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任: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信任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交往的心理基础和精神纽带,其本质是一个覆盖或渗透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一个人际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颜志刚 《学理论》2009,(18):231-23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历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就业并非只是大学生个人和他们家庭的小事,更是全社会的大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此问题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哪些影响,已经成为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加以认真研究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洁 《党政论坛》2009,(23):26-27
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解决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各界力量的合力,实现政府推动力、社会保障力、个人应变力的“三管齐下”,认真处理和解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晓兰  孟玲 《党政论坛》2014,(11):28-31
“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典型西方血统的范畴,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市民社会,中国是否具备其发育的条件,这是在中国语境下讨论市民社会时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议题。”持否定观点的有两类:一是主要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作为问题的评判标准来看中国的现实,认为由于空间和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西方市民社会形态发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岁末年初,如何回顾和分析2011年的劳动社会问题呢?工业化的历史几百年了,方法应该是很多很多的,笔者很钟情社会诊断的方法。用社会诊断的方法研究劳动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们在看待社会思潮时往往存在困惑:一方面,不能用阶级性、政治性作为评判社会思潮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远离政治、奉行政治虚无,又容易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从整体性上看,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主流意识形态现代化中的一个否定性环节,对待社会思潮的正确方式不是“选择”,而是“超越”。“超越”的根本途径是科学解答社会思潮在社会和人生层面提出的“中国未来向何处去”以及“终极关怀”这两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civil soci ety"问题巴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重大事件引发了我国理论界对市民社会问题的深入讨论."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和"民间社会"都是对同-英文civilsoclety的不同译法.把这一源于西方历史经验的概念应用于具有截然不同历史轨迹和社会特征的中国社会中当作一种解读社会变迁的工具时,很可能存在问题.厘清"civil society"的概念演变,剔除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误读,正确认识"公民社会"的成长将成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立足点.  相似文献   

8.
周为民 《团结》2012,(2):68-70
邓聿文是我在学习时报社工作时的同事,其一向关注现实问题,文章写得快,写得多,也写得好。多年来,他就大量的经济与社会现象在众多媒体上发表评论,按照改革的方向来观察分析问题,总体上持论得当,  相似文献   

9.
高光华  马翠英 《学理论》2013,(22):110-112
国内关于社会焦虑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焦虑内涵、类型、特征、发展规律、产生原因、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等方面。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关于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概念界定不清、研究对象宽泛、划分类型的标准不统一、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理论支持、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在社会焦虑现状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2,(12):48-49
中国其实还有许多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就还是一个“跋足巨人”。这里不考虑那吸引世界的高端精神文化的发展,而只是考虑社会的“底线”。这里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底线生存”方面出现的问题,一是社会的“底线伦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个社会问题的自然发展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1年6月美国密其根大学的理查德·富勒(Richard C.Fuller)和理查德·迈尔斯(Richard R.Myers)在《美国社会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自然发展史”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他们以美国底特律市拖车居住者问题为研究的切入点,具体分析了社会问题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问题的自然史观。他们的研究结论在当时的社会问题研究领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很...  相似文献   

12.
席娟  李抒望 《党政论坛》2012,(15):39-4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摆上我国政治的最高议程,成为我党执政的新课题。当前我国社会问题多发凸显有诸多因素,从管理体制来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在一些方面不能完全适应快速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出现了很多新隋况、新挑战,社会矛盾倒逼社会管理必须创新。当前和今后—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2)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在西方强有力的枪炮之下,中国社会在外界军事力量的冲击下进入充满诟病的近代社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问题不断,中国新旧思想冲击加之中西方的观念不同,使得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步履沉重。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有外来殖民者的阻挠,更有中国社会自身的问题。故此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有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具体来说,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积极方面看,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公正的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社会公正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部分公民的权利义务不对称问题、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政策滞后问题、社会分化和精英结盟问题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作为当下政策调整和法制建设的重点是适时而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周二中 《民主》2011,(2):54-54
不论是手机还是在QQ里被大家发来转去的段子。很多人都乐意看,乐意传,并且在茶余饭后对这些段子津津乐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除了有趣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段子反映出的是某些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谢志强 《团结》2007,(6):33-36
在现阶段的中国,为什么提出来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注意不够,二是发展不力。这里面一个是认识问题,一个是行动问题。由于对社会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不仅面向问题的提出,还面向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不是个人的机械总和,因此,社会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既不同于个人问题,也不等于个人问题的机械总和。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五四"先贤对社会问题的性质存在观念分歧,但都反对偏废"问题"和"主义",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宁译锐  胡皓月 《学理论》2015,(6):32-33,38
《论犹太人问题》主要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布鲁诺·鲍威尔所作,是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理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文献。在这篇文章中,"市民社会"是马克思进行宗教批判、分析政治解放、人的解放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主要是在论述宗教解放、政治解放的过程中从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的关系、政治解放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犹太人的世俗生活这三方面对市民社会理论加以探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典型西方血统的范畴,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市民社会,中国是否具备其发育的条件,这是在中国语境下讨论市民社会时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议题。"持否定观点的有两类:一是主要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作为问题的评判标准来看中国的现实,认为由于空间和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西方市民社会形态发展上的差异,从而认为中国的土壤无法孕育出市民社会;二是根据中国近代商品经济长期以来仍未产生出成熟的市民社会这样的历史事实,片面地认定中国社会内部是无法产生出市民社会的。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