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是保证信访渠道畅通。这是保障检举、控告、申诉人权力的第一个环节。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拦、压制、歧视、刁难检举、控告、申诉人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和申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群众依法进行的检举、控告和申诉都应当受理。二是认真处理信访问题。对群众检举、控告的问题应当严肃认真地处理 ;对申诉必须坚持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不错不纠的原则 ,实事求是地予以处理。三是严格保密制度。对检举、控告人及检举、控告内容保密 ;检举、控告材料列入密件管理 ;对匿名检举材料 ,不准擅自核对笔迹进行文检 ,不准擅自追查…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10,(1):63-63
<正>批评、检举、控告是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有效监督,有根据的批评、检举、控告是一种正义的力量,可以帮助党员干部纠正错误,促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作为党员干部,绝对不能对批评、检举、控告进行阻挠、压制,以及从自己的好恶出发作不正确的处理。具体应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阻止党员、公民进行批评、检举、控告,或者对批评人、检举人、控告人进行刁  相似文献   

3.
朱小理  胡松 《求实》2005,(3):60-63
目前我国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检举、控告制度还很不完善,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要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检举、控告制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从制度上保护举报、控告人的合法权益之前,还是不宜提倡署名举报为好.  相似文献   

4.
博识文萃     
保护检举人的 合法权益 中央纪委、监察部近日印发了《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该规定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行政监察法律、法规制定的,共15条。《规定》要求,受理机关工作人员无意或故意泄露检举、控告情况的,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严禁将检举、控告材料转给被检举、控告单位或被检举、控告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追查检举、控告  相似文献   

5.
尤梓 《廉政瞭望》2020,(13):16-18
从去年1月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制定纪律检查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保障党员权利,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到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一年多来各省相继出台落地办法,纪委除了说“你错了”,说“你没错”的情况越来越多。从只做不说到又做又说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干部敢担当难免会触碰一些人的“奶酪”、得罪部分人,遭受质疑诬告,影响整个社会干事创业的氛围。正因为如此,打击诬告陷害、及时为干部澄清正名,纪检监察机关这些年来一直在做。  相似文献   

6.
诬告之弊     
正大量诬告、造谣牵扯了反腐败力量,影响了对反腐败案件的查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诬告陷害案一旦处理不好,还会让外界对反腐败产生误解,出现一些谬论。如今,诬告被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先看数据。中央纪委曾公布,2012年29551名党员干部被错告诬告。现在呢?2015年,广东为10766名党员干  相似文献   

7.
许然  邱环 《廉政瞭望》2024,(8):76-77
<正>“为不漏线索,一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对收到的检举控告通常一件不留全部转承办部门办理。这不仅影响检举控告类问题线索质量,还增加了承办部门的负担。”近日,宜宾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朱晓燕向记者说起过去的信访工作程序时谈道。随着《宜宾市纪检监察机关检举控告“要素+权重”甄别研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改变随之发生。就在去年,为增强“多走半步”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是党员的基本权利;而受理对党员  相似文献   

9.
<正>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3月23日在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强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核心价值追求,防止冤假错案是检察机关的底线。检察机关要建立健全冤错案件及时发现和纠正机制,对冤错案件决不允许为保面子而拖着、压着、瞒着。曹建明说,各级检察机关既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加大审查把关力度,从一开始就把好事实、证据、程序、法律适用等"关口",又要畅通在押人员控告  相似文献   

10.
责任制落实的关键在责任追究,那么如何克服当前责任追究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确保责任制落实到位呢落实责任追究难在哪里所谓责任追究是指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不承担应尽的领导责任或者对某些违法违纪案件、重大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依照有关条规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在责任追究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影响责任追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难点之一:思想认识不统一。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对责任追究的有关事项不了解,存在三种错误观点:一是“依赖思想”。少数领导干…  相似文献   

11.
刘兰 《廉政瞭望》2020,(13):23-24
为干部澄清就是向诬告陷害者“亮剑”,坚决排除诬告、错告行为对现有政治秩序的冲击和干扰,正本清源、矫正视听。怎样打击诬告陷害,在澄清过程中又该注意什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卜万红谈了谈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00,(5)
河南省规定 ,对10种个人行为和对党风廉政建设贯彻不力的6种组织行为必须受到责任追究。对于有问题不查、不追究责任的 ,要追究纪检机关领导责任。为了保证责任追究落到实处 ,他们先后出台了5个配套制度。河南省委着重从6个方面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对下属发生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而上级失职失察的 ,追究上一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 ;对集体违纪的 ,追究决策者的领导责任 ;对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事故、重大损失的 ,追究主要领导者的责任 ;对下属或家属成员管理教育不力 ,导致其违法乱纪的 ,追究领导人的责任 ;对用人失察造成恶劣影响的 ,追究…  相似文献   

13.
<正>领导不力、不抓不管,导致"四风"问题突出;屡屡出现重大腐败问题而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明哲保身,当老好人,甚至袒护、包庇……对这样的领导干部必须进行责任追究。日前,中央纪委对8起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责任追究典型案件进行通报。这8起案件是: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所属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多次发生组织持因私护照出国(境)活动并公款报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之法律责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党 《学习论坛》2006,22(3):77-80
公务员之法律责任是因其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而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追究的否定性法律后果。根据责任引起的原因,分为行政违法责任、行政不当责任、行政侵权责任;根据责任的功能和目的,分为惩罚性责任与补偿性责任;根据责任的性质和内容,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根据引起责任的法律事实与责任人的关系,分为直接责任、间接责任、领导责任、连带责任;根据问责主体,分为行政机关认定和追究的责任、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认定和追究的责任、司法机关认定和追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一、1 教育与惩处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2 有违反行政纪律的事实 ,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3 行使监察职能履行监察职责法制化执法水平4 其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5 1999676 一7 三十8 六十9 合法统一规范强制时效严肃10 调查行政违纪案件违纪嫌疑人时间地点11 办理行政违纪案件12 检查调查结果13 采取监察措施立案调查申诉案件的受理案件的撤销14 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县级以上监察机关15 分别二、1 错2 错3 对4 错5 对6 对7 对8 错9 错10 对三、1 见《行政监察法》第二十条2 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和落实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中,存在一些误区应引起各级高度重视。对责任追究的认识较模糊。一是“不作为”认识。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只要自己不犯错误,不违法乱纪就行,对身边工作人员、下属部门的用人失误不防范、不重视,在他们犯错误后,认为是他们的责任,与己无关。但当责任追究到自己头上时,想不通,感到委屈。甚至有的还认为是上级领导在找自己的茬,故意要整自己。二是消极认识。认为应该处理违纪当事人,对领导干部实施责任追究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畏首畏脚,不敢大胆工作。实施责任追究的随意性较大。由于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7.
查办责任追究案件,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是规范领导千部从政行为、加大监督力度的重要途径。 责任追究案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追究对象的特定性。责任追究的对象为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责任后果的客观性。问责的情形都造成了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客观上存在严重后果。三是违纪主体的关联性。责任问题、事故(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只是一两个人或某一个部门不正确履行职责或不履行职责造成的,出现一个问题很有可能关联到若干个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四是调查时限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删,是个下策     
<正>前不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介绍说:2012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举报130多万件(次),16万多人因违纪受到处分,为29 551名被举报(错告)的干部"正名"。这些数字表明,群众对反腐败有着极大的参与热情,是纪检监察部门查处腐败案件的得力耳目和重要帮手。同时,在大量的举报案件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错告、诬告甚至造谣惑众等行为。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尤其在互联网上,网民反腐的"猛料"接连不断,内容夺人眼球,社会影响极大。其中,有些"猛料"很快  相似文献   

19.
实名信访举报优先办理;反映单位主要领导的检举、控告,不得转给该单位。近日,北京市纪委信访室发文重申保护信访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对信访举报人歧  相似文献   

20.
中央纪委监察部于10月28日统一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www.12388.gov.cn。举报网站受理群众对党员、党组织和行政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