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议题四改革方向:向左、向右还是向中全国"两会"开幕前夕,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2030年的中国》专题报告,建议中国继续推进市场化建设,降低垄断企业对市场负面影响的建议,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甚至有论者指出,此举是给中国经济"下毒",私有化国有资产的建议,只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到底朝哪个方向进行改革,网友、学界讨论激烈,尤其是网络上,甚至形成了左、右派的对垒与骂战,这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关于改革方向讨论的激烈。实际上,关于改革的左右派之争,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新鲜事。改革开放以来,就发生了三次重大的思想争论。历次争论都并非空泛的非理性争论,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时下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上市的举动在国内学术界和普通老百姓之中掀起了一个"贱卖国有商业银行"的争论。对此,乔新生撰文指出,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要想走出"不争论"的怪圈,必须在体制改革上作文章,必须增加改革的透明度,增加整个社会的透明度。很不幸的是,由于迈向民主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经济改革正陷入可怕的下沉螺旋:改革越是深入,反对之声就越大;反对之声越大,不争论的规定就越多;不争论的规定越多,民众的情绪就越激动;民众的情绪越激动,对改革的抗拒就越厉害;改革遭遇的阻力越大,  相似文献   

3.
刘常喜 《前沿》2005,2(10):9-10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邓小平在中国改革过程中反复倡导并有效运用的具体策略,这些策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形成基于中国改革的现实背景,对指导中国的改革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改革走过十二年历程后的今天,由于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使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问题。面对时下的经济氛围,有识之士提出了加大改革份量的中肯政策主张。迄今有关深化经济改革取向的见解莫衷一是。对于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富有战略意义的抉择,我们是不可回避的。一、必须重新审视已有的经济改革取向见解  相似文献   

5.
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是对待改革的试金石董辅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是如何对待我国改革的试金石。围绕改革所进行的争论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最初,在农村实行家庭...  相似文献   

6.
陈锦华 《传承》2008,(1):8-11
在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在社会上引起了新的争论,加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引起一些人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对主张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的种种责疑和批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于1990年8月18日受命出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直到1993年调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这是我一生经历中面临困难最大的一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有小企业的改革问题(续)──评两篇有关文章杨德明三、方案刍议近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及其改革问题成为带世界性的一个争论问题。这场争论是西方国家及其卵翼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一手挑起来的,其主要目的在于用和平演变的方法瓦解社会主义经济。这...  相似文献   

8.
“1978年邓小平决定让中国重新融入世界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澳大利亚总理、工党领袖陆克文在给中方的贺函中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9.
争论是一个彰显矛盾和凝聚共识的过程。当前,隐含在"国进民退"争论背后的实质是有关中国市场经济不同走向的争论。怀疑论认为我国没有出现"国进民退",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进退是市场调节的表现。支持论赞成"国进民退",希望中国建立"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反对论反对"国进民退",主张继续私有化和民营化进程,希望建立"自由竞争型市场经济"。"国进民退"争论与此前的改革争论存在明显的延续性。能否从争论中凝聚共识,使人们看清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消极后果,发展自由竞争型市场经济,是中国下一步改革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综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特别是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跨国投资的急剧增长和国际经济协调的不断增强,正在对各国包括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改革、开放的中国应当而且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联系:中国的经济需要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参与。研究中国的税制改革应当而且必须注意研究世界经济和各国税制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  相似文献   

11.
叶远胜教授1945年生于湖北浠水县.经济学硕士,现任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教务处处长,是一位勤于治学、成果丰硕、有突出贡献的中年学者。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先后撰写了十余部著作和大量论文,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由他撰写和主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改革理  相似文献   

12.
一、佐利克引发的争论2012年2月28日,世界银行位于北京国贸的办公室成为关于中国改革争论的焦点所在。在此前一天,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名为《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报告。对国有企业和银行进行改革是世界  相似文献   

13.
吴晓灵 《中国人大》2014,(15):29-29
今年6月以来中国经济有向好的趋势,改革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但各部门也清醒看到经济还面临下行压力,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也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环境有不利影响。在当前复杂环境下,如果坚持市场改革的取向,向改革要动力、要红利,中国经济今后是能够平稳发展的。我重点谈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过程中的认识分形与范式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争论是认识分形的表现。自我国改革启动以来,曾经出现过三次大的争论,每一次争论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对改革的不同认识。面对当前存在的看病贵、房价高、上学难、就业难和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必须调整改革的范式,使改革进一步走向完善和深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就的原因在于“增量改革”。所谓“增量”,是与“存量”相对而言。“存量”指的是改革以前遗留下来的国有经济部门,“增量”则是指改革之后成长起来的非国有经济部门。这种观点认为,“存量”即国有经济天然不适合市场经济,所以根本改不动。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原因就在于“暂时搁置存量改革”,同时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因此取得了高速增长;相反,自改革以来,国有经济一直增长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拖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换言之…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改革,提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两会代表、委员认为,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化改革啃的第一块"硬骨头"。改革,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和重视。国际上关注中国改革,因为这关系到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怎样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央高度重视改革,因为这是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必然抉择;广大人民期盼改革,因为这关系到如何在利益重新分配中更好分享改革"红利"。30多年前的改革发端于经济领域,而今天,改革  相似文献   

17.
王士祯是中国文学史上争议最大的作家之一。这种争议不仅表现在对其诗歌创作的评价 上,尤其表现在对其诗歌理论批评的理解与评价上。关于其学唐学宋的争论、其对一些作家 尤其是对杜甫的评价的争论、神韻说的内涵的争论等等,从清代到今天一直存在着。这种争 议的存在一方面由于王士祯诗歌主张曾有过数次变化;另一方面也由于这样一个原因,那就 是研究者们忽视了王士祯诗歌批评的辨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组织制度改革与政企分开汪风清我国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伴随这一过程,一直困扰人们头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企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才能切实实现政企分开的问题。切实解决政企分开,最关键的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产权关系,二是企业组...  相似文献   

19.
重视民生: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有效地推进改革发展的进程,就必须解决改革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如何做等这样一些重大的问题.而重视民生,恰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系列重大的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民生,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全局的大问题.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提出的八项任务重在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赵春力 《前沿》2014,(19):167-168
事业单位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组织,国外虽有承担公共职能的类似组织,但因法律传统不一,如今绝大多数国家均有专门法律对其加以定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强调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目前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情境到底如何?本文欲从中央政策与法律出发,对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过程进行梳理,为当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之事业单位变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