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人们是否注意到,如今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明明看见同事中有人做事欠妥甚至是错误的,他也总是不声不响地在一旁静观,仿佛对方的所作所为完全与他无关。说这种人是属于那种事不关己、少说为佳的好好先生,倒也不尽然,因为事后往往又是这  相似文献   

2.
<正>52岁,高高瘦瘦,长相斯文,做事比较沉稳,讲话慢条斯理,这是同事眼中的韩峰。他做过秘书,当过烟草局长,被认为有口才,也有文才;他善于交际,被称赞"会做人"。同时,他所写的数  相似文献   

3.
大人物姓米,但不叫大人物。他大名兴利,取兴利除害之意。这很符合他警察的身份和职业特色。大人物不过是一个雅号,来源于他的外观形象和性格特色。他个大、头大、嘴大、手大,外加说话高声大气,人称五大。   具有五大特征的小米,也不过二十五六,在单位里属于小字辈,大家就喊他小米。 小米,快,去喊老王来。领导这样叫他。他“哎”一声,二话不说,飞快跑去。小米,来,给我打壶水去。同事也这样叫他。“好”,他应答着,也是二话不说,屁颠屁颠地就去了。   长此以往,久而久之,小米一视同仁,毫无怨言,便深得领导和同事的一…  相似文献   

4.
《上海支部生活》2009,(7):63-63
古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然而,不“做贼”的人有时也会心虚。办公室有人丢手机了,这本来不关老郑的事,但在同事对此事议论纷纷时,他感觉大家是在议论自己,心里就像真的偷过手机一样忐忑不安,面红耳赤不说,大热天里还出了一手的冷汗。这样的表现自然被敏感的同事察觉,开始把怀疑重点转移到他身上。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空气新鲜、流水清澈、环境幽雅,享誉中外。这当然归功于扬州市的各级领导和人民的努力,但也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就是扬州广陵区环保局长卜连海。他中等个头,给人的印象:诚实正直、憨厚朴实。十几年来,他和同事们共同努力,关停了扬州城  相似文献   

6.
他的同事称他是“标准的共产党员”。他的领导称他是“交通局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7.
文忠 《中国保安》2005,(15):52-55
打个手势或者吹声口哨,那些飞翔在蓝天上的野生白鹭便会飞来停落在他的手臂上,然后就在他的手臂上轻盈地跳来跳去。更有趣的是,每当他和同事外出巡逻时,这些曾经被他从风雨中救回来的小白鹭便会成群结队地盘旋在他的头顶上,时而落在他的双肩上欢快地叫着,时而又在他的眼前翩翩起舞。这个被同事们称为“鸟妈妈”的小伙子名叫杨明超,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名普通保安。自从两年前救助第一只受伤的野生白鹭“小白”开始,他至今已先后救助了近30只野生白鹭,并将它们全部放飞回大自然……杨明超从小就很喜欢动物,特别是天上飞的小鸟更是让…  相似文献   

8.
现在常常会听到、看到一些优秀人才频频辞职、跳槽,当然这在现在看来也不是什么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但确实也存在一些人才是被迫辞职,有的甚至被迫改行。 有一位在某大公司谋职的A先生,由于一个小小的误会,他与他的上司有隔阂了。A先生也意识到了,时时找机会婉转解释,想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但这个上司就是爱理不理。有些好心的同事想从中帮助A先生,结果也未能如愿。A先生好伤心:“我好不容易干到今天的局面,没想到这种事会折磨我,我也不是为了要提升、加薪,这种关系使我压抑,再这样下去,我只好‘拜拜’了。”同事们安慰…  相似文献   

9.
丁莫聪大学毕业后,有幸到某银行工作。入行初期正逢电算化改革,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由于工作量大,经常加班,丁莫聪干脆吃住在行里。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电算化改革取得圆满成功,他也因此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讲“良心”     
最近,党中央一位领导同志称赞耿根喜是“一个有良心的县委书记”。原来耿根喜同志对他的白吃、白喝、白吸(烟)、白拿行为,进行了自我批评,而且确实改正了,解决了“四白”问题。“有良心”,指的就是这一点。我的同事、道德问题研究专家虞友谦主张,要着力培育“元道德”意识。他说,“元道德”  相似文献   

11.
兄弟情     
这两天一直都感觉不很舒服,起初我以为是自己睡眠不足造成的,不料突然发起高烧,随之而来的是猛烈的干咳。我恐慌到了极点,是不是得了“非典”?这可怕的病怎么会跑到我身上来了,现在已经晚上10点多了,我怎好意思打电话给同事,倘若同事见我病成这样,会不会吓得撒腿就跑呢?我躺在床上两眼怔怔盯着天花板,无助的泪水淌满了脸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听见有人在敲门,是同事小康给我送夜宵来了。小康是我的同事,虽然我俩在一块工作,但我一直和他相处的并不好,因为他性情火爆,遇到一点小事便会大呼小叫,而我性格却又恰恰相反,所以我很少理他。但…  相似文献   

12.
《时代潮》2001,(1)
2000年,"新同事文化"话题曾一度风靡各家媒体,都市青年,尤其是白领青年不仅上班时间默契配合、友好合作,下班还经常一起聚餐、逛街、泡吧、聊天,把同事圈作为主要社交圈。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本刊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雷抒雁:这年月,出现茶文化、酒文化、食文化,如今又出来新同事文化,什么事情都愿意与文化结缘,也算是附庸风雅吧,其实这种现象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内涵,新同事与传统的同事关系没有质的区别,我们这代  相似文献   

13.
与昨天约会     
两位同事曾经有过一次饶有趣味的对话。问话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王心刚是谁呢?”这是一位很能干的娱记,对当今活跃的各路明星的动态逸闻了如指掌。他不知道王心刚,一个属于过去的明星,这很自然。另一个三十多岁的同事马上故作夸张:“嗬,居然连王心刚都不知道,他当年的地位可是相当于现在的F4呀!”  相似文献   

14.
王佳 《半月谈》2005,(8):60-61
邹乃杰在乡政府里表现突出.好像没有什么工作是他不能干的.于是同事们戏称他为“万能工”。不知道被谁传出去了。以后乡亲们干脆都不叫他名字了。而是亲切地称呼他“万能工”。  相似文献   

15.
猴子     
猴子自然是绰号,精瘦如猴,全身的骨头凸出那层薄皮显得“棱角分明”。刑侦队的同事叫他猴子是恰如其分,叫多了猴子便成了大号。 别看猴子这副尊容,破案擒凶却是响当当的,坏人听到他的大名无不闻风丧胆。有次,围捕一个持枪歹徒,同事喊话,你已经被包围了,顽抗到底,死路一  相似文献   

16.
20年1月13日.是地质矿产部原党组书记、部长孙大光去世5周年的日子。这一天,他的亲属和老同事们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撰写的纪念文章《深切怀念孙大光同志》。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6,(10)
正和美国同事一道去上海,一同事看着街头说,干净整洁,好舒服。可能他起先看过一些旅游指南的"预警"。期望值低了,反而多了惊喜。后来和同事一起在机场等候去西安,多年前在中国生活的同事露西告诉我:过去人们排队好像比较拥挤,往往是三五成群挤在一起,还有插队的,现在好像都在有序排队。由于互联网的曝光和宣传,一些"低素质"行为被广泛认知,人们的素质确实提高了很多。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也频繁在做"八不"之类反对不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杭州图书馆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也有了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有读者"无法接受",找馆长投诉,馆长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则"旧闻"在日前被网友在微博"晒"出后,很快引发热烈追捧。有趣的是,在褚树青和他的同事们眼中,自己不过是在做公共图书馆"最正常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这是谁啊?怎么拄着拐杖来了?”当张志勤一瘸一拐地出现在调研、调解、座谈会现场时,总难免引起一阵错愕.自从两个月前在拆迁指挥现场摔伤,他一直没能好好休息,即便拄着拐、下着雨也无法阻止他到现场工作.摆脱拐杖后,他上下楼梯依然艰难,总要先迈上一条腿,抓住扶栏,用力,再拖另一条腿.这让人们在错愕过后,不由感动、钦佩……“一年三分之二时间,他都在工作第一线.群众路线就是他的工作路线.”张志勤的同事们这样评价.  相似文献   

20.
符聪 《今日海南》2010,(5):37-37
马乃祥,同事以及熟稔的学生习惯称他为“老马”。他是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专业教授,也是海南目前唯一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得者。2000年那年,正值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海职院”)刚创建成立不久,师资力量奇缺,四处登载广告招揽人才。没想到,这一纸广告,决定了马乃祥这匹留学荷兰归来的“海马”也如孔雀般“东南飞”,驰骋南北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