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南才子的文化幽思王东成做为一个学文学、讲写作的教书人,我特别喜欢余秋雨的散文,尤其是他的《文化苦旅》。课堂上讲它,与朋友聊它,要学生写它。不过,我并不十分在青少所显彰的作者的“渊博的文学、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也不愿意把它仅...  相似文献   

2.
解放后,郭沫若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一名青年学生写信给他,请教写作的窍门,他在回信中一连写了十个“改”字。 郭沫若写作的确是在“改”字上狠下功夫。他为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所写的题字就先后改了九次才定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祖先是从唐山来的”这句话,长时间以来在台湾民间父告子、子传孙,一代叮咛一代。“唐山”,也有人写作“长山”,在台湾省人的意识中,并不是一个专属  相似文献   

4.
台湾出版界认为,90年代一个重要的出版特征,将是中文读书世界从分裂中再度彼此渗透.过去数十年来,使用中文的读书人,大致各读各的书,各唱各的调,彼此的思想线索、感情投射,甚至用语句法,都有了明显的差异痕迹.80年代末期开始的相互渗透现象将成为90年代的重要生活面貌,人们将加速交往,把彼此的环节扣起来——到那个时候,可能就没有“大陆作家”、“台湾作家”这种区别.只要有一个编辑构想(出版构想),写作来源将从所有使用中文写作的人口上考虑,不管他身在大陆、台湾、香港——到那个时候,也可能无所谓“大陆书”、“台湾书”.一个身在台湾的作家可能在大陆出书,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
郑雪美 《台声》2022,(17):111-112
<正>与其说是陈映真与“我们”,不如说是陈映真与“我”。因为那个“我们”,我的同辈人的伙伴,我至今不得一见。所以这篇文字主要说的还是陈映真与我的故事,关于我是如何不期然地遇见他,而他又怎样必然地对我产生了影响。但我的心里还是忍不住抱着一线希望,也许真的有一个“我们”,只不过它像大地底下的深水在黑夜里汨汨流动而暂时不为我所知罢了,因此,标题仍为《陈映真与我们》。  相似文献   

6.
读了《求索》1981年第2期陈望衡同志的《简论自然美》,我认为他没有划清美和美感的界限。 当他写到“自然美的形式美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时,就把美感当作自然美的属性了,他说:“我们判断一个自然物美不美,常常考虑它的形式美不美,而对它的内容是否‘美’,则摆在次要地位。”所谓“判断”、“考虑”,实际上就是一种美感。而当他以蝴蝶佐证他的观点时,使用的材料仍然是人们对蝴蝶的美感经验。  相似文献   

7.
论尼采对社会道德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不仅对产生于他之前的,也对在他所处的时代里出现的所有观念发起了挑战。他“解构”社会和它的“高尚的谎言”,力图向我们展示人“是某种有待克服的事物”。他通过证明价值、伦理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是人性的错误来努力贬低社会的一切。同时,他呼唤着一个超人的社会的来临。  相似文献   

8.
“十几年前,一个长得比我还难看的小伙子,把账本拿到我们公司,想要我们帮他的公司审计账目,花了7万港币.没想到,他现在居然弄出了阿里巴巴这么一个东西.”普华永道北京首席合伙人吴卫军的一个玩笑,一下子把之江峰会会场气氛调动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漫画与幽默     
一个商人问另一个商人,“你的广告有效果吗?”“当然,”他的同行回答。“上周我们登广告招聘一个更夫。第二天晚上我们就被抢劫了。”在比赛中,一个拳击手猛烈地击打空气但无法打中他的对手。“我干得怎么样?”在回合结束时他问教练。“很好,如果你这样坚持下去,”教练回答道,“他也许会感觉到气流并患上感冒。”一个数学家,一个生物学家和一个物理学家坐在一间咖啡馆里,他们注意到有两个人穿过街道走了进来。过了一会儿他们看见有三个人出去了。物理学家说,“我们的第一次计算是不精确的。”生物学家总结道,“他们一定是繁殖了…  相似文献   

10.
在康德哲学中,“自在之物”一直是一个争论较多的概念。如何认识和评价它,迄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弄清这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对于把握康德哲学的认识论、不可知论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康德的“自在之物”呢?首先,它是指独立于意识之外、作为感性来源的客观存在。康德在谈到“自在之物”时指出:“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它意味着实在的对象的存在”。康德对于客观事物的存在,从来不加怀疑。他说:“‘先验’一词不是就我们的认识与物的关系而言,只是就它与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话语分析角度看 ,百年来我国文艺理论著述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写作范式和文化成规 ,它过分倚重于引证西方材料 ,而本土尤其古典文论话语所占分量明显偏轻 ,其命题、范畴又主要源于西方文论话语。写作中命题、范畴的取舍关涉到传统及知识谱系的连贯和延续 ,而材料的引用问题则关涉到知识谱系的“置换”,以此观之 ,“失语”确是一种客观存在。若要有效地疗治“失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理论 ,有必要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文艺理论写作范式 ,在此基础上才真正可能通过写作范式的重新确立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或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普京”给我们开车我们此次欧洲之行,乘坐的是一辆德国产的NEOPLAN大巴,全程使用。给我们开车的是一位出生在意大利的比利时人,名字叫伯纳德,年龄40出头。我们从见到他的第一天起就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叫“普京”,因为无论是相貌还是体形,都酷似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我们用简练的英语告知这一重大发现时,他爽朗地笑了,摸了摸脸颊说:“我比他稍瘦点儿,可他的头发比我多。”同“普京”混熟了,我们略微知晓了他的身世:在他六岁时,举家从意大利迁居比利时,加入比利时籍;精通法语和英语,在法国巴黎读完大学后在布鲁塞尔一所…  相似文献   

13.
1994年8月9日,当时担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的陈希同在市委信息工作会议上讲了一番话,强调信息工作“要多报忧”。他针对市委获得的信息中“喜多忧少”现象,分析了下面的“五怕”心理:一怕给单位抹黑,二怕影响自己政绩,三怕上级追查,四怕影响兄弟单位关系,五怕捅漏子惹麻烦。他说,“这‘五怕’给我们领导带来的是信息封锁”;“勇于暴露自己忧的一面是一个领导成熟的表现,将忧的一面报上来,我们会齐心协力解决它,否则将养忧遗患。”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以简洁而闻名.   一次,有个人问他写作的秘诀,他说:“我写作时,站在那里,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单地表达我的思想;等到我校阅我的东西时,我就坐下来,这个舒适的姿态,容许我勾去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余的东西。”   ……  相似文献   

15.
我们稍迟一点赶到协和医院一间会客室时,血液科主任武永吉已在门口等候了。我们互相交换了名片。他名片上的“头衔”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血液学杂志编委”……他穿“白大褂”,戴茶色镜,举止斯文,不苟言笑,语气肯定而不容置疑。他说一会儿要去参加一个医学研讨会,所以我们的谈话得抓紧。  相似文献   

16.
当年,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曾长期不间断地在英车大不列颠图书馆读书、研究、写作,兴奋的时候,他的脚习惯地在地板上来回擦动,天长日久,竟把座位下面坚硬的水泥地磨出了一个深凹,后来人们就崇敬地称之为“马克思的足痕”。 现在,重提“马克思的足痕”,是有感于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倡导“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有感于当前干部队伍理论学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我叫他哥     
对丈夫的称呼自然很多,什么“先生”、“老公”啦,“当家的”、“亲爱的”啦,“娃他爸”、“孩他爹”啦等等。而在我的眼里只有“哥”。 结婚这些年,我一直喊他“哥”。不熟悉的人,听了以为我们是兄妹;认识我们的人,开始总觉得“歌”或“鸽”是他的别名,不然,有几个妻子对丈夫喊哥喊得那么顺嘴的,张口闭口哥、哥、哥!明白后,新老朋友总不忘笑着问一句:“你为什么叫他哥呀?” 我喊他“哥”,不仅是因为他一米七六,我一米五八,以高低论大小。更重要的是他对我体贴、呵护、忍让,完完全全一个大哥哥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每一个使甬电脑写作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这个名字和那个叫做“WPS文字处理系统”的软件帮助中国人用键盘与世界沟通。  相似文献   

19.
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至今已有两年,如果对他的大陆政策进行回顾,就会发现它的轨迹:他走的是一条危险的“边缘路线”。这条路线早在他上台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确定下来了,这就是:以“四不一没有”为“下线”,以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为“上线”,只要不突破这两条线,就要极力靠着“下线”的边  相似文献   

20.
官绍刚 《创造》2016,(7):75-77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叫“背着娃娃谈恋爱”,比这更奇特的还有他留青年男女的“睡在床上谈恋爱”.世代居住在他留山的他留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有他们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他留女子长成后,其家人会在自家院子的大门旁边为其修建一个单独的居所,最早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用树枝和茅草搭成的“棚子”,非常简单.后来条件好了,多数已建成瓦房,甚至更好的楼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