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碑银碑不如群众的口碑”。近年来,长沙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要求,加强和改进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在全市开展了系列扎实有效的社会心态建设活动,通过开展“听心声、调心态、解心结、暖心窝”为内容的“四心工程”,面对面听民声,心贴心解民忧,摸清了民情,顺畅了民意,更收获了民心,形成了全市上下齐心合力推进“五化一率先”的生动局面,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全党上下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消极心态在一些人身上仍然存在。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来一个转变。笔者认为,目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消极心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心态之一:“只要不装个人腰包,干啥都行”。有的领导很注意把握政策“分寸”,时常打着为集体、为公家的招牌,在经费开支问题上,随便“点头”,信手“批条”,擅自“开口”,添置高档办公用品.修建装饰超标准住房等,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花钱大手大脚。其结…  相似文献   

3.
“不搞争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手段邹华玉“不搞争论”是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时,针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以及人们对于改革开放的心态提出来的。邓小平同志的这一主张,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突破,对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发布之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5.
国民心态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普遍呈现的一种认识倾向、情感倾向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是国民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之“总和”。国民心态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反映,既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又受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世界,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水平和程度。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9,(2)
编者的话本刊从这一期起将“心态录”栏目更名为“中国人心态录”。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栏目在更广泛的领域加强与读者的密切联系,通过我们的刊物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在不平凡的世纪之交表达心声;真实展示社会各个群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奋力...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3,(8)
“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由一项正确决策演变为“刮风”,主要源于一些地方政府的急躁心态,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部分地方对继续经营好国企没有足够的信心;另一方面,这些效益不佳的国企经常被视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包袱,急于“甩包袱”的心态使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操作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8.
胡艺 《党政论坛》2014,(21):62-62
近日,记者在部分省区调研采访时发现,基层债务风险不断扩大,基层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尚未形成明确的政绩考核”债务指标”,导致债务不透明的情况突出。市县乡基层领导没有良好的“债务意识”、“风险意识”,”债务递延”、”前任推后任”的推诿心态严重..一些领导坦言:“上任借了钱搞工程、搞项目,有口碑也有政绩;本届政府绝不能勒紧裤腰带还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区别不同情况,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以处理,防止矛盾激化”。这指明了当前深化改革中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要把江总书记这一论述落到实处,我认为把握职工心态,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当前职工的心态如何呢?从全国总工会最近的一次调查及本单位职工思想状况调查情况来看,企业职工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种心态:1、失落心态。这种心态突出表现在主人翁地位问题上。这个问题是随着企业…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开启了我们思想解放的总闸门。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也是解放思想的实践过程c我们临汾铁路分局结合实际,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性任务,把落脚点集中在解决“小富不思进、守旧不创新”的问题上,着力于实践创新c实践创新要加强宣传鼓动C我们针对少数干部职工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存在的对某些问题拖而不决、决而不动的懒惰心态;对具体改革害怕触及矛盾、触动利益的惧怕心理;埋怨体制不顺、政策滞后的等靠情绪;对工作差距借口条件不同、环境有别等“小富即安、不思创新”的封闭观念,利用有线电视、报…  相似文献   

11.
李霞 《理论参考》2009,(11):45-46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周”社会理想、民本思想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宗法等级观念、由官本位思想衍生的官僚主义、小农经济文化心态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干部任用制度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巩固成绩,总结经验,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尽快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就必须正视目前存在的政策法规不配套、方式方法不规范、聘任主体不确定、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学历年龄与管理水平难成正比、上面不动下面动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并从高校改革的终极目标、流传千年的“官本位”影响、党政管理在高校存在的价值、法制观念与权力监督、普遍浮躁的心态与“运动式”的行为方式等五个方面去深挖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我国高等院校干部制度改革乃至整个高等教育改革之航船沿着正确的航线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相似文献   

13.
看人要平视     
李隆汉 《党政论坛》2011,(18):15-15
人生在世,既不必以自卑自贱的心态去仰视别人,也不宜以自视甚高的心态去俯视别人,学会平视,平视自己、也平视别人,才是最恰当最具亲和力的社交“视角”。  相似文献   

14.
保持健康心态弥足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论坛》2010,(4):64-64
心态,不仅决定一个人当下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还决定人生、决定命运。健康心态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内心体验。不健康的心态则是心理平衡机制失调的结果,既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因此,我们要下力气治理心态污染、祛除不健康的心态。目前有以下几种不健康的心态需要警惕和治理。  相似文献   

15.
赵化南 《民主》2006,(9):46-46
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羡腐心态”,所谓“羡腐心态”,就是从心眼里,在思想感情上不是“痛恨腐败”,而是“羡慕腐败”,即对腐败发自内心的认同、嫉妒、羡慕和期待。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形形色色:认为当官发财理所当然,贪污受贿心安理得,视能捞会贪为“有能力”,把清正廉洁的干部当成“没本事”、“假正经”;崇拜当官者、崇拜有权者、崇拜以权谋私者,看别人吃香喝辣流三尺长的涎水,“你看人家多风光、多气派,不枉来世一场”;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不捞白不捞,捞了也白捞”;认为别人贪自己不贪太吃亏,有一种从众…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不少地方都有一批欲上不能、欲下不忍的企业。上,怕成“连环债”,钱滚钱,利淡利,谁也背不动;下,怕成“败家子”,价格难定,思想准通,工作难做。“好死不如赖活着”,成了这些不景气、吊氧气企业经营者的心态。可笔者以为,对这些企业,千万不要放弃了“死亡”自主权。这些愁煞人的企业、项目,不少是计划经济决策失准的产物。那时候,政企不分、银企不分,大家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反正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企业办好了,皆大欢喜,见芙有份;办砸了,谁也找不着,谁都不负责。改制后,产权不清、权责…  相似文献   

17.
曹丽 《理论参考》2008,(12):46-48
“总体性社会”中的政治心态特点 中国民众的政治心态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根本推动力来自中国改革开放所引发的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是一个“总体性社会”,这种“总体性社会”的特征在于“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即国家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几乎控制着社会的全部资源,有着独立的目标,在制定国家政策时往往是作为自主的行动者而存在,并不只是反映某一个阶级的要求,更多的是体现了国家自己本身的利益和目标,对社会有着很强大的吸附能力,不仅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进行,打破“三铁一大”(即“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和大锅饭)给企业内部机构的转换、职工的心理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近我们到湖南株洲、湘潭两市的十一个大中型企业,就企业改革过程中青年的心态进行了调查,并就青工工作如何适应企业改革进行了探讨。一、青年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3月24日,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在京举行。会议主题为“弘扬中华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来自海峡两岸的40余位青年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两岸文化交流的基础、内容、形式、障碍以及两岸的文化政策、文化创意产业、政治文化心态等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20.
吴国干 《理论导刊》2001,(11):16-18
进入新世纪,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入世”路,中国企业怎么走?尽管,我们天天喊“挑战与机遇共存”,而真正面对入世路,却有两种极端的心态:一是过于乐观,仿佛入世之后就是遍地黄金,所以天天都在喊“抓机遇”——这是认为入世后对本企业产品冲击不大的一些企业的心态;一是过于悲观,觉得入世如履薄冰,前途叵测,对于如何应付入世的冲击则一筹莫展,且抱着“到哪山唱哪歌”的打算——这是那些被预测为入世之后受冲击最大的一些企业的心态。中国入世后,在今后的五年还有一个过渡时期,这对中国企业来说,倒是一个极好的缓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