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录     
追求好的,无可非议,但你不能把它当成唯一的选择。一个孩子如果总是被灌输要成为最优秀的人才,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导向吗?——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阐述自己的非主流育儿观。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5,(6):24-32
继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16日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2005年10月12日-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这一伟大壮举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是我国高科技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 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我国航天工作者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开始,短短11年就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又仅用2年时间就实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发展。他们不仅创造了彪炳史册的非凡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本刊特编辑一组资料,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载人航天工程分为7大系统,每个系统有10个左右的分系统和更多的子系统,系统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没有团结协作的意识,庞大的工程根本无法运转。据统计,工程直接参加单位110多个,涉及单位3000余家,参与人员约10余万,值得人们颂扬和学习的人物不胜枚举。从下面记述的三位代表人物的点滴事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航天事业的不懈追求和敢于攻坚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坛》2012,(8):47-47
6月29日10时许,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搭载有福矛酵母菌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启动返回程序,福矛酵母菌伴随着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结束为期13天的太空奇妙之旅,成功降落在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预定区域。福矛酵母菌平安返回地面,正式宣布福矛酵母菌搭载返回式神舟系列飞船,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也意味着经过太空诱变的福矛酵母菌地面科研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5.
石磊 《时事报告》2006,(2):23-25
金秋十月,我国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即将发射。这既是我国空间技术实力的又一次大规模展示,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又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6.
冬日暖阳     
羊城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 岁月如歌,我们即将走过2008年。2008年,我们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经历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大事接着大事、喜事连着喜事的强烈震撼和无比欢乐。  相似文献   

7.
一方面,“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问世,近年来国家重大科技硕果累累;另一方面,“吃绿豆治百病”神话般地被追捧,日本核泄漏后“抢盐潮”波及多个地方,科学素质仍是我国国民素质中的短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怎么认识科学素质?怎么看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现状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未来如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就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专家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时事报告》2006,(3):5-5
点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众所周知,载人航天是一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中国进行航天飞行科学实验,完全出于和平的目的,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中国愿与世界人民一道,为和平利用太空而携手共进。神舟六号顺利升空,成功返回,迈出了航天飞行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光阴荏苒,时间巨人的脚步即将迈过2008。这一年,我们奋力抗击雨雪冰冻、英勇战胜特大地震、成功举办世界奥运、载人航天飞船升空……那一幅幅壮烈的场面、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一个个精彩的镜头,都宛如昨日而历历在目,催人奋进而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谢光选  石磊 《半月谈》2004,(1):0-54
为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中学生中进一步普及航天科学知识,也为给参加“全国首届航天科普知识大奖赛”的读者答题提供有效参考资料,竞赛组委会特邀请担任本次大奖赛评委的著名航天专家和航天科普专家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11.
钱占元 《思想工作》2004,(10):42-43
在我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创造了最为辉煌的两个里程碑:一是,1970年4月24日,酒泉火箭试验基地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向世界播放《东方红》乐曲。在星辰辉映的太空增添了中国制造的能发光会唱歌的卫星。二是,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州”五号从内蒙古额济纳旗升空,航天员遨游太空绕地球14圈后,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这是祖国的骄傲,13亿中国人民无不为此自豪。这些均发生在内蒙古额济纳神奇的土地上,对此内蒙古各族人民倍加自豪。  相似文献   

12.
期盼二00九     
若干年后,当人们回望2008年的中国,会看到这样的历史印记:雨雪冰冻灾害的突袭,特大地震带给国人的悲恸,奥林匹克盛会在中国举办的喜悦,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振奋,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坚忍前行……  相似文献   

13.
脑筋急转弯     
1、小张被关在一间并没有上锁的房间里,可是他使出吃奶的力气也不能把门拉开,这是怎么回事?2、什么东西加热会凝固?3、为什么有家医院从不给人看病?4、小王一边刷牙,一边悠闲的吹着口哨,他是怎么做到的?5、什么门永远关不上?6、小王走路从来脚不沾地,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牙签     
牙签罗永春半夜,电话铃响了。“喂,唐希吗?你回来啦、到上海考察的情况怎么样?振奋人心?那太好了!现在就要货?现在可没有。嗯?真搞公司,你瞅准啦?好,大干,短平快、”挂了电话,我兴奋得再也难以入睡,嘿,没想到灵机一动的小点子,眼瞅着还真能挣大钱!这事说...  相似文献   

15.
我们办企业,表面上是在做产品、卖产品,但实质上我们是在“做文化、卖文化”——顾客们想什么?需要什么?怎样才能使他们满意?我们为什么要办企业?我们凭什么判断是非、决定取舍?我们对创新持什么态度?怕不怕竞争对手?如何看待成功或风险?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员工三者的利益?……这些都是文化,而不是技术。这些问题不解决,设备再先进,生产率再高,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顾客需要,一切都是空话。而“文化的问题”,又只能用“文化”才能解决。科学技术所能解决的是能否生产好东西和怎样生产好东西,而什么才算好东西和为…  相似文献   

16.
吴孟樵 《台声》2011,(1):42-43
雪,能覆灭心事?星,能托寄心愿?白为冷寂、绿为生机、红为热情,在这些外相的颜色下,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涵?  相似文献   

17.
包盛吉 《人大建设》2005,(12):47-47
生活中,当你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或不公正对待.当你遇到纠纷、困难需要解决,当你有建议、意见需要向相关部门提出,你首先选择什么途径?找熟人?信访?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解决?通过法律途径打官司?有没有想到通过向本选区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寻求问题的解决呢?据调查,群众通过人大代表解决问题的仅占0.2%。  相似文献   

18.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公派美国留学、被誉为企业希望之星的人才,为何将一家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变成私有?他的行为,究竟是企业改制还是贪污犯罪?面对讯问他一言不发,是藐视法律,还是另有隐情?零口供的背后究竟有何原因?在法庭上如果继续沉默,等待他的又将会是怎样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针对货车车斗载人违法行为,根据公安部“减量控大”要求以及地方自身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需要,搭建了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货车违法载人识别模型,对实施违法载人和有违法载人历史记录的货车进行监测、预警,消除该类违法安全隐患,扎实推进重点车辆“隐患清零”,助力“减量控大”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针对货车车斗载人违法行为,根据公安部“减量控大”要求以及地方自身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需要,搭建了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货车违法载人识别模型,对实施违法载人和有违法载人历史记录的货车进行监测、预警,消除该类违法安全隐患,扎实推进重点车辆“隐患清零”,助力“减量控大”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