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看待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杜鹰进入90年代以来,年甚一年的农村劳动力外出跨城乡跨区域的大规模流动(即所谓的“民工潮”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回顾80年代初期,农村外出打工人数不过几百万人,1988年愈20...  相似文献   

2.
信誉约束经济秩序无形的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中国即将“入世”,加强道德信用建设,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迫在眉睫。那么,相对于法律而言.信誉作为市场经济另一只无形的手怎样发挥作用?如何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正确引导大家对信誉的认识。进而形成广泛的共识?为解答这些问题.特约组如下稿件.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噪声──无形的杀手明澈中国环境保护监测专家,82岁高龄的陈博森教授认为;“噪声”是个无形的恶魔;它总是在你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损害着人们的生命和身心健康。而受害者却很少知道噪声就是人类灾难的元凶和杀手。1988──1992年间、西欧某些地区...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此作为迎接新挑战的思路、对策和要求。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的各项政策,都是在这些理念指导下制定的"很高兴与各国政要和朋友们共同研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思想很丰富,要把握精髓,最好紧紧抓住"国"和"政"两个字,也就是从战略层面,梳理他的  相似文献   

5.
<正>当三俗被文化市场抛弃之日,一定是中国文化产业兴旺之时,那时的中国文化艺术,才算真正走上了真、善、美齐备的正途最近,著名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式册封小沈阳为最低俗的中国人。其实,小沈阳并非最杰出的低俗文化代表;体制外生存的郭德刚,一直和正宗相声队伍叫板;芙蓉姐姐以S曲线走红高校网络;最近凤姐非北大清华经济学硕士毕业不嫁的雷人征婚,一件一件被看作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文化大行其道,刺激着中国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6.
所谓劳动力自由流动,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下,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职业、工作地点和工作方式而发生的一种就业性人口流动。当然,这种流动的自由度总是相对的、有限的。它是以社会需要与个人意志相适应,社会相对稳定与个人能力发挥相协调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的“金光大道”──农村青年劳动力资源的优化开发杨思春江泽民同志1992年12月24日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中国人民的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困难的就是推进广大农村的现代化,最艰巨的就是造就一批建设现代化农村的新型人才。然而,我国农村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农民大军尚未形成,农业科技人员基本上是面对文盲、半文盲、科盲推广农业技术。农民的素质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优化开发农村青年劳动力资源,农村的“小康”将成为空话。农村青年劳动力的现状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青年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78年,非农业劳动力在农村中所占比例为10.3%1989年,仅乡镇企业职工总数达9366.7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88%。(资源来源于《统计年鉴》1980年、1990年)其原因主要是:(1)农民重新获得了择业自由,长期束缚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隐伏着的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显露出来。(2)从事种植业的比较利益较低,又刺激了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劳动力向种植业以外的行业、产业转移。特别是,长期以来工农业产品比价严重不合理,工农业部门  相似文献   

8.
“无形的手”和无益的“媚”──直言民族旅游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被视为旅游资源,我们如何并发?如何保护?欢迎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9.
培育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对策省委党校学员黎海在来稿中对培育和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1、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从发展经济这个劳动力流动机制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因入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政府转变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劳...  相似文献   

10.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日益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中,女性流动人口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且以15~59岁劳动力年龄为主。收入是反映女性流动劳动力经济地位的重要特征。本文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建立4种模型——人口特征、流动特征、职业特征、性别特征,对影响女性流动劳动力收入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这4种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女性流动劳动力收入的差异,均是影响女性流动劳动力收入的重要因素。本文因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政府下一步的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转化、人口流动与中国的现代化、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转化、人口流动与中国的现代化、城镇化罗小凡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统一的有机整体,而实现工业现代化则为其中心环节,在现代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消除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本质差别更是我们追求的长远目标,无论从现实的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2.
1994──1995中国青年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为了全面了解我国青年的社会发展状况,我们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12个省、100多个县、市对我国青年的政治思想及社会发展状况,按照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并在...  相似文献   

13.
讴歌时代的东方之子──记农工党员、中国当代著名青年油画家陈可之胡小元1995年岁末,香港文物馆举办的名人“精品绘画展”,引起了脚步匆匆的港人的关注,新闻媒介纷纷给予报道。此次画展,邀请了当今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各国画界具有影响的部分画家携画...  相似文献   

14.
判断农民工对目前中国社会可能造成的震荡,与一个问题有密切关系,这个问题就是:在经济紧缩时期,当城市中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农民工还有没有可能回到家乡.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的特征,这个问题就尤其值得注意.一般地说,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城市中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会大量增加.这就意味着这时会有大量的农民工向城市涌来.但当经济紧缩的时期到来的时候,城市中的就业就会明显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为城市所无法容纳的农民工有没有回去的可能性和现实条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又会涉及两个更具体的问题,一是他们是否有回去的意愿,二是他们是否有回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民政部、国家教委、国家语委、中国残联在《关于在全国推广应用<中国手语>的通知》中指出:"各级残联和福利企业的专职或兼职手语翻译,在集会、电视节目等公共场合,必须使用《中国手语》,"聋校教职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手语时,应使用《中国手语》"。手语是聋人主要交际工具,它作为一种语言,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手语的统一化,规范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全国各地聋人之间的交往,有利于聋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聋人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聋人手语的研究。我国手语规范化工作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的。1959年出版了经原内务部、教育部、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试行的《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4辑,收集了手语单词2000个。1978年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恢复工作后,将原《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重新修订,定名为《聋哑人通用手语图》,分2辑,经民政部、教育部,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正式推广。后经1979年8月首  相似文献   

16.
(一)远期目标。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只有经过交换才能实现。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联系也必须如此。这一点,在改革中,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我们相继恢复和开放了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同样,为了满足劳动力流通的要求,必须审慎地逐步打破劳动力流动制度统包统配的壁垒,开放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劳动力市场。这是用工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模式,否则,就不能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流动范围越来越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地区的合理、有序流动,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政策课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青年的社会流动,使青年的横向社会流动和纵向社会流动呈加快之势。横向地域流动改变了青年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纵向阶层流动则改变了青年的社会地位。阶层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动同时也改变了代际流动的频率,子代阶层地位大多明显高于亲代。就其实质而论,垂直向上的社会流动既彰显着青年阶层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同时又代表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步方向。  相似文献   

19.
据《青年参考》转引香港《信报》的消息,中国大陆1993年成为“全球最大外资吸纳国”(世界银行语),且外资投入又具有时间长、规模大、技术高等新特点。据统计外商在大陆投资项目近10万个,协议投资金额1100亿美元,实际投资33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超过300亿美元,比上年有成倍增长。广东省吸收外资最多,去年实际到位的达85亿美元;其次是上海市,达70.16亿美元;第三位是北京市,达62.8亿美元。外资投入中,港商占第一位,超过1000亿港元(约130亿美元);台商占第二位,达60多亿。美元;美商、日商和德商去年也在大陆投下了巨资。如…  相似文献   

20.
官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在古代社会,治理国家和天下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职业,所以,“官德”也被看作最重要的道德。一个社会官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祸福。因此,官德也就成了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先哲深睿智慧,包含着往昔成败经验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并与时俱进,加强当前的官德建设,使以德治国方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 一、传统官德的内涵 “官德”又称为“政德”,是为官者在其管理活动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德行素质。由于中国古代几千年在政治上所实践的是儒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