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菲律宾是东盟的一个重要的成员国,今年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将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苏比克湾举行。1992年拉莫斯总统执政后,菲律宾对外政策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新定位与美国的关系;二是把发展与亚洲邻国的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点;三是更加强调对外政策要直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世界大国焦聚亚洲,究其原因是看中了亚洲的重要战略地位及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作为亚洲“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其对外战略重心应该立足于亚洲地区。不同之处是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是以军事为主轴,而中国对亚洲邻国的外交政策则是以突出“经略周边”为重点,旨在构建中国同邻国相互开放的新模式,不断提高相互开放的水平。中国“经略周边”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已越来越清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国实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愿意把中国的发展惠及到周边国家”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我国“经略周边”的对外开放大战略。  相似文献   

3.
1992年6月拉莫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在政治上实行民族和解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团结,为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菲律宾经济摆脱了多年的困境,自1994年起经济取得可观的增长,成为近年来亚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经济迅速增长的表现1.国民生产总值连年增长。1994年菲律宾终于摆脱了长达4年之久的经济呆滞,实现希翼已久的经济复苏。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94年菲律宾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l%,比1993年的2.6%增长约一倍,使菲律宾的经济增长自1990年以来首次超过了该国的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的中菲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对华“隔离”;60年末到90年代初期马科斯和阿基诺总统期间的缓和、建交与发展时期;拉莫斯以及埃斯特拉达总统期间中菲关系的反复与进步,以及21世纪以来中菲关系的黄金时期。半个多世纪的中菲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虽然屡受一系列问题的困扰,但始终向前发展。从意识形态到实用主义,从重安全到重发展,这既是菲律宾外交政策的转变,又反映了菲律宾对华政策的脉络。  相似文献   

5.
周素勤 《东南亚》2003,(4):17-20
2003年10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印尼巴厘岛出席首次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时,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的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睦邻、安邻和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其中,“睦邻”即继承和发挥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安邻’’即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亚洲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富邻”即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共同实现繁荣讲步。  相似文献   

6.
1998年4月3—4日,中国、日本、韩国、东盟7国等10个亚洲国家和欧洲联盟15国的领导人以及欧盟执委会主席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了第二届亚欧会议。印尼总统苏哈托及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因故没有出席。开幕式由本届会议东道主、欧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主持,参加开幕式的有来自与会各国的约500名代表。会议重点讨论了亚洲的金融危机及加强亚欧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等问题。会议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7.
时间 1997年12月15—16日 地点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参加成员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菲律宾总统拉莫斯,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总理丹瑞,泰国总理川·立派,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文莱苏丹博尔基亚,越南总理潘文凯,老挝总理坎代·西潘敦,印度尼西亚外长阿拉塔斯,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及韩国总理高建。 会议议题 主要有:东亚21世纪前景;全球关系,尤其是亚洲与欧洲的关系;合作以维持本地区经济稳定;进一步加强东盟与中国经济联系和合作;协调国际经济事务方面的合作。 会议成果 1.在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中,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题为《建立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指出,“这次会晤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8.
拉莫斯于1992年6月23日当选为菲律宾共和国第8任总统后,把廉政建设作为行政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着重对拉莫斯政府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特点,拉莫斯政府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一 菲律宾人民在经受了马科斯长达20余年的专制统治,又度过了阿基诺夫人执政期间一连串军事政变、动乱而引起的社会混乱之后,急切希望有一个吏治清明、为政廉洁的政府来很好地管理社会,缩短与周边国家的发展距离,帮助百姓迅速摆脱贫穷。1992年大选,拉莫斯仅以23%的微弱多数入主马拉卡南宫,是菲律宾共和国历史上得票数最少的一个总统,他所在的以沙力量党在国会中的席位也不多,拉莫斯政权并不是稳固的。拉莫斯为了巩固其政权,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总统菲德尔·拉莫斯去年6月30日就职以来,积极推行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内外政策,对内稳定政局,对外开展“经济外交”,力求达到振兴经济、消除贫困和赶上亚洲富国的战略目标,目前,尽管菲国内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拉莫斯的一系列政策已初见成效。一菲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拉莫斯强调只有稳定政局,经济建设才有保障,为此,上台后首先采取措施以促使政局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菲德尔·拉莫斯总统于1992年6月30日执政伊始,就对国内经济发展政策作了调整.同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经济改革措施.本文拟就拉莫斯政府经济政策调整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其效果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独立后初期,菲律宾依然与美国保持着特殊关系,始终奉行"美国第一"的外交战略。马卡帕加尔总统上台后开启了菲律宾外交寻求回归亚洲的政策,迅速调整了菲美关系,并大力发展与亚洲邻国的关系。追本溯源,民族主义的崛起是菲律宾外交转向亚洲的最主要动因。同时,寻求自身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也成为影响菲律宾外交转向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卡帕加尔政府给其后的菲律宾外交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和丰富的遗产。  相似文献   

12.
2016年,菲律宾顺利完成大选,并成功进行权力交接,政治社会总体稳定;经济以6.8%的增长率跃居亚洲首位;外交上一改依赖美国的大国平衡外交政策,在新任总统杜特尔特的率领下,菲律宾试图走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随着杜特尔特的成功访华和两国领导人对南海问题的磋商,菲中关系逐步恢复正常.2017年,菲律宾将继续走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并有望实现7%以上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三邻政策”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邻政策”的提出与实施2 0 0 3年10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印尼巴厘岛出席首次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时,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的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睦邻、安邻和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其中,“睦邻”即继承和发挥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安邻”即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亚洲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富邻”即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亚洲爆发了一场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在这次危机中有一个国家是比较特殊的,这就是菲律宾。在过去3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菲律宾的经济增长落后于它的亚洲邻国,因此被戏称为“亚洲的病人”或者是“亚洲的拉丁美洲”。然而,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这个“病人”比它的邻居更有活力①。为什么菲律宾在亚洲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候,处于金融危机重灾区的菲律宾却能够避免严重的经济衰退。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试图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下同)的监控与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关系层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世界大国汇聚亚洲是看中了亚洲的重要战略地位及其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中国作为亚洲"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外交战略重心应着眼于和立足于亚洲地区。不同之处是美国"重返亚洲"或"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以军事为主轴,而中国对亚洲地区的外交政策则是以突出"经略周边"为重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我国"经略周边"的外交与战略谋划及全面对外开放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将于今年4月应邀访华,他是在去年5月大选中获胜后出任第八届总统的。名门官宦世家拉莫斯1926年3月16日出身于宋岛名声显赫的塔克瓦克族官宦世家。父亲纳西索·拉莫斯是老外交家,曾任菲外交部长和驻台湾“大使”。母亲与菲前总统马科斯之母是亲姐妹。妹妹拉莫斯·沙哈妮夫人先后任菲驻东欧等国和澳大利亚大使、联合国秘书长助理、菲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和菲民主战斗党副主席等职。她曾积极支持科拉松竞选和出任总统,对拉莫斯的政治思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拉莫斯于6月30日就任菲律宾共和国的第八任总统。至今已近两个月了,尽管时间很短,但是,菲律宾新政府“拉莫斯式”的对外政策巳显露端倪。对外政策的新变化虽不能说拉莫斯领导的政府完全脱离原总统科·阿基诺对外政策的框架,但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就象他就职前所说的“不能重蹈(科·阿基诺政权)失败的覆辙,无论如何不能继承  相似文献   

18.
布什总统任期即将结束,盘点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留给继任者的负面遗产不少:阿富汗战争和反恐依然任重道远;伊拉克战争善后并不容易;美俄关系需要重建;伊核、朝核问题依然艰难;中东和平进程需要有所突破。但布什政府8年的亚洲政策是其外交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经济一贩不振,人称“亚洲病夫”,科·阿基诺夫人执政六年也未最终扭转局面。1992年拉莫斯当选总统后,采取放宽外资政策,鼓励出口产业,实行国有企业私营化,刺激私人经济发展,大力扩建电厂,压缩财政开支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菲律宾经济初步摆脱了“滞胀”困境。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仅为1.3%,1995年已提高到5.7%。亚洲开发银行认为,目前“复苏的气氛已遍布菲律宾经济的所有部门”。 鉴于上述形势,菲律宾政府提出,今后几年国民经济实现每年7—8%的持续增长,2000年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000美元的目标,以…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以来,菲律宾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第二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比1995年同期增长77%以及9月2日拉莫斯政府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签订和平协议是国内政治趋向稳定和经济转入荣景的最新标志。菲律宾长期以来给人以政局不稳,治安不靖,经济发展滞后的印象,人称“东亚病夫”。当前政、经形势的转环并非偶然,也非暂时性现象,而是拉莫斯政府自1992年6月执政以后,努力化解反政府势力,推行经济改革政策的结果。预计今后几年这种好的势头还会继续,并很有可能出现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7—8%的持续增长形势。一、化解反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