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想象的天地,有利于学生发散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他们把分散的思维进行集中,感悟出道理,达到情感的内化和思想的升华。如在上《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这一课时,设计了“续写故事”这么一个教学环节:“小琴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回到了学校,后来,她……”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小琴今后的人生道路。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她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愤学习,考上了重点大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的说她后来当了一名大律师,专门帮助那些跟…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中学,很多地方仍然把升学率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不少农村中学的教师只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不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甚至忽视了学生还有非智力因素的一方面。这个问题值得引起关注。一、认识非智力因素有的学者把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3.
周赛珍同志是一九五九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毕业分配来我校任教的,至今已28年了。她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她把青春献给了甘肃大地。她教过的学生近三千,她担任过班主任的班级有十四个。真可谓:“扎根大西北,桃李满天下。”政治教师的责任感 1963年秋,因她有个海外的父亲,不准她教政治课。粉碎“四人帮”后,周老师终于重新登上政治课的讲台。这一权利的失而复得,激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被誉为`提案专业户‘的女委员刘书芝,辽宁省政协内几乎无人不知.自1987年担任省政协委员以来,她独立撰写提案逾50件,不仅数量多而且绝大多数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当年,刘书芝第一次参加省政协会议便在小组讨论中初露锋芒,代表普教组做大会发言&&《普教战线的呼声》.发言中她强烈呼吁尽快兑现国家拨给中小学的工资增额、挪占教师职称的单位和个人要`占多少,吐多少‘.整个发言,多次被掌声打断.1988年,刘书芝到辽宁师范大学为学生作`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专场报告会.会后有的学生向她反映:师范生第四年才实习有点晚了,发现今后从教的弱点来不及纠正.她便带着这个问题到一些师范院校走访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后,写成了《关于师范院校学习制度改革的建议》.这个提案不仅受到省教委而且受到国家教委的重视,大四之前即实习的办法陆续在国内师范院校中施行.刘书芝常说,不满足就去奋斗,我这个人就总是不满足,于是就得去奋斗.翻阅刘书芝初期的数十件提案,件件都显现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鲜明印迹.对此她并不满足,总觉得视野不够宽、知识不够用.于是,在1993年她辞去了中学政教处主任的职位开始了新的冲刺:先是到大连海事...  相似文献   

5.
自从人类有了教师这一职业,赞美教师的词句就层出不穷。有的,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有的人把教师比作黑夜的"灯塔",把无知的孩子引向光明的彼岸;还有的人把教师比作"春蚕",把最后一根"丝"留给学生......这些比喻都是人们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赞...  相似文献   

6.
最近听了一位著名特级教师的一节课,令人惊奇的是,她是借班上课,但课堂上她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准确无误地叫出了12位学生的名字。那脱口而出的一个个名字,一下子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学生们感受到了被老师记住的幸福,课堂上踊跃发言,大胆陈述己见,课堂气氛和谐,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效果自然好。原来,在确定了授课内容和班级后,她不忙于备课,而是要来一份有学生名单的班级座位表,对照座位默记学生名字。  相似文献   

7.
微笑,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态语,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感召作用。她就像一缕缕晴和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催开了无数人才蓓蕾的花朵。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今天,更需要教师把这温馨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学生。学生都有追求成功、展示自己的愿望,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这时,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也是对学生的最高奖赏。在我所教的班级当中,有一名同学有口吃缺陷,回答问题之前总是面颊如红布,非常着急。每当此时,我就用微笑暗示他不要着急,给予他一定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8.
有的人喜欢抛头露面的工作,有的人却钟爱默默无闻的事业。38岁的马小英属于后者。7年前,马小英选择了特殊教育这个职业。7年来,她以博大的爱心、恒久的耐心,托举起一个个孤残儿童的生命之梦;7年来,她以女性的柔韧、母亲的温情,充盈着一个个孤寂的心灵,点亮了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相似文献   

9.
肖荣 《人权》2007,(4):33-34
当杜雨萌2005年12月出生的时候,她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已被划分到一个和其他婴儿不一样的群体中,属于这个群体的人有的拉着板车卖水果,有的站在街边卖馒头,有的则兜售电话卡。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拥有一张农村户口。  相似文献   

10.
命债     
弟弟找了一个有钱的已婚女人做情人,姐姐起初很反对。但当她看到这个女人大把地把钱给他弟弟和她受用时,她却与这个女人合伙做起了生意。弟弟另有新欢之后,鸡飞蛋打的女人向姐弟俩催逼讨债,谁料想这竟是一笔命债。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17,(6)
正王珊珊,第十届郧西县政协委员,一名来自甘肃城区的女孩,也是郧西县六郎乡梁家川教学点一名优秀青年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就积极投身于课堂改革之中。在学生们眼中,她是一位温和美丽的知心姐姐;在家长眼中,她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老师;在同事眼中,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机灵鬼。她选择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那群天真可爱的山里娃。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有的人心愿多一些,有的人心愿少一些;有人愿意把心愿说出来,有人愿意把心愿埋在心底;有的人心愿得到了实现,也有的人心愿久久不能实现,甚至一辈子都不能实现,成为终生遗憾.心愿像是对神灵悄悄许下的一种愿,许了愿是要还的.有的心愿还类似于心债,心债不还就不得安宁. 写工亡矿工家属的生活,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心愿,长篇小说《黑白男女》的出版,使我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13.
龙教 《今日浙江》2006,(8):32-32
眼前的赵生妹,历经岁月风霜的脸庞上刻着时间的痕迹,一口地道的龙游话,这一切,很难把她与现代大都市上海相联系。让我们把时光追溯到公元1970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把19岁的赵生妹从上海推到龙游县小南海镇后周村。1971年,大队要她当民办教师,从此,她与“人民教师”这个美好而崇高的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教学生涯里,她迈开了新步伐。“上海佬在我们这里住不长,能用心给我们的孩子教书吗?”“上海佬,说话听不懂,怎能当教师”……当地群众对她的议论,使她深深感到当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教好书才能使群众信服。于是,她对自己立…  相似文献   

14.
熊千梅 《当代广西》2013,(17):43-43
"爸爸,今天课堂上一个学生不听课搞小动作,我批评他,他竟然朝我做鬼脸,气死我了!""他为什么搞小动作,你弄清楚了吗……"这段对话发生在教师爸爸李昌意和教师女儿李玉娇之间。探讨教学问题,是父女俩乐此不疲的话题。女儿李玉娇,现任教于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圩镇光明小学。28岁的她,从教已经整整10年了。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父亲对她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里,班主任是对学生影响最大、与学生相处最多的人。作为班主任要想与学生相处得愉快、融洽和谐,管理好班级,把班级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就要学会做一个"知心"班主任。一、要知学生的所思所想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山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小学教师,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个背过河。惊悸的浊浪,刺骨的山溪水,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声远播,许多报纸赞曰:“人桥”!不久他被提拔为文教办主任,又一年,他当上了教育局副局长。同时,在这个山区的另一所小学,教师是一个娇小的姑娘,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山溪,更谈不上背孩子过河,面对她的学生上学难,姑娘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她向教育局报告,给区公所写信,跟乡长力争,还掏出工资,带头发动群众集资。不久,山溪上架起了一座真正的桥,钢筋水泥结构,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地上学了,可是姑娘至今还在山村里教着四个年级的50多学生。  相似文献   

17.
小议提问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两种提问:一种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人们把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看作是解决问题的先导。教学既然是师生双方的活动,精心设计问题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它是沟通师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解决教学矛盾的一把钥匙。本文拟就教师的提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过去,由于有的教师忽略了提问这一环节,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提问缺乏可答性。即设问范围过大或者过小。过大的问题学生三言两语说不清;过  相似文献   

18.
学会等待     
不久前听一位语文教师上示范课,被他耐心的等待深深感动了。这节课学的是鲁迅的《风筝》,老师让学生分段朗读。一名学生站起来,读的磕磕巴巴,极不流畅,老师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听。本来这个学生读完一段该下一个同学读,但老师并没有说停,而是让她接着多读了一段,那份耐心和等待让我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9.
优点单 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学生因学习困难甚至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加信心,她就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她分别抄下大家写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个“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学生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若干年后,海伦与这个班的学生们一起参加本班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马克的葬礼,死者的父亲从其遗物中拿出一张曾经打  相似文献   

20.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凝聚力工程,班主任只有建设好这个不平凡的工程,才能把学生凝聚在班级这块育人的园地里,也才能创造良好的班级集体。对此,笔者认为,班主任可多轮驱动,本色做人,出色做事,克服浮躁和虚荣,凝心聚力,靠前指挥,对学生进行理想引领,情操和信念教育,从而唤醒他们的上进潜能,尽快寻找新的增长点,充满激情投身于创造优秀班集体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