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企业文化是公司成员共同的理念与期盼,它具有五大要素。企业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长期性、系统性。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果,但问题也不少。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在营造以人为本的氛围和环境,塑造核心价值观,以内养外。同时构建工作载体,使核心理念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最终体现在企业形象的不断提升上。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医院文化助推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一是营造思政教育文化氛围,打造思政教育"细胞工程";二是开展员工关爱文化行动,缓解医务员工"职业倦怠";三是树立患者服务文化品牌,提升医疗服务"暖实力";四是倡导公益慈善文化项目,点亮儿科医学"人文之光";五是拓展志愿服务文化内涵,打造志愿服务"闪亮名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港油田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以"现场文化"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地凝聚了员工队伍,振奋了员工精神,鼓舞了员工士气,提升了油田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保证了公司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2)
国家行政机关、国有企业、专卖专营体制,这些"帽子"为烟草员工带来了特殊的优越感。要让烟草员工捧着"铁饭碗"也不满足于现状,不懈怠工作,必须科学运用员工激励管理方案。以H省H市烟草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该企业的商业特性和文化建设情况,按"社会角色"划分员工,实施激励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江苏省卫生监督所始终把推进卫生监督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以思想政治引领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的激励、导向、引领作用,培育干部员工的法治精神,同时把普法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把法治文化传递给服务对象、社会公众,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打造人民健康忠诚守护者的"江苏卫监"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6.
为保持改革成果的延续与发展,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把支持改革成果的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7.
<正>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坚持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不竭力量源泉。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企业党建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用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之魂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员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大力宣传国家、社会和公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是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互联网化转型的重要一年,"划小"承包、"倒三角"支撑等改革举措深入实施。公司各级工会围绕三条工作主线(即:凝聚共识,激发员工创新活力;关心员工,确保举措有效到位: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团结带领广大员工激发"三大活力",深化"四个面向",加快向互联网运营转变,为实现公司目标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是我国最早的商贸企业,在进入新世纪后开启了产业化转型的第三次创业。在没有技术依托、缺少建设资源、缺乏工程经验、工期要求高、任务难度大的情况下,坚持以"创造价值、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引领项目建设。着力以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统一员工思想,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动力支撑在项目建设中,面对文化背景各异的1000多名"新中化人",坚持用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统一员工思想,提升员工对中化文化的认同感。一是抓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中国电信上海市工会围绕中国电信集团转型升级3.0战略,按照"强基础、铸品牌"和公司总体工作思路,提出"重心下沉、办好实事、聚焦一线、凝心聚力"的工作方针,贴近员工现实需求,提升服务员工水平,坚持把为员工办实事和激发员工活力进行有机结合,让员工感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大力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下,工会组织加强学习,主动争取,始终把工会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下;通过进一步完善集体协商、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强化维权,确保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市合川区以道德文化建设、道德实践行动、道德典型评选、道德机制固化为抓手,大力实施"德润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注重宣传教育以"三种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分别在机关干部、普通市民、工商企业界人士中开展道德教化和核心价值观培育。一是建设"清新从政文化"纯洁政风。编发政德读本,开展政德论坛,组织政德演讲,撰写政德美文,建设机关文化墙,提炼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35)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激励员工、提升企业文化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能够对员工产生激励是因为企业员工既有经济需要,又有文化需要,即他们是"经济文化人"。中国企业应该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强化技术创新与文化管理,充分挖掘企业文化生产力,提升企业持续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党委以深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进一步好转,企业服务员工群众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员工群众服务企业发展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有益实践作为低碳环保、助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轨道装备制造企业,浦镇公司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切人点,以密切联系员工群众为落脚点,围绕作风建设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实践。突出"高、大、上",抓好思想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情系灾区     
《瞭望》2008,(21)
太子龙启动支援灾区行动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太子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当天晚上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组成了以公司董事长王培火为组长的太子龙抗震救灾支援小组。13日,公司启动了太子龙支援灾区行动,着手向全体员工和全国2500多个加盟店发出救灾募捐倡议书。与此同时,公司紧急调拨了价值200万元的服装,于14、15日分两批捐赠灾区,为灾区人民及时送去温暖。随着抗震救灾活动的深入,太子龙公司领导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受灾地区大批的学校倒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济南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把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铸造企业灵魂、塑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品牌、推动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正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研会常务副会长郅良所说:"济南市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作为凝聚员工思想、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全市经济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5,(6):19-23
发展中国式公民文化建设,需要"五位"一体的、多元的治理意识,在行动中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制度、民主文化、公民社会和生态意识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公民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公民文化的建设提供制度的保障;大力开展各项公民教育活动,为公民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发展"第三部门",为公民文化的开展奠定和谐社会环境;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自觉地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去从而提升公民生态意识。以此,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从而提升中国公民文化素质和促进人格现代化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预防和惩治腐败重在治本、重在预防、重在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走"制度防腐之路"是防治腐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7,(7)
<正>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而奋斗"的号召。这是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立足天津现实、面向天津未来,以前所未有的巨大政治勇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忠诚担当的郑重宣誓;这是勇立潮头、引领未来、创新竞进的行动纲领。使命重在  相似文献   

19.
举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某企业“老板”说,我们公司倡导的是“牛马精神”。何谓“牛马精神”?就是员工若要像老黄牛一样诚实可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企业就会像奔驰的骏马一样日行千里。而当问及公司的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的员工时,得到的回答却相去甚远。管理人员说,那是吹牛拍马;员工们说,那是让我们当牛做马。这并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普遍现象。但目前在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确实存在着愿景目标很宏伟、经营理念很先进、企业精神个性鲜明,可员工们就是不怎么理解,甚至不认同的问题。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缺乏使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五粮液集团公司坚持从企业发展和员工思想实际出发,在企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注重在管理中体现"亲民、惠民"原则,不断改善员工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效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夯实人文关怀的物质基础公司明确提出的愿景"员工富、企业强、社会贡献大的世界名牌公司",把"员工富"作为企业发展的优先目标,被列在三大要求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