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在更加自觉地坚持正确中国道路、弘扬伟大中国精神、凝聚强大中国力量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员是党的活动主体和党组织的细胞,因此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重任离不开每个党员发挥作用。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邓小平的忧国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积淀;邓小平的忧民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富民梦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邓小平的忧党意识为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王炳林  马宁 《前线》2013,(12):149-150,160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其中,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保障,而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主要标志和根本归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通过改善民生使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人民梦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5.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核心要义的民族复兴理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理论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民族复兴理论经历了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愿景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的发展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之路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继承、发展、超越的演进脉络,为夺取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张建 《学习月刊》2014,(24):2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精神报告中指出: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我们实现了小康社会,实现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接再厉。作为高校要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个时代主课题,引导大学生跟党走,相信党,依靠党,努力去实现个人梦想,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是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就是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万纪耀 《共产党人》2013,(11):47-49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条件是,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一、近代中国的外患内忧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外国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员是党的活动主体和党组织的细胞,因此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重担和责任离不开每个党员发挥作用。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目前一些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不坚定等现象阻碍了中国梦的实现,如何坚定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国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17):6-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已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望,成为13亿中国人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12.
《新湘评论》2013,(7):1-1
何为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告诉大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他进一步阐述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5)
什么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是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的梦想。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是中国梦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5.
杨会春 《学习导报》2013,(11):34-3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必须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文化的因素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以及中华民族不断实现国富民强的历史轨迹来看,传统文化和执政文化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至关重要。它启示我们:文化解释并支撑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以及实现方式,凝聚一个民族的力量以及总结民族振兴的历史经验,阐释了人民幸福的社会内涵及其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梦;中国梦归根结底就是人民的梦。公共服务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中国梦即人民的梦,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党史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不断探索的历史,是不断经受风险和考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当代大学生这一青年知识群体,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精神资源,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20.
刘立星 《理论导报》2013,(12):48-48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人的梦。伟大的中国梦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要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幸福。落实好中央这一要求,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找准位置,把握好切入点,为推动“中国梦”在企业的实现助力,在谱写“中国梦”的企业篇章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