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已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有效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也成为社会早期教育的研究课题.文章对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及图书馆在开展早期阅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优势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当前幼儿读者的特点和兴趣,对图书馆开展这项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8)
施存统作为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的早期政治思想经历了由尊儒到反儒、由无政府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转变。施存统翻译了许多日本社会主义学者的研究论著,撰写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9)
陈为人是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者,东北党组织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号召下,他积极推进工人运动,足迹遍布中国北方各地。他不仅具体指导了山海关工人运动,还亲自领导了规模宏大的北京印刷工人大罢工。在长期工人运动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对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陈为人与早期工人运动,对于了解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发展情况,把握早期工人运动基本策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三大理论发端于其早期思想,马克思的早期理论的演变是一个理论目标、方法论、实现工具和假说四子系统的演变与相互和谐的过程.据此文章分析了马克思在1836~1837年、博士论文期间、<莱茵报>时期的思想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霞 《理论导刊》2013,(8):38-42
"意识形态"概念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入而为国人所知的。考察《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两篇重要文章在中国的传播,尤其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有关用法的翻译,我们可以发现,今天所讲的"意识形态"概念并不等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认可的"意识形态"概念,也不存在意识形态概念泛化的倾向。考察早期译著以及早期学界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回顾和分析意识形态概念在近现代中国的生成和流变,对于正确把握意识形态概念内涵,廓清各种有关意识形态的纷争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周瑞金 《党政论坛》2014,(22):10-11
1991年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文章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说这是“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开放春风”。每逢文章发表,都会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报社询问文章作者是谁,并纷纷表示读了这些文章很有启发,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打开思路,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7.
早期儒家的“圣人”人格理论构想包合看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理想的,具有终极性价值的“内圣外王”人格境界,另一个是现实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时圣”人格境界。在早期儒家人格理论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圣”的人格境界存在看由“形而上”到“形而下”的思维转型态势,这种思维转型态势是与早期儒家对于“时”的认识深化过程存在看密切的联系。通过以“时”援“圣”,以及将非主体性范畴——“时”的主体化努力,早期儒家在现实价值实践中也完成了从汲汲于“内圣外王”人格境界向“时圣”人格境界诉求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检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演变,历来的研究著作和教材都认为,马克思早期经历了一个“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这对于哲学史、思想史来说是一种误读和曲解。这种对于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解释,至多只能是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一种解释,而不是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日本学者广松涉和山之内靖对马克思早期“社会”范畴的思想来源持有不同见解。无论是广松涉所指认的黑格尔“伦理共同体”路径,还是山之内靖所指认的费尔巴哈“经验论社会认识”路径都不是马克思早期“社会”范畴形成的唯一路径。总体来看,马克思早期“社会”范畴在形成的不同阶段存在倾向性差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路径的双重继承与超越,作为历史主体的活动场域,抑或作为由历史实践创生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其现实性和历史性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大众媒介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四大副刊"之一的《觉悟》在新知识分子的运作下,发表了大量翻译和评述社会主义的文章,并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展开辩论,极大地推动了早期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秉默 《团结》2008,(2):43-46
谭平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建树、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他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五四运动后,他在陈独秀的帮助下建立广东中共支部。他爱国革命、不断进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在著名的南昌起义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然而,中国革命的进程艰难曲折,这位既是早期国民党员、国民党组织部长,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广东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12.
季羡林 《党政论坛》2010,(16):35-35
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文章写了一些,议论也发表了一通。我看过一些文章,但自己并没有参加进去。原因是,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09,(11):45-45
邓伟志在《上海大学学报》上针对“中国的文化冲突的冲突是否严重”撰文说,严重不严重难以量化。即使不十分严重,也应该予以足够重视。比如有人说,看报先从报屁股看起,因为头版不好看。也有人说“大文章是小文章”,因为大文章不好看,一目十行,一晃而过。媒体叫好的书籍要通知公家买,媒体不叫好的书籍静悄悄地争着传。  相似文献   

14.
梁衡 《党政论坛》2014,(6):22-22
毛泽东熟悉中国的文史典籍,在文章中随手拈来,十分贴切,借过去说明现在。他文章中的用典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以压力型体制概括分析了当前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运作状况,并指出随着压力型体制的运行,必然伴随经纪体制的滋生。接着,文章对经纪体制在现实中的表现与危害作了评述。文章认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在依赖经纪体制的同时,对其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相似文献   

16.
晏建怀 《党政论坛》2011,(22):50-51
北宋文人柳开年轻的时候,尚气白任,贪图虚名。某年,去参加科举考试,为了引起丰考官的注意,他穿着象征士人身份的华丽衣服,还把自己撰写的数千轴文章用独轮车推着,直奔丰考官面前。可是,主考官读了他的文章后,觉得意境一般,文采平平,远不如他那衣服漂亮。而另一位应试举子张景却沉着稳重,不事张扬,仅从衣袖内拿出一篇极短的文章交给主考官。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的评论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的重点评论,以及“今日谈”等栏目的评论等。其中,社论与评论员文章是重中之重,其主要功能是及时、准确地传达中央的精神。而署名的重点评论比社论、评论员文章略微灵活,可以根据中央的精神发挥、阐述。  相似文献   

18.
2011年2月21日出版的《北京日报》发表中央党校李君如教授的题为《从“自在执政”走向“自觉执政”》的文章。文章主要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文章指出,我们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以来的执政实践,可以说是波澜壮阔,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清朝石成金写过一则笑话,名为《放屁文章》。说的是一个秀才正经的好文章写不出,放屁的坏文章偏做得很好。一次县太爷忽放一屁,秀才连忙拱揖进词说:“大宗师高耸金豚,洪宣宝屁,依稀乎丝竹之音,仿佛乎麝兰之气。生员立于下风,不胜馨香之至。”用白话来说就是:“大人高高耸起金屁股,放了一个宝贵的响屁,  相似文献   

20.
国木田独步是明治时期的作家,一生写有几十篇短篇小说和大量的诗歌、评论、日记等。虽然他的主要成就是反映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但其早期也出版过充满浪漫气息的诗集和散文,《武藏野》便是其中一篇。文中诗情画意的景色和作者丰富多彩的语言令读者感到清新、自由、朝气蓬勃,这些是其他作品所无法比拟的。探索《武藏野》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可以窥视国木田独步早期的文学性格,感受作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