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一元性社会向多元性社会的演变,我国公共意识现代生成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的置换。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是我国公共意识现代生成的土壤;公共领域的壮大、公民社会的兴起、价值体系的重构是我国公共意识现代生成的契机;从利益整合、政治整合、价值整合的三个层面进行的社会整合是我国公共意识现代生成的路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公共领域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极大关注。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发生、发展及转型的研究为我们探讨公共领域理论提供了蓝本。抛开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从而为我们研究中国公共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杨永明  陈国恩 《求索》2012,(12):114-116
19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开始形成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与国家公共权力领域相疏离的公众空间。随着公共领域的突破性发展,基于原有价值立场而形成的相对统一的文学价值观的文化中心时代已渐趋终结,多向度和多元价值的文学生态格局逐渐成为普遍的现实,文学的存在及书写权力进入到了一种相对自由的价值搏弈时代。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传媒公共领域是否存在的问题争论十分激烈。肯定说与否定说虽各执一词,但两者在方法论上有共同之处,即刻板地理解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按图索骥寻找中国的传媒公共领域。本文认为,公共领域理论有其丰富的内涵,以公共领域理论为僵硬模型衡量传媒公共领域存在与否的思路是不可取的。从历史性、具体性和动态性角度理解公共领域,分析网络传媒作为新型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对处于成长发育中的中国网络传媒公共领域的成熟完善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燕妮 《前沿》2013,(22):66-68
网络公共领域具有参与成本低廉,信息丰富而且容易搜寻,是一个自由、平等而利于审慎思辩的交流互动平台,提供了一个实践协商民主的机会.但是学界对于网络公共领域在广泛的参与、意见极化以及公开承担责任等方面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仍然抱持疑虑.但通过对比分析从历史发展以来三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可以看到,网络公共空间不是毫无缺点,但它所作为目前最具有发展特性和潜质的新兴媒体,某种意义上比传统的公共空间更加有机会完善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民主协商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三起典型青年运动的分析,指出以青年群体为主体,以网络公共领域为路径,成为当前世界性青年运动的新趋势。本文基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分析了网络公共领域对青年运动的建构及其功能,在具体阐释产生青年运动的议程设置理论、把关人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群体极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引导青年运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谢征 《求索》2012,(10):98-100
公共领域理论的提出,本身就与媒体有着天然的联系,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理论的提出过程中曾阐述其与媒体的关系。在媒体发展的历程中,各个时期的不同媒体都为构筑公共领域提供过条件。新媒体作为新世纪以来最受关注和影响逐渐增大的媒体形式,在公共领域的构筑上,同样日渐显现出重要功能。新媒体的不同应用,以及新媒体终端的不同特征,都使受众参与形式和参与结果面临更多变化,个体间的交流和公众意见的形成面临更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杨永明 《求索》2013,(7):137-139
缺乏成熟的市民社会的根基决定了1 9 8 0年代初期的文学公共领域其实只具有公共领域的幻象,这时的公共领域仍是单一地表征国家公共权力的代表型公共领域。文学话语被纳入政治话语的权威系统之中,通过对意识形态话语的转述,把一般的个体人生经历转化为社会化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9.
“公共领域”之系谱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申恒胜 《学习与实践》2007,(11):143-148
"公共领域"肇始于汉娜·阿伦特,继而由哈贝马斯作系统阐述,然后扩散至全球。海外汉学界曾借此概念探讨中国社会尤其是晚期帝国的历史,受此影响,国内学者也拾起这个时髦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解读。时至今日,公共领域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概念、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以及一种独特的理论派别。但由于具体语境不同,学术旨归各异,公共领域的概念、类型、结构功能以及变迁脉络也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同时其概念的模糊性、内容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诸多混乱,引发了不少争议。为使该领域的理论价值得以彰显,同时避免对已有思想的误读和对这一概念的滥用,本文拟以系谱学的视野来全面审视"公共领域"的传承和演变,即从公共领域的历史发展的纵深脉络中,对其进行全面的系谱学式的梳理,并尝试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陈付龙 《岭南学刊》2009,(6):102-105
人具有文化归属性,作为一种人的生存样态,文化对我国公共意识的生长具有先天、先在和潜在的制约和影响。理清我国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预制,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路径。专制型文化、计划型文化、市场型文化和公共型文化对我国公共意识的生长表现出不同的预制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较为严重,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环境问题的成因呈现出特殊性,并且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逐步深入而有所发展,依法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显得尤为迫切,但现行的环境法制建设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文章探讨了我国环境问题成因的特殊性,并对当今的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公共听证尚存在适用范围狭窄、代表遴选机制不健全、听证各方信息不对称,主持人制度设计不科学、听证笔录法律效力不足等问题.应采取渐进推广公共听证适用范围、强化行政公共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人民警察的社会服务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服务职能是人民警察的基本职能之一。广义的社会服务职能包括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和服务公众;狭义的社会服务职能仅指服务公众。服务经济建设是指有效地打击犯罪,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服务社会是指坚持“管理也是服务”的理念,在社会管理中,一切从有利于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营造宽严有序的社会环境;服务公众就是在人民警察的责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做好助民、便民服务。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立法推动着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但社会保障立法远远落后于我国社会保障实践,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保障需要的现实是不容回避的。当前应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的步伐,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急需的法律、法规,建立由社会保障实体法、社会保障基金法、社会保障组织法、社会保障程序法等组合而成的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蔡红 《理论月刊》2006,(8):96-99
劳动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能否不损害资本的合理利益和应然权利,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道历史性难题。本文指出突破以意识形态理念设计经济法律制度的瓶颈,以私法理念修补劳动法传统的国家干预理念是我国劳动法理念创新的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法只有以科学的公正观修正平等主义的传统公正观,以促进经济发展理念补充单纯保障人权的传统理念,以合作理念取代传统的对抗理念,以劳动自由、劳资自治理念修正传统的行政干预理念,才能实现既倚重资本发展经济同时又实现和保障劳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国虽确立了监狱企业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在具体管理模式上仍存在很大争议.比如体制内模式是公营市场化体制还是政府使用制;在体制外模式上是否允许民间介入罪犯劳动生产、如何运作等等.由于目前我国单一的公营市场化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临诸多困境,不少人主张采用单一的政府使用制代替目前的公营市场化体制.笔者认为,无论是单一的公营市场化模式还是政府使用制都各有其缺陷.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体制内、外兼具互补的监狱企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预断排除规则是诉讼制度中保障公正审判的一项重要原则.预断排除规则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审判中心主义,贯彻直接言辞原则.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本文就预断排除规则在我国的缺失提出了几点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矫正教育是监狱权的行使方式之一,是利用道德的“软力量”对罪犯进行教化,从而达到罪犯再社会化的目的。深化的复归理论、教育刑理论、刑罚人道化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共同作用、合力支持着矫正教育的理论。我国的矫正教育制度基本上符合矫正教育的理念和世界各国普遍的作法,但由于受立法时各种条件的局限,在立法理念、立法技术和制度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此在以后的矫正教育制度设计中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路径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廷 《理论月刊》2006,4(1):109-113
随着环境、资源等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已被确立为我国的经济模式。如何开展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就成为法学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循环经济立法的条件出发,结合国际上可借鉴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选择由局部向全局、由具体法律、法规向构建一个高端而完整的基本法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不当地突出了法院职权的积极运作,忽视了双方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给庭审效率的提高乃至司法公正的实现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我们可以汲取西方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通过明确进入审前准备程序的案件范围,完善答辩状制度,设立专职审前准备程序法官,建立审前准备程序强制履行制度等途径,改进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