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领导》2011,(2):F0003-F0003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根据以学定教的现代理念,构建了“适应教育”模式,通过“教”对“学”的主动适应,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学生获得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学校的生活德育回归并尊重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扩大学生生活的社会范围并提升道德行为的理性层次,其中“走进社区、  相似文献   

2.
道德主体是指处于社会道德关系中,自觉进行着道德实践活动的人。这种主体视道德为自我规定、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同科学认识主体、审美主体一样,不是理性因素的“枯竭物”,而有其深刻和丰富的情感蕴含。 道德主体规定:道德主体是全面 占有已身本质的主体,是情感和理性 的统一体。 情感作为人类实践主体非智能因素的一个方面和理性因素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理性和情感共同构成人的实践活动异于动物活动的根本特征。在道德生活中,只有基于情感体验的理性,才是真正的人的理性,否则,就是空洞的“理  相似文献   

3.
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培养是德育对现实的主动适应与理性超越,是新时期德育的新的理念与目标。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培养需要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造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模式入手。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德育长期以来存在着“知性化”的倾向,就是将道德看成一个单一的知识体系,以认知代替体验和情感过程,难以使道德理论内化成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克服“知性化”德育的困境,高校德育必须超越“惟理性”的观念局限,以实践活动为主体内容、以内化体验为基本方式、以自主生成为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立论根据。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根源于以唯心史观为其理论基础,不懂得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是社会的生产力,而是把“人类理性”和“道德”作为衡量一切社会问题的唯一标准,用“理性”和“道德”来裁判生活。认为人类理性和道德要求人人平等地工作,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贫富悬殊,一部分人过重的劳动负担和另一部分人的不劳而获是违背人类理性和道德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用理想的油彩描绘未来社会的模式,甚至连多少  相似文献   

6.
学校德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和渗透德育内容,教师必须改变以知识传授和空洞说教为主的陈旧模式,在充分研究教育对象的基础上,以平等、理解、尊重的态度,构建起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德育实践模式,创造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在互动对话的课堂上萌动、思考;在鲜活高尚的榜样前感动、明理;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感悟、践行。情感是育人的源泉,榜样是育人的动力,情境是育人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单忠献 《前沿》2006,1(6):108-111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育人新理念。科学德育观是科学发展观在德育工作领域的特殊体现,主张学校德育工作应以“以人为本”为贯穿指导理念、以主体性德育为基本实施途径、以“三教育”为基本实施内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为了落实科学德育观的要求,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就必须在树立德育首位观念、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提高育人能力、改变教育方法、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开拓教育渠道等一系列方面采取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8.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德育共同体作为落实这一系统化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案,其根本在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以德育人、以德化人、以德培元的整体育人格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践行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使命。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视角出发,构建高校德育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从模糊到逐渐清晰,新时代构建德育共同体的应然走向以及发展创新三个方面,以分析建设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和具体实践经验,为增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效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理性的、有道德的公民,在教育上主要采用融入学生生活的思政教育模式,注重实践的思政教育模式以及与宗教教育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探索生活化德育是新时代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生活化德育模式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于回归现实生活中 ,以道德主体为核心 ,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构建学校生活化德育模式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它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课堂教育教学、道德实践平台、社区家庭德育等方面协调发展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11.
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习和实践,要从制度化、法治化拓展到道德化、主体化层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理论上具有“三全”特性,同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伦理关系给予了理论回答和相应的制度安排,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精神,主要有人民至上、公益为重、理性植根、平等奠基、权责对称等,它们符合人类普遍的道德理念。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德育;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身就是德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好的德育。民主制度之政治上的“好”、道德上的“善”与教育上的“行”,三者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贯。  相似文献   

12.
德育低效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德育低效的原因可从教育本体、德育本体、人的主体存在等问题来探究.德育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教育必须以对“人”的理解和认识为前提和基础,文化则恰恰是人之所以为人和人之具有“人”之内涵的全部活动和结果,“人的文化性存在”可作为德育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残疾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构建和实践以培养健康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心理教育模式。以营造尊重人的教育环境为基础,注重教育环境和校园生活的潜在育人效应;以德育为导向,发挥科学理性和人文价值的引导作用;以自我教育为中介,综合运用教育、训练、咨询和治疗等手段,发挥系统的专业心理干预的关键作用;在活动中塑造积极的行为方式,实现生成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道德智慧的培养:高校德育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智慧的培养是高校德育的着力点。当前高校德育内容偏虚,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不足,导致学生难以生成与发展道德智慧。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智慧,需要重新定位高校德育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优化德育内容,注重道德体验,强化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5.
“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就必须遵循“育人”的规律。德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课堂教学主要是解决道德认识问题,即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但德育不能停留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上,它要求把道德知识变为深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并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而这些工作大量是在课外活动和人生实践中完成的。因此,培育“一代新人”不能只限于课堂上的说教,必须从课堂里走出来,进行呈开放格局的立体化教学。即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是教学目的多层次,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途径多渠道,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向和最高境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以实践、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多面手”以及高尚的“道德人”,是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实施全面教育、必须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是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构建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正确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当前流行的几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社会适应性不强,其根源在于它们在处理道德规范与道德心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德育适应经济与德育适应社会等关系时的偏于一端或囿于一面。由“八个一”组成的高校德育内容正是为了克服当前模式的缺点、增强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而作出的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的长河中,德育逐渐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这对确立开放的研究视野,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柳  徐新 《理论月刊》2002,(12):52-54
以人为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现实发展,这是由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由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决定的,也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理性思考和目标提升。在道德实践中,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既见“物”又见“人”。  相似文献   

20.
蓝媛慧 《青年探索》2006,3(5):32-34
应对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自足性缺乏、主体性缺失、忽视实践的问题,注重德育的人本特质,恢复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及返回实践的生活世界,便成为构建高校德育有效性途径的依据和要求。由于青年志愿者行动具有:主体间“对话”与普遍道德共识的形成及道德主体地位的恢复;回归生活世界与道德本质和德育目的的契合;社会化融入过程实践与个体的自我实现三个特征,能够成为构建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