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BOT 是目前世界上盛行的主要的特许权投资方式。BOT 特许协议是东道国政府与私人投资者(本文仅指外国私人投资者)订立的协议。通过该协议,私人投资者获得建设、营运东道国某个国家项目(多为基础设施)的特许以及东道国政府在政治风险方面的支持和保证;东道国政府则通过协议对项目实现一定的控制(如社会安全、产品质量、项目维修与保养等),以确保  相似文献   

2.
BOT特许合同的法律性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英文全称是Build一Operate—TransFer即融资建设一经营回报一完整移交。具体来说就是:投资者经东道国政府的特别授权.在一定期限内融资建设和经营经过特许的基础设施。以经营所得清偿贷款、收回投资并获取利润。特许期限届满时,将该基础设施的经营和管理权移交给东道国政府。以BOT方式建设基础设施是一项必须凭借一系列合同。例如:特许合同、贷款合同、承建合同、保险合同、供应合同等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其中特许合同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石。明确特许合同的性质,有利于整个BOT工程的顺利实施。关于B…  相似文献   

3.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运营——转让。其含义足指东道国政府授权外国投资者组成的项目公司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井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转让给政府。它作为一种利用国际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式,一经出现便受到各国的重视和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BOT项目的风险分析及政府保证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BOT是英文“Buile-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思是“建造—运营—转让”。BOT的含义是指东道国政府授权或委托某一外国投资者(项目主办人)对东道国的某个项目(通常是基础设施或公益项目)进行筹资、建设并按约定的年限进行经营、在协议期满后将项目无偿转让给东道国政府或其指定机构的一种交易方式。这种方式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兴趣,并成为一些国家配合投资促进战略和吸引外国资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如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菲律宾PAGAILAO电站以及泰国南部装机200万线的电  相似文献   

5.
曹军  朱国祥 《中国律师》2002,(10):41-4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为解决政府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私人资本投资建设国家基础设施的新模式。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八十年代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萎缩以及国际金融市场项目融资机制的建立,BOT方式应运而生。该方式兼顾了东道国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的利益,因而备受青睐,已发展成为一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方式。据统计,各国在商谈或实施的BOT项目达180个,我国试办了北京京通高速公路、上海延安东路隧道、福建泉州刺桐大桥、广西来宾电厂、湖南长沙望城电厂等BOT项目,并将B…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 BOT 方式概述BOT 这一英文缩写原文为 BUILT——OPERA-TION——TRANSFE 可翻译为建设——经营——转让,这是国际上为动员私人投资基础设施经常采用的一种办法,具体做法就是政府将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权交给私人资本,并授予特许权,然后由私人企业自行筹资建设,并在建成后自行运营取得预期收益,若干年后再移交给政府。BOT 实际上是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就基础设施建设所建立的特许权协议关系。在私人资本并不是很雄厚的  相似文献   

7.
一、BOT项目融资简介(-)BOT项目融资定义和基本特征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即‘建设─—经营─—移交”。它是指私营机构参与国家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项目)并与政府机构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分配该项目资源、风险和利益的融资模式。典型的BOT项目融资,是政府同私营部门的项目公司(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外商投资)签订特许权协议,由项目公司投融资和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并通过提供有偿服务或产品,回收投资并取得…  相似文献   

8.
何文龙 《中国司法》2003,(12):68-69
BOT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项目融资和建设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简单地讲,BOT就是以政府特许权换取非公共机构融资建设经营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投资方式,特许期内,项目公司通过项目的运营来获得利润,并用此利润来偿还债务,特许期满后,整个项目由项目公司无偿或低价移交给政府。BOT项目的核心问题:一是特许权;二是以有限追索权为基础的项目融资;三是风险分担。这些是BOT项目的本质特征,贯穿于BOT项目的整个周期。 BOT项目的本质特征决定了BOT项目的立项研究有别于一般项目的立项研究。一般项目的立项研究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已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和内容要求。而对BOT项目的立  相似文献   

9.
BOT(建造-营运-移交)一般是指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从政府获得对项目的特许权后,融资建设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等,并在约定的期限内进行经营,在项目经营期间,以提供服务或出售产品所得价款清偿贷款、收回资本并赚取合理的利润,期满后再将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 一、我国法律应为BOT特许权协议投资者提供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采用BOT投资方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OT是一种私营企业(主要为国际私人财团,在我国则主要表现为外商投资企业,但也不排除国内其它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方式。具体做法是政府与某一项目公司签订特许协议,将某一公共基础设施或基础产业项目交由项目公司筹资、设计并承建。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由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债务,回收投资及获得利润。特许期满后,项目无偿转让给所在国政府。B)T方式在各国实施过程中,又依各项目的不同情况派生出一些其他形式,如BOOT、B()()等。虽然它们各具特点,具体运作方式也有较大差异,但一般仍把它们统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