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论跨国贪污贿赂案件的信息交流与司法协助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郑义正贪污贿赂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犯罪现象,它如瘟疫一般时刻威胁着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贪污贿赂犯罪国际化的严峻现实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世界是国家发展经济的大舞台;对于无...  相似文献   

2.
国际合作在反贪污中的作用和占钧贪污贿赂现象是当代的一个世界性问题。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现代科技与交通通讯的高速发展,具有涉外因素的贪污贿赂犯罪和跨国经济诈骗犯罪日益增多。伴随着这一趋势,近年来,在我国境内发生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有的已具有某些涉外因素。...  相似文献   

3.
建立预防机制扼制贪污贿赂犯罪席开林当前,贪污贿赂犯罪日趋严重,其危害程度和腐蚀能量日益增强,成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一种阻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除有效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外,扼制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是当前反贪污贿赂犯罪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扼制和...  相似文献   

4.
农村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滕佩华,刘春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贪污贿赂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正确认识和严厉打击当前农村贪污贿赂犯罪,保护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一、农村贪贿犯罪的表现形式及...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深入 ,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也日益蔓延泛滥 ,成为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落 ,广泛影响经济人的普遍现象。在一片反腐倡廉的声浪中 ,贪污贿赂现象不但没有收敛 ,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不能不使我们跳出对贪污贿赂犯罪的传统解释 (即把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归因于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因素 ;仅仅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学的角度去研究对策 ) ,而转向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贪污贿赂犯罪产生的经济根源。一、贪污贿赂犯罪的界定从法律角度看 ,贪污贿赂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及国家机关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 第一,案件数量和犯罪人数减少,但大要案数量和比例上升。第二,以侵占为特点的贪污犯罪案件数量和犯罪人数减少,而以权钱交易为特点的贿赂犯罪案件数量和比例上升。第三,窝案串案数量和涉案人数明显增多。第四,贪污贿赂犯罪手段出现新的变化,犯罪更加隐蔽狡猾。第五,贪污贿赂犯罪涉案领域更加广泛,犯罪行业化特征明显。第六,跨区域、跨境犯罪及作案后潜逃现象增多。第七,贪污贿赂犯罪危害后果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7.
《法学》1991,(9)
贪污贿赂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有其产生、发展和运动的规律。目前,人们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的认识,尚停留在现象认识阶段,很少研究其规律。我们在此试对这一问题作专题性研究。一、贪污贿赂犯罪的“函数规律”(一)贪污贿赂犯罪的“烈度”指标。贪污贿赂犯罪的危害“烈度”,可以综合两方面的指标来衡量:①贪污贿赂犯罪的数量。这不是指实际发案数,而以具有贪污贿赂犯罪行为的人数作  相似文献   

8.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贪污贿赂犯罪的大案发案率一般比经济发达地区低。因此,贫困地区在相对小案多、大案少,又要达到上级规定的大要案比例的情况下,对反贪污贿赂工作还要不要查小案,怎么查小案,查小案能不能取得好效果产生了困惑。笔者认为,应正确认识在贫困地区查办小案的重要性,坚持“抓大不放小”。首先,从贪污贿赂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分析,贫困地区小案的危害不一定比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案小。大案、小案是以犯罪数额为标准来划分的。但犯罪数额并不是决定社会危害性大小的唯一的因素,还与犯罪主…  相似文献   

9.
王军 《中外法学》1995,(2):79-80
<正> 我们应对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贪污贿赂犯罪应用预测加以重视,组织力量对其犯罪原因、特点、趋势进行比较系统的科学预测。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贪污贿赂犯罪的升降趋势与流向规律的预测,必须把其置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法制、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道德文明水准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加以考察。研究社会与经济发展引起的各种变革、变化同犯罪之间的联系,滋生和诱发贪污贿赂的各种原因、条件,对我国社会控制贪污贿赂犯罪能力作出正确判断,对犯罪率、犯罪趋势作出基本估计,并把地域性(县、地区)犯罪放在宏观的全社会背景下研究,找出其区域内犯罪特点,推断犯罪趋势、犯罪率,使预测结果符合当地的经济结构和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李炜 《河北法学》2012,30(6):179-180,181,182,183
死刑作为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一种制度,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贪污贿赂犯罪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在当今中国引起高度关注和普遍声讨.对当前形势下贪污贿赂犯罪死刑制度的存废、对贪污贿赂犯罪“死缓”的适用等争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机制,是指一个国家有关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程序、方式等制度规定,是一套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能及时发现和查明贪污贿赂犯罪并予以司法追究的工作体制。其基本功能是:及时地揭露、惩治犯罪,有效地保障人权,从机制上实现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控制和预防。本文试对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下,如何完善和强化贪污贿赂犯罪的侦查机制,以有效地惩治犯罪、治理腐败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前认定贪污贿赂犯罪若干问题探讨●龚培华贪污贿赂犯罪是反腐败的重点。修订后刑法在修改完善贪污贿赂犯罪立法的基础上,将贪污贿赂罪作专章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严厉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精神。修订后刑法已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使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检察机关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斗争,特别是提高其斗争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检察系统的纵横协查网络,增强其整体战斗力和斗争策略水平,又是一项十分必要和极为有力的措施。 贪污贿赂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必然与经济活动的方式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固有特点——交换与流转,成为经济生活的普遍现象。贪污贿赂犯罪也呈现出跨越空间的特点,与产品经济形势下的传统型的贪污贿赂犯罪活动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从本单位内部作案变为在与外部经济交往活动中作案;二是从本地作案变为跨地区、跨城乡、甚至跨越国(边)境作案,等等。贪污贿赂犯罪在空间界域发生的变化,无疑给我们的侦查工作提出了新课  相似文献   

14.
贪污贿赂犯罪动机,是构成贪污贿赂犯罪的主观方面的一个因素。研究抑制贪污贿赂犯罪动机的理论,对于预防、控制贪污贿赂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通过剖析影响贪污贿赂犯罪动机形成的因素,阐明遏止贪污贿赂犯罪必须从抑制其犯罪动机的形成入手的观点;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律》2006,(6):5-5,54-55
一、中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基本职能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惩治和预防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机关作为中国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司法机关。负责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中国检察机关的最高领导机关。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依法开展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工作。在检察机关内部。侦查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职能主要由反贪污贿赂局和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分别承担。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贪污贿赂犯罪居高不下的原因与防治对策陈继南,熊健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前进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贪污贿赂犯罪居高不下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以江苏为例,检察机关1994年立案侦查此类犯罪案件比上年增加26....  相似文献   

17.
查办贪污贿赂犯罪要案刍议池寒冰当前,检察机关反腐败的重点是查办党政领导机关、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中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而查办发生在上述人员中贪污贿赂犯罪的要案(以下简称“要案”),又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检察机关反腐败斗争的深度...  相似文献   

18.
关于深港两地联手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思考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侯国祥黄荣吉深圳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毗邻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香港,近年来,随着深港两地交往的日益频繁,两地之间的跨境罪案时有发生,尤其是贪污贿赂犯罪,一改案发...  相似文献   

19.
高层声音     
为遏制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共同作出不懈努力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迅速发展,恐怖犯罪、毒品犯罪、洗钱犯罪等跨国有组织犯罪和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相互交织,威胁着世界和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对国际合作打击犯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腐败即非规范、而运用公共权利以谋求私人利益的现象,是权力腐败变质的表现,是一种公共丑恶现象,严重危害社会风气,阻碍经济发展,危及政权稳定。联合国“社会防卫”项目主任威廉·克里福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危害最大的不是一般犯罪,而是腐化,腐化是破坏现代化成果最致命的力量,腐化使发展计划在执行中畸变,严重阻碍计划的执行。”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屡禁不止,传统的贪污贿赂犯罪的概念和范畴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国从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