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3月21日向第59届联大正式提交报告,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联合国改革的最敏感话题——安理会扩容问题。安南表示,他支持印度、巴西、德国和日本加入安理会。而在数天前,美国国务卿赖斯表示“美国毫不犹豫明确”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时间支持日本加入的声音异常高涨,就连中国国内一些观点也倾向于支持日本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我认为中国及亚洲各国应旗帜鲜明地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先,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存在道德障碍。安理会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战胜国,拥有…  相似文献   

2.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里,人类应当建立一个怎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种新秩序的建立又需要一个怎样的联合国?为此,联合国于2000年9月6日至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 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此次盛会中的声音格外引人注目。江泽民主席提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在新形势下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并提议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议。  相似文献   

3.
去年9月,在59届联大召开一般性辩论期间,日本、印度、巴西和德国宣布结成同盟,相互支持对方竞争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3月21日,安南向联合国大会提交联合国改革报告。并称,日本有望在扩大后的安理会中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随后,日本迫不及待地表示:“决心进一步努力,争取推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改革在9月前得以通过。”日本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的一大理由是,日本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联合国会费。而因为其长期以来始终不愿承认历史罪行的态度而不断受到周边邻国的批评,这是其迈向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最大障碍。近日来,朝鲜和韩国都表示反对日本…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安理会,是其六大主要机构之一。高三政治常识受篇幅的限制,提到联合国安理会仅有一段简单的介绍:“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由中、法、俄、英、美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是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安理会对国际问题的调停和裁决实行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即每项决议只要有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否决票,便不能通过。”这远远不能满足同学们的要求,下面将就联合国安理会的情况作一下简单的介绍,以飨读者。一、安理会的组成联合国安全理事会(Security Council…  相似文献   

5.
应我国邀请,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7日下午在江泽民主席下榻的纽约华尔道夫饭店举行了会晤。这是联合国成立55年以来5个常任理事国首次举行首脑会晤。  江泽民主席对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响应中国倡议出席首脑会晤表示感谢。美、俄、法、英4国对中国倡议举行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表示高度赞赏,认为此次首脑会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5国首脑在会晤结束后发表了成果文件,重申5个常任理…  相似文献   

6.
9月15日,第54届联大总务委员会,拒绝了“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这是台湾当局企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又一次失败,也是台湾当局自1993年发动“重返联合国”连续第7年遭到惨败。今年台湾当局企图藉“台湾问题提案”,向国际社会宣扬李登辉的“两国论”,增加联署国的支持。结果“末蒙其利,先受其害”,“两国论”在国际上不但没有市场,反遭到沉重打击。引人注目的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反对讨论“台湾加入联合国”的提案,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几个大国,7年来首次不寻常地明确表达了反对立场,向台湾传递出…  相似文献   

7.
派遣维和部队参加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是一项重大的军事外交行动,它不仅是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是展示我国大国形象和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形象的窗口,也是和平时期提高部队作战和保障能力,摔打锻炼部队的绝好机会。如何做好我军维和行动部队执行任务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新的课题,笔者就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  1.2001年9月15日,第56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再次拒绝了冈比亚等少数国家提出的将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列入本届大会议程。台湾当局在联大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第九次遭到失败,联大总务委员会之所以要拒绝“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是因为(  )  A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全世界所有国家均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C台湾当局旨在对抗“一国两制”,破坏祖国统一  D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2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  相似文献   

9.
自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中国就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迅速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直到1971年10月25日(北京时间10月26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表决通过第2758号决议,这场旷日持久的博弈才宣告结束.然而,在中国政府组团出席联合国第26届大会前后,发生了林林总总意想不到或意料之中的“意外”,使首次亮相联合国的中国代表团更为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总理李鹏10月5日在北京同巴勒斯坦国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会谈时说,为了推动中东和平行程,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如下五点主张:一、中东问题应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各方都不诉诸武力。二、支持召开联合国主持下,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和有关各方参加的中东国际  相似文献   

11.
<正>联合国是各国开展国际减灾合作的平台,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开展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合作尤为必要。中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通过参与减灾国际合作既可以提升国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以下简称“双方”),值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本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所负的历史责任,恪守1997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阐述的建立多极世界和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确认2001年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重申的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声明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不管是借“四国联盟”集体行动,还是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一直以来日本就在为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努力。然而,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日前突然将“日本决定正式放弃自己单独提出的安理会改革方案”通知“盟友”德国、印度和巴西驻联合国大使。此举表明日本对争取在今年9月实现安理会改革的目标已经绝望,日本在“争常”道路上再次严重受挫。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走过了60年的光辉里程。60周年岁月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斐然: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长,人民日渐富裕,民富国强;国际地位日益攀升,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主席9月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时提议,五个常任理事国在新形势下应该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二、扩大共识、求同存异;三、加强沟通、密切协调;四、顾全大局、促进合作。  相似文献   

16.
<正> 秘书长安南2005年3月21日正式向联大提交了联合国改革报告,并建议联大在首脑会议举行之前就安理会扩大问题作出决定。报告采纳了名人小组就安理会扩大提出的两个方案。方案A建议增加6个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及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5,(1):54-54
2004年11月30日,联合国改革问题高级别名人小组向安南秘书长提交报告,建议将安理会的席位从现在的15席增加到24席,并就此提出了两种备选方案,但两种方案均将否决权仍限于目前的5个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就涉日游行问题发表谈话,表示充分理解广大群众和学生的爱国热情,强调极少数社会闲杂人员借机进行打砸公私财物、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活动,损害了我国形象,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一段时期以来,日本由于没有真正反思历史,制造了一系列事件激起中国及亚洲人民的义愤,如历史教科书问题、钓鱼岛问题、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谋求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日美安保条约支持台独势力、东海石油开采问题等等,中国民众对此用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其中两件事引起的反响最大:其一,中国民众发起网上签名反对日本进入常任理事国;其…  相似文献   

19.
安理会的改革,特别是增加常任理事国,不是简单的数量变化,面昌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实质上是一种权力或大国地位的再分配,这也正是这场世纪大博弈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简称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的旗舰行动。2011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40周年的特殊年份,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常任理事国。进入新世纪以来,联合国维和行动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应在这一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不仅要拥有话语权,而且要积极推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方向符合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