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6条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刑事诉讼法》第115条规定:“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比较起来,我国关于利害关系人参与施封的规定尚有三大不足:  相似文献   

2.
刑事案件侦查中的见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证人的涵义和特点见证人的涵义见证人是指与案件无关而被办案机关邀请在办案现场观察并监督诉讼活动或侦查行为进行的全过程,并在必要时为此作证的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送达文书,勘验、检查,搜  相似文献   

3.
见证人是指刑事侦查活动中的现场目击证明人。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定,勘验检查、搜查、扣押  相似文献   

4.
犯罪侦查,是指侦查机关在办理犯罪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它是一项刑事诉讼活动,受国家法律的指导和制约。一切侦查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 在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犯罪侦查更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法律问题: 一、现场勘查必须邀请见证人 现场勘查,是犯罪侦查中的一项专门调查工作。它是绝大多数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起点,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对犯罪案件发生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所进行的实地勘验和调查研究。现场勘查的目的,是判明事件性质,发现和搜集犯罪痕迹、物证,分析研究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情况和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现场勘查笔录是刑事诉讼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现场勘查见证人的作用不容忽视林维业现场勘查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对犯罪案件发生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所进行的实地勘验和调查研究。现场勘查是绝大多数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起,乏,现场勘查笔录亦是刑事诉讼法定证据之一。为了保证现场...  相似文献   

6.
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侦破刑事案件的首要环节,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犯罪现场勘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的成败。为了贯彻公安部"现场必须勘查、质量必须保证、鉴定必须准确"的精神,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推行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兼职技术员为辅,现场分级分类勘查的工作新模式。现场分级分类勘查工作模式要求基层现场勘查人员具有相应的现场勘验、检查技能。  相似文献   

7.
<正> 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第1款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这就是说,人民检察院也享有侦查权。该法接着在第73条中说:"侦查人员执行勘验、检查,必须持有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在第78条第1款中又继续说:"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我们的疑问是: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进行勘验、检查,难道也必须持有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进行侦查实验也必须经公安局长批准?既然如此,刑事诉讼法第58条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侦查权又该怎样理解呢?这显然是立法  相似文献   

8.
这里论及的证据材料,不完全等同于《刑事诉讼法》第42 条中规定的七种证据,更多的是指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对案件的定性、侦查的展开以及对抓捕犯罪嫌疑人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证据材料。现场痕迹物证现场痕迹物证,是勘查人员在对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痕迹、人体、文件等勘验、检查中发现和搜集的由于犯罪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和物品。作为犯罪现场上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包含着丰富的犯罪信息,是判断案件性质、分析作案过  相似文献   

9.
张晨光 《中国公证》2011,(10):35-37
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已近五年的《公证程序规则》,其中不乏亮点,第31条的规定就是如此。该条规定,“采用现场勘验方式核实公证事项及其有关证明材料的,应当制作勘验笔录,由核实人员及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根据需要,可以采用绘图、照相、录像或者录音等方式对勘验情况或者实物证据予以记载。”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开始实施的《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中,有多条规定明确提出了保障技术人员安全问题的注意事项,可见现场勘查主体的人身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关心。笔者根据多年的现场勘查经验和有关理论知识,仅就基层刑事现场勘查主体的人身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侦查监督     
一侦查监督是刑事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察机关同公安机关实行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需要,是保证公安机关正确地追究犯罪、保护人民民主权利的需要。侦查监督的内容一般是监督公安机关在侦查工作中是否遵守《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地是指:(1)监督有无错捕、漏捕、错起诉、漏起诉的案犯;(2)监督公安机关在立案、搜查、羁押、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现场勘验、扣押物证书证、鉴定、收集证据等活动时,有无违法行为;(3)监督公安人员在侦查活动中,有无刑讯逼供等违法乱纪情况等。人民检察院要完成以上监督任务,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逋捕工作中,如果发现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有违法情况,应当通知公安机关予以纠正,公安机关应当将纠正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第93条第二款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  相似文献   

12.
史星元 《河北法学》2001,19(4):67-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通称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同时,刑诉法对侦查监督作出相应的规定,刑诉法第7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捕工作中,如果发现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有违法情况,应当通知公安机关予以纠正,公安机关应将纠正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第13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第10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对公安机关的勘验、检查,认为需要复验、复查时,可以要求公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种类的缺失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实践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远不止这七种,现行法定证据种类存在许多遗漏。  相似文献   

14.
对于当事人或第三人是否负有勘验协助义务的问题,德国《民事诉讼法》及日本旧《民事诉讼法》均未规定。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233条第1款已经规定准用第223条关于文书的规定,当事人或第三人均有依法院的命令提出勘验物或容忍勘验的义务。我国台湾地区修法后,其"民事诉讼法"第367条已经增列第344条及第348条准用的规定,明示当事人和第三人均负有提出勘验物或容忍勘验的义务,以杜争议。但是,祖国大陆现行立法并未规定鉴定或勘验协助义务,因此确有必要引入鉴定、勘验协助义务以便法院遇有不协助鉴定、勘验时依据证明妨碍原理认定事实。  相似文献   

15.
新《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将大幅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给法律援助工作带来重大的影响。其在第34条、第267条、第286条对法律援助工作作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16.
侦查办案中的见证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因见证人问题给刑事诉讼活动带来不便的例子不胜枚举,因而见证人问题应该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引起重视,并使之逐步加以规范化、制度化。个别现场无法邀请到见证人如野外荒郊的抛尸现场,人烟稀少的戈壁、沙漠,蒙古包内的案件现场等,常常无法在开始现场勘查时邀请到见证人。被邀请到的人不愿充当见证人常会遇到被邀请到的个别群众,对见证人应履行的义务认识不清,往往以种种借口推辞,拒绝担当见证人。甚至有些单位的领导同志也不愿做见证人。有些案件邀请见证人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才邀请见证人;不告知见证人的权利和义务;只允许见证人涉足现  相似文献   

17.
全国刑侦系统模拟犯罪现场勘查考试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考试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岗位大练兵所采取的切实步骤,是认真贯彻《全国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提出的“现场必须勘查,质量必须保证,鉴定必须准确“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考试充分展现了全国各地刑事技术和刑事侦查工作的实力,充分展示了侦查指挥人员、刑事技术人员和刑事侦查人员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第1款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从这一规定看出,我国刑事侦查权行使的主体是公安机  相似文献   

19.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体制是查明职务犯罪事实的制度性保障。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职务犯罪工作体制的规定包括侦查工作的一般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和书证、鉴定、通缉、侦查终结等。  相似文献   

20.
勘验电子数据的原则勘验电子数据的过程和技术比较复杂,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97 条对电子数据收集工作作了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程序性规范。勘验时,除遵循一般原则外,根据电子数据信息的特点和类型应注意以下问题: 及时保护目标计算机系统电子数据的易变性使得其真实性受列威胁。勘查案件现场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相关的电子数据,首先要冻结计算机系统(包括各类存储器及可疑的外设、远程控制系统等),不给犯罪嫌疑人破坏证据提供机会; 其次是避免发生断电丢失内存储器中的电子数据和其他任何更改系统设置、硬件损坏、数据破坏或病毒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