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爱的花絮     
不满一岁的儿子患了白血病。一位治癌的老中医说,只要坚持服药,孩子的病尚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可是,儿子拒绝吃药,虽然老中医配制的药不是十分的苦涩,毕竟是药呀。这可如何是好?她心急如焚,欲哭无泪。这天,她把药熬好后,当着儿子的面,她舀一勺自己先喝下去。儿子瞪大眼睛瞅着她,眼里充满了好奇。她一边审视着儿子的脸色,很快又喝下一勺,同时还咂巴着嘴,表示味道好极了。终于,儿子蠕动着嘴唇,张着小嘴,伸手去抓她手中的勺子。她慌忙舀了一勺灌进儿子嘴里。儿子含到口中,又“扑”地吐出来,却一反常态地没有哭。她信心大增,又舀一勺倒进自己嘴…  相似文献   

2.
楼上楼下     
冯老太太的记忆仿佛永远停在了那一天。那一天,她就这么坐着,她的对面坐着她的儿子。那天,儿子说了许多话,说起从前,很小的时候,他能记得的那些有趣的事情。还说到了以后,以后,儿子的心大着呢,他要干许多他没尝试干过的大事情。她这个当妈的,就那么心满意足地看着儿子,听他一个人说呀说的。小的时候,一直是她跟儿子说呀说的,儿子总是一边玩他的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从不说话。长大了,儿子更是沉默寡言的。她多么希望儿子有一天能够坐下来,跟她说说话,说什么都行。儿子就像要了却她的心愿似的,说了他一生最多的一次话。…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心愿     
<正>无言的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26岁的母亲凝视着她那罹患血友病的儿子。虽然她内心充满了悲伤,但同时她也下定决心,就像其他为人父母者,她希望儿子能长大成人,能实现所有的梦想。如今看来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因为病魔会一直缠绕着他。即使如此,她仍希望儿子的梦想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4.
才出生5天,患有先天性脑瘫的维吾尔族“小巴郎”被父母遗弃。汉族妇女李仁凤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慈母般的双手收留了他。为了“儿子”她四处求医;为了“几子”她曾两次失去家庭;为了儿子,她风里筛沙雨里赶集摆地摊;为了“儿子”她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5.
亲情挡不住     
●一位年近六旬的农村妇女,平淡地向公安人员叙说她砸死自己亲生儿子的过程。 ●她的乡亲们自发到看守所去看望她,并上书法院要求对她从轻发落。 ●她的儿子恶贯满盈,但惩罚他的是法律,而不应是她,尽管她是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6.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相似文献   

7.
一许茹芸走在大街上,让太阳明晃晃地照着,那沉痛的心情却没有一丝儿好转。她时时刻刻都会想起自己的儿子黄鸣。可怜的儿子得了尿毒症,要换肾,而家中一贫如洗,若再拖延不治,像这样明晃晃的太阳,儿子恐怕也见不到几次了。儿子刚满21岁,还在上大学。许茹芸四十几岁的人了,下过乡,现在又下了岗,中间还加上丧偶,她都能独自默默地忍受着支撑着这雪上加霜的日子,因为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黄鸣身上,而事实上儿子又是那么争气,一次奥林匹克数学大赛中他还获过大奖,晚报记者还给他做了一个专访哩。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会患上绝…  相似文献   

8.
糊涂的母爱     
母爱是无私的、圣洁的、伟大的。然而,在郑州市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得知自己的儿子吸毒上瘾后,她不是将儿子送往戒毒所,让司法机关帮助戒毒。而是大肆贪污公款供儿子吸毒,替儿子交罚款。再后来。她为了挽救吸毒成瘾的儿子,竟突发奇想。决定以身试“毒”给儿子作个戒毒的榜样,可没想到自己也踏上了吸毒这条不归路,到头来与儿子成了“毒友”。为吸毒。在短短的一年中,身为单位出纳的她竟大肆贪污公款达45.2万元。  相似文献   

9.
艺名 《乡音》2013,(7):49-49
有这样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相似文献   

10.
89岁高龄的李老太近一年来在儿子处轮流居住生活,本想就这样安度晚年,谁知因出交通事故获赔偿金2万元,母子间因此款产生隔阂,弄得老人无家可归,李老太只得诉至法院。日前,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对此案作出了一审判决。李老太夫妻共生育5个儿子,老两口含辛茹苦,把5个儿子培养成人。现在,他们各自成了家,养儿育女,长子已经退休,最小的儿子也59岁。虽说老伴因病不幸去世,但5个儿子对其还算孝顺,李老太愿意自己单独生活,每个儿子每年按时给她400元生活费,逢年过节再带点东西看望她,也使她感到一丝安慰。2001年5月,李老太骑三轮车在路上行走时,被一辆…  相似文献   

11.
寒冬腊月,张燕蹬着她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顶着寒风去购买年货。“春节快到了,又有一个儿子要从看守所回家,我得给孩子准备点吃的和用的东西。”她话中的“儿子”是她收养的第二个孩子。  相似文献   

12.
她是个外貌看似老实、敢厚的中年妇女,她有一个幸福的家,丈夫地人民教师,是受人尊敬的中学副校长。她有一个漂亮的儿子,在江苏读书,成绩一向很好,7月份就该返疆高考了。她说儿子从小的理想就是想当法官,想为民伸张正义,所以儿子的志愿是报考法律专业的院校……然而,她确实是一个罪不容赦的投毒犯。她名叫丁建华,正是她制造了震惊全国、骇人听闻的“2·27”特大投毒案,致使119名中小学生中毒,公私财产遭受58万余元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秀秀的火车     
她曾被拐,后来她又为儿子拐了一名3岁的童养媳。儿子夭折后,童养媳成了她的养女。20年后,养女被列车唤醒久远的记忆,在追寻记忆中,却将抚养自己20多年的养母送进了监狱的大门。  相似文献   

14.
一场车祸,使年迈的祝玉英失去了儿子、儿媳,而更让她绝望的是:自己还要代替死去的儿子赔偿巨款。就在她走投无路时,4位工友凛然站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离家越近,她的脚步越沉重。儿子那切切的呼唤:“妈妈,我要上学,我真的想上学……”击碎了她做母亲的心。然而哪所学校能收一个移动寸步都要别人帮助的学生吗?她能理解,可如饥似渴等着上学的儿子能明白吗?又一次冷冰冰的拒绝和无奈的摇头,使她没有多少勇气再去编一个美丽的谎言,安慰儿子在幻想和希冀中无休止的等待,  相似文献   

16.
备课卡片     
让世间多一份爱9年前,一位少妇当上了母亲。然而,她还来不及充分享受作为母亲的快乐自豪,就发现儿子的反应与其他孩子有明显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儿子患有极难医治的自闭症!她和丈夫在悉心照料儿子的同时,对其他生活在困境中的)L童...  相似文献   

17.
苦乐由自己     
<正> 三五知己聊天说起一个女人。她是极普通的一个人,在一家工厂上班,其貌不扬。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恋爱、生子。这些她和许多女人都一样,不一样的就是她特别依赖老公。事事必问老公,大事小事都在说“回家问问丈夫”,买把电扇买把筷子也要老公陪她去。和别人聊天,三句不离自己的老公。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全部心思又放到了儿子的身上,每天为儿子的生活起居忙  相似文献   

18.
角色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劲松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敏说过一个她和儿子的故事。一天,儿子突然对她说:“妈妈,你工作忙,放学就不要接我了。”事实上,王敏在八棵杨社区的工作非常忙.能够开车去接放学的儿子的次数非常有限。丈夫也是民警.几乎也没有时间接儿子。“孩子大了,懂事了。”王敏暗忖。  相似文献   

19.
作为女人,她是成功的。从普通技术员一步步官至正厅,她成了屈指可数的女强人。作为母亲,她却很失败。她利用职权违法违纪牟利近3000万元,想扶持儿子发大财,却没料到东窗事发后儿子冷漠地说:“我对妈妈恨之入骨!”设计前程,畸形母爱搭错桥今年60岁的郭宝云是辽宁海城人,1966年7月从辽宁鞍山钢铁学院毕业,与丈夫一起来到山城重庆第十八冶金建设公司工作。两人比翼双飞,她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经理,丈夫也成为重庆钢铁公司驻东北办事处主任。一双儿女一天天长大成人,丈夫常年不在家,教育孩子的担子压在郭宝云身上。1987年,儿子杨青川高考,她再三…  相似文献   

20.
复仇的母亲     
洪帆 《民主与法制》2007,(4S):54-55
玛格丽特一戴维斯,一位普通的英国妇女,当她的儿子在国外遭遇不幸时,出于母亲的本能,她觉得儿子的死另有蹊跷。这位母亲决定自己调查,挖掘出真凶。历经3年磨难,母亲最终将凶手绳之于法。2006年底,玛格丽特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为了对儿子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