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学的跨文明阐发与全球化生态文化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生态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并且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 ,成为当今社会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学科。生态文学就是当代生态思潮与文学的结合 ,它是跨学科、跨文明的文学研究 ,批判性、超越性、和解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质疑了学术界惯用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提法,认定这是国内占主流性的“唯科学主义”思潮所致,并提出了“社会学科”和“人文精神”的提法,对两类提法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3.
人文科学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中心的科学,它为人类构建一个理想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人文科学与自科学、社会科学一样,既有科学的一般属性,又有自己鲜明的品格特征。本文从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作比较的背景上,对人文科学的学科本质、功能及其限度,人文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特征,它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它的科学品格及自然科学的会通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以对现代性解构和否定为基本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一些学者认为后现代社会思潮的本质是"非理性"的.笔者认为这一思潮是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非理性"后果的"理性"反思."理性"、客观地对待后现代社会思潮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的影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境"概念从语言学传播到各个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在其他非语言学领域的运用频率远远超过语言学,业已成为一个被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学术用语。语境的传播现象之下蕴含着学术研究的思潮转向、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及语境理论的变异和丰富。推动语境传播的动力,表层上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语言学转向,不过语言学转向内部经历了从排斥语境到转向语境的曲折历程;深层上则是学术界的整体主义思潮,是对个体主义、还原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反拨。在这场广泛的传播中,语境也从作为言语环境的语言学概念,变异为多重内涵的普遍学术用语,甚至成为学术研究的一种深层的思维范式和研究方法,发展了方法论、本体论和认识论层面的语境理论  相似文献   

6.
<正>新文科建设中学科创新是一个大问题。新文科改革不仅要跨学科,更要增加新学科,以借此抵抗技术工业的同质化和普遍化的危险趋势。我们的人文科学确实应该有所更新、有所改造了,永远不变的“文史哲”恐怕是不够的,是不合时宜的。长期以来,人文科学被边缘化、空心化,这固然受到了来自西方的“技术统治论”的影响,但难道就完全没有我们人文科学本身以及从业人员自己的责任么?  相似文献   

7.
结构主义     
<正> 结构主义是20世纪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种动向,首先产生于50—60年代的法国。结构主义一词通常限于指现代语言学、人类学和文艺批评中的一些思潮,但同时,它也成了探讨人类及其文化的  相似文献   

8.
电影文本叙述者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叙事学理论已经走上后经典的发展道路,逐步成为了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方法论,与多种学科和思潮结合起来,形成了"绘画叙事学"、"音乐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电影叙事学"等分支.叙事学与电影理论的结合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发展方向,但"电影叙事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理论界对电影文本叙述者的定义和描述还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本文将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讨论,以期对电影文本的叙述者提出一种可行的界说.  相似文献   

9.
"发展"与人类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批评,这促使了二者的结合。人类学对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参与,为"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文化视角和路径选择,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发展观,使之往更加接近社会事实、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向走去。在此过程中,人类学对"发展"的一种批判的眼光,以及在参与发展工作后对自身学科的反思,能够成长为一种对"发展"的张力,二者之间的互动,将既有益于发展研究和人类学学科自身的完善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全盘西化"思潮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全球范围内现代化浪潮、西方中心主义思潮和西方的文化扩张均对其形成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一种极端化的激进主义思潮,"全盘西化"思潮在根本上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它至少在以下几对关系上是错误的一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将二者决然对立,忽视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相承接的一面;二是在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问题上以偏概全,忽视了现代化模式和道路的多样性;三是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上犯了绝对性的错误,没有看到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中国只能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但不能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