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领的大陆访问团,并发表重要讲话。台湾各界对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朱立伦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承先启后的历史性会见,具有为未来两岸关系导航的重要作用,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台湾舆论认为"习朱会"具有承先启后的深远影响台湾舆论积极评价、充分肯定"习朱会"的重要意义。台湾《联合报》评论称,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6年  相似文献   

2.
<正>9月22日至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积极成果,为中美关系注入新的活力。25日,"习奥会"隆重举行,双方进行了深入坦诚的对话交流。对两岸各界高度关注的台湾问题,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对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高度敏感,希望美方恪守有关承诺,不支持任何旨在损害中国统一和稳定的行动。奥巴马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这一立场不会改变。也强调,美国不支持"台独"。中美两国元首对台湾问题公开表态,内容不长,但都重申了各自的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9)
<正>4月6日至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邀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举行会晤。这是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两国元首的首次会晤。台湾方面对这次会晤密切关注、严阵以待,担心台湾再次沦为美国拿来交易谈判的筹码,这种担忧已经成了台湾方面的一块"心病"。虽然"习特会"最终没有公开提及台湾问题,但台湾担心被美出  相似文献   

4.
<正>继2013年美国加州"庄园会晤"、2014年北京"瀛台夜话"后,2015年中美两国元首再一次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峰会,这是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的第二次美国之行,也是首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有助于增进互信,扩大共识,也释放出许多积极的信号,为新时期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与此同时,"习奥会"在2016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前举行,也受到两岸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3日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并就两岸关系与对台政策发表重要谈话。这是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就两岸关系重大问题发表长篇讲话。台湾舆论及各界对此高度关注,认为讲话"清楚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与立场",传递出非常明确的信号,对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面。这是两岸领导人66年来的首次会面,聚焦世界目光,引发社会关注,产生强烈共鸣。本刊特约对台专家学者解读"习马会"在两岸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以飨读者。翻开历史新页迈向新的起点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红认为,"习马会"  相似文献   

7.
, 《两岸关系》2013,(2):34-34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会见了他。这是习近平接任中共总书记后,第一次高规格接待台湾访问团,也是胡锦涛在卸任国家主席职务前,最后一次总结任内对台关系的成绩。习与胡高规格接待连战,堪称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承先启后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就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受到岛内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积极反响。台湾舆论普遍认为,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清晰阐明大陆对台政策底线,充分展现力量与情感,为两岸关系定调,需要台湾各界认真面对。国、民两党态度对比鲜明台湾当局、国民党重申继续坚持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4,(3)
<正>马年二月,东风微微吹来,华夏大地阵阵春暖。借由东风,两岸关系大事好事"马上即来"。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这是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的第二次"习连会"。台湾媒体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和评价,认为"习连会"描绘两岸前景,习近平最新对台政策论述充满"两岸一家亲"的温情,充实并巩固"一中框架"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黄涛 《两岸关系》2014,(3):18-19
<正>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各界人士,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台湾各界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习总书记讲话真诚友善,充满浓浓亲情,体现了对台湾同胞的理解与关爱,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蓝绿阵营:正面评价"习连会"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表示,连  相似文献   

11.
<正>5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应邀来访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见中,习总书记强调,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海内外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中共领导人在台湾部分学生占领立法机构议场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台湾各界对这次历史性会面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会面推动两岸关系进入新阶段,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民调显示,多数台湾民众支持这次会面,认为这有利两岸关系和台湾未来。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8)
<正>4月6日至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行首次会晤。舆论认为,此次会晤为中美关系"定调",并规划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合作优先事项。中美建立四大对话机制会晤结束后,外交部长王毅向媒体介绍了会晤情况。王毅表示,这次会晤是美国新政府就职以来中美元首首次面对面沟通。两国元首进行了超过7个小时的深入交流,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双方认为这次中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10日至16日,国民党主席、2016年1月台湾"大选"参选人朱立伦赴美国访问,这是朱立伦投入选举后最重要的造势行程之一,意在争取美国支持,拉抬个人声势以提振选情,扩大支持基础。岛内舆论认为,朱立伦此行获美方的接待规格"不低于蔡英文",并借助"习马会"的成功举行,将选战焦点集中在国民党占优势的两岸政策,炒热了选情,一定程度上也提振了国民党选情。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21)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并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六点意见。岛内各界人士和舆论高度评价此次会面,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定原则,释放善意,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深化两岸社会交流,指明了道路、方向与目标,为两岸僵局带来暖意,具有重要意义。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重申必须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必须坚决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16.
4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海南博鳌会见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这是习总书记继今年2月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之后又一次会见台湾重要人士,备受各界关注。此次"习萧会"就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深入交换意见,成果丰硕,意义深远。不仅指明了未来两岸合作尤其是经济合作的方向,明确了两岸共同的发展任务,同时也为未来两岸巩固互信、深化合作、实现更大的互利双赢进一步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正>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时,发表了题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谈话。谈话引起两岸同胞强烈共鸣与海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舆论普遍肯定谈话平实亲切,饱含深情,充满智慧,富有感召力、推动力,塑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能量,谱写了一首迎春交响曲。用情用心习近平曾长期在东南沿海省市工作,与台湾各界接触较早,交流颇多,熟悉台湾情况,有舆论称其为"知台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1)
<正>台湾天龙文创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荣裕:"我们很看好这两本书在台湾的市场,绝对会热卖!"据台湾《旺报》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著作《摆脱贫困》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两本书,自2014年12月14日起在台湾各连锁书店上架。报道称,这两本书以简体字版进入台湾,自有其意义。据悉,第五届台北书展因大陆主办方带来《摆脱贫困》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两本书,且预计在台湾各连锁书店上架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9.
汪舟 《两岸关系》2014,(3):16-17
<正>又是一年春来到。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代表人士。习总书记以谈心的方式,就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表了四点意见。习总书记的谈话,以情动人,寓理于情,通篇以"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为主线,深刻阐述了两岸的共同连结和共同愿景,充满了同胞情、两岸情、民族情,具有很  相似文献   

20.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主张新论述2013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习总书记强调,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