摹,发展出内敛遵劲而又充满抑扬顿挫的动作,在舞台上对应着王羲之、怀素、张旭  相似文献   

15.
元朝的包公文学的繁盛,与元朝的社会现实和元杂剧的繁荣有关。元代的社会现实只是产生包公戏的外部原因,公案文学的发展和元杂剧的繁荣则是产生包公戏的内部原因。从外因上看,是元代吏治黑暗、百姓有冤难诉造成的。从文学自身发展来看,元以前的公案作品,为包公戏提供了可借鉴的内容与技巧。而元杂剧的兴盛,又为文人关注现实,发泄郁闷找到了最合适的文学样式,杂剧作为视听文化,无论从技巧和效果上讲,都有利于表达巨大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16.
警体教学中 ,学员掌握运用武术散打“四分”动作有困难 ,利用多媒体制作动作分解课件进行教学 ,有利于学生的掌握运用。对教学效果进行的实验和统计分析说明 ,这一方法能使学员更好地适应公安实战的需要 ,提高武术散打一招制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郑艳玲 《前沿》2009,(4):167-171
元杂剧中有一些作品对商人的婚姻爱情进行了描写,这些作品丰富多彩,反映出商人的不同侧面的生活面貌。元杂剧对于商人婚姻爱情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批判商人以财力破坏他人爱情的错误行为,二是对商人在爱情中的犹豫和彷徨报以同情,三是肯定商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  相似文献   

18.
反馈,在各项运动技能形成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理,反馈在人民警察手枪射击教学训练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员射击技能的形成,使学员尽快掌握动作要领、纠正不足和错误的动作,从而提高动作质量、提高射击水平。  相似文献   

19.
郑泽云  王本强 《群众》2000,(1):22-23
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教育,是党历来重视的问题。自从江泽民同志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号召以来,全国各级党组织在理论学习上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与探索,这对于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从这几年的情况看,理论学习的组织工作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其一,多头动作,重复投入。在理论学习的组织工作中,往往是宣传部门一套,组织部门一  相似文献   

20.
虞江芙 《理论月刊》2007,(11):119-121
本文从民族的审美思维和艺术趣味对戏剧家的影响入手,分析比较元代杂剧作家与西方戏剧作家们喜剧观念的区别。这种富有民族个性的喜剧精神,使元杂剧家庭伦理剧在伦理叙事过程中体现出:富有"间离效果",注重趣味性,追求创造妙趣横生的戏曲意境的喜剧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