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某种意义上说,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于企业制度的缺陷与企业制度创新的滞后。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宏观层次上对分布过宽、战线过长、比重过大的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不够,而在微观层次上却又要求国有企业按竞争性的模式进行改革,即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是从宏观层次上和微观层次上考虑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并以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企业制度创新的前提,把企业制度创新作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黄书猛 《探索》2003,(6):56-59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效率取决于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但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呈现出两面性.其一,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取决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其二,由于国有经济潜在的政府行为背景和计划配置资源倾向,随着国有经济的比例不断增加,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将会受到影响,从而限制了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一个国有经济边界,当国有经济的规模处于该边界以内,社会资源将实现有效配置;当国有经济规模处于该边界以外,社会资源的配置将是无效的.利用国有化程度与市场化程度的关系,可计算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佳国有经济规模.笔者认为,当国有经济规模处于边界上限约为25%-30%,边界下限约为9%的区间内,国有经济的规模是最合适的,此时国有经济能够实现市场化运行,整个社会资源达到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3.
《党建》1999,(11)
《决定》的第三、四部分论述了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问题。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是国有企业难以搞好的重要原因。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战线过长,各行各业无所不包,力量过于分散,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模经济,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在这样的格局下,要把几十万家国有企业都无一例外地搞活搞好,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必须着眼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  相似文献   

4.
吕薇 《求是》1999,(14)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实现国有经济布局合理化的任务。不久前,江泽民同志在中南六省区和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国家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力量发展一大批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为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一、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以适…  相似文献   

5.
综观当今世界各国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存在国有经济 ,这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性。在我国 ,国有经济的存在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但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给国有经济以合理定位 ,如何正确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这对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至关重要的。一、重新给国有经济以合理定位过去国有经济分布过宽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了过重的任务 ,其原因很复杂 ,主要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实现工业化 ,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存在历史局限性。如建立国有企…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探索中,湖北省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过一些突破性的成功记录。2003年,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实践中,又有了显著进步。 一、国有经济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效应日益凸现。由于扩大内需、所有制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功效的拉动,全省钢铁、石化、电力、水泥、纺织、化纤、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前景可观。钢铁等支柱性产  相似文献   

7.
一、吉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汽车、石化为支柱,以农产品加工、医药、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优势,冶金、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共同发展、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吉林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曾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但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企业活力不足。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所占比重为8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6个百分点,国有经济比重大,战线长,领域宽,国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国有企业整体素质不高、效率低下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是国有资产量大面广,行业分布结构、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提出要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这里仅就提高国有企业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些探讨。   一、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就是通…  相似文献   

9.
一、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于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争论比较大。我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十五大报告提出,国有经济总量会有所增加,比重则需要降低,这是符合发展趋势的。有  相似文献   

10.
周明生 《红旗文稿》2012,(18):15-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一起成为物质财富创造的主体,共同缔造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和强大,需要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相互合作、相互竞争中实现共同发展,继续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赢。一、从中国发展的阶段看国有经济和  相似文献   

11.
实施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是搞好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着。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的行业分布结构、区域分布结构和国有资产经营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而国有资产的行业分布结构的调整又是其中最  相似文献   

12.
王葵 《理论学刊》2001,(3):56-57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体制改革“攻坚战”的重要内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 ,“十五”期间要把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方针。因此 ,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一、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党的十五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主要是指国有经济的调节能力和保障能力。具体来说 ,…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在积极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用好国有资产增量的同时,重点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大力进行国布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改组,这是推进国有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提高国有经济素质和效益,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根本出路。在当前,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对国有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在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重要领域中,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垄断,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组建一批企业集团,这也是中央“抓大”战略的一项具体措施。然而,也有些同志对此提出疑问,说组建企业集团与过去的“关停关转”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换烫不换药,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深入研究和分析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来龙去脉及其管理国有经济的特点,从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为我所用,无疑有益于我国国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一、发达国家存在国有经济的原因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是私有经济的一统天下,国有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和标志。其实不然,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着国有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20年代末的大危机之后,普遍实行凯恩斯主义,对经济进  相似文献   

15.
经过50年的辛勤建设特别是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结构不合理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对于如何调整国有经济的结构,人们存在不同意见。有一种意见认为,“国有经济只应进入那些非公有制经济不愿进人、无能力进入或不能进人的领域,其余应一律退出。”有的人说,“国有经济应限制在非竞争性领域和非盈利部门,坚决从竞争性、风险性领域  相似文献   

16.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根据十五大精神,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是我党认真总结二十年改革经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贯彻落实这个指导方针和战略部署,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突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我国国有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国有经济规模过大、战线过长、分布太散、机制  相似文献   

17.
吴晓东  梁冬 《世纪桥》2005,(1):98-101
拥有众多“共和国长子企业”的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曾为国家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但在市场经济转型进程中.国有经济比重大的弊端,直接对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8.
崔坚 《当代党员》2008,(1):10-10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重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以改革创新推动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就是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和各地区的分布状况,以及国有企业的规模(大、中、小)构成,从整体上进行调整。这对于更有成效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且阐明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含义以及国有经济必须控制的行业和企业。我们要认真…  相似文献   

20.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切实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搞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在改革调整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提升质量,发挥国有经济的功能作用,对实现我市“十一五”奋斗目标和“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在改革调整中加快发展(一)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勾画新蓝图“十五”期间我市国企改革、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建立了“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