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经济从战后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处于高速增长或平稳发展状态,就业状况也非常稳定,失业率很低。即使在70年代初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欧美各国失业率迅速升高,多数欧洲国家的失业率已达到2位数,日本也始终保持在2%左右,最高年份也不超过2.8%。按照凯恩斯经济理论,2%左右的失业率被认为是不存在非自发性失业的"充分就业状态"。但是,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失业人口剧增。完全失业率自1998 年4月突破4%大关以来,一直攀升,2001年终于突破5%大关。失业人口自1994年底为194万,到1998年底上升为294万,增加了整整一百万,1999年突破300万大关,到2003年一直居高不下。从衡量就业状况的另一重要指标"有效求人倍率"来看,1990年为1.43,到  相似文献   

2.
转型时期俄罗斯及东欧中亚国家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型时期俄罗斯及东欧中亚国家产生了大规模的失业现象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东欧一些国家随着经济的恢复,就业市场正在逐步完善,失业率开始下降;失业救济制度正在建立。而中亚国家地下经济盛行,失业率居高不下,缺乏基本的法律制度保障,非正式的劳动力市场占了很大份额,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3.
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现象,历来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实现充分就业一直是各国政府为 之努力的目标。众所周知,中国经济保持了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而日本经济却持续了十年 以上的低迷。在悬殊的经济增长背景下中日两国却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难题,这就是失业率 的持续走高。本文拟对中日两国的失业现状、失业率走高的成因及两国政府的政策选择作 一比较,以加强对失业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70年代以前,日本经济的特征是高增长、低失业;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转入低速增长阶段,但仍保持较低的失业率,即使经济危机时也不例外。例如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所受打击最深,工业生产下降20.6%,而失业率仍最低,只有2.2%;在90年代的长期萧条中,失业率也维持在3.5%以下。为什么在国土面积只有美国的1/25,而人口却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能长期保有如此低的失业率?在世界失业人口将近10亿,即近30%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的今天,研究日本低失业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仅就日本低失业的成因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马锐 《法国研究》2013,(3):69-72
2012年法国失业率又创新高。弗朗索瓦·奥朗德面对经济周期性衰退与劳动市场刚性因素造成的失业顽疾,推出了“未来就业合同”与“代际合同”,一方面通过降低劳动成本来鼓励企业雇佣更多劳动者,另一方面帮助年轻人与无资历劳动者获得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6.
欧洲就业战略:从就业抑制到就业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伟国  苏静 《欧洲研究》2005,23(6):54-66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一直遭受高失业困扰。高失业不仅严重影响欧盟经济复苏与增长,还危及社会的安定,因此,解决失业问题已成为欧盟的首要任务之一。有鉴于此,欧洲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制度性的解决方案。欧洲就业战略就是这种探索的一个集中体现。本文首先着重分析了欧洲三十年来劳动力市场的显著特征:就业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长期失业率比重高,青年失业严重;接着分析了欧洲的失业困境产生和长期未能得以解决的原因:欧洲的失业更多的是与欧洲的就业抑制联系在一起,主要体现在欧洲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抑制了大陆的创业精神和市场机制;最后探讨了欧洲就业战略的内容与性质,特别强调其突破就业抑制而转向就业激励的政策企图。  相似文献   

7.
一、失业、就业调整和劳动灵活性1997年末发生外汇危机以后,韩国的失业率骤增。1998年9月失业率达到7.3%(如按季节调整失业率,则为8.4%),失业者达到157万人,比前一年同期增加了5.l%,失业者人数增加了110万人。不仅失业率增加,而且城市部门的就业人数也比前一年同月减少了131万人(7.0%),同时增加了非经济活动人口的万人(4.9%)。最近增加的失业,主要来自日工、l陆时工等非正规职业。随着就业调整面的扩大,商业工人在失业人口中的比重在增大。通过考察发现,初中毕业生以下的低学历阶层失业率比重有所增加,说明低学…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景气长期化的日本经济日本经济自2002年初开始进入景气恢复局面。2002年在前年度负增长基础上,实现了0.8%的GDP增长,2003年再次增长2.0%,2004年达到1.9%。目前进入景气增长的第四个年头。此次经济景气特征为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消费和企业投资支撑了经济增长,二是政府支出得到了抑制,三是失业率下降已成定势。关于日本经济景气状况,白书指出,2004年由于IT产业的全球不景气,上半年和下半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上半年受国内消费、投资等民间需求及外需的正面影响,年率达到4%,而下半年的外需和民间需求均出现了负增长,致使年增长率仅为1.…  相似文献   

9.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的近10年中,日本经济总体上一直处于长期萧条甚至衰退的困境之中,日本舆论称之为“失去的10年”。据资料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虽也有个别年份的增长,但都是昙花一现。10年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达到战后创记录的5.4%的水平;国家债务、财政赤字和银行呆帐坏帐都达到空前的规模,2001年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而2002年的前景也很不乐观。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里,日本一直是西方国家中的优等生,在经济增长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而现在却一改常态,陷入长期萧条的泥潭而不能…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以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经济停滞甚至衰退之中。整个90年代的GDP平均增长率只有1.7%。2000年的破产企业比1999年增加了23.4%,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企业倒闭情况最严重的一年;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也屡创新高,2000年分别达到了320万人和4.7%。值得注意的是,若按照欧美统计口径,多数分析认为目前日本的完全失业率已经超过了10%,这意味着目前日本已成为西方世界失业问题最严重的国家。90年代的日本经济表现空前之坏,不仅与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10%的增长率、70年代初至80年代的稳定增长期4%的增长率相去甚远,而且与美国90年代新经济持续稳定的高增长也形成强烈反差,以至被称为“失去了的10年”。  相似文献   

11.
王潮端  田哲 《法国研究》2005,(2):115-126
一、引言 随着一体化的不断向前,主要成员国的高失业率是欧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在20世纪60年代,欧盟的平均失业率还只有美国的一半,而到了90年代,欧盟的失业率却接近于美国的2倍,并且至今仍然没有下降的趋势(见表1).此外,私人部门的就业率更能表现出欧盟劳动力市场的疲软.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利用民众对法国经济低迷、财政失衡、失业率高、贫富差距加剧等诸多不满,大打"变革总统"之牌,向选民做出增加就业、提高福利、对富人多征税等许诺,击败萨科齐,成为爱丽舍宫新主人。欧洲统计局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至2015年6月,欧盟28国失业率整体从10.5%下降到9.6%,而同期法国的失业率却由9.8%继续攀升至10.2%;年轻人的失业问题尤为突出,失业率高达21%。纵观奥朗德为改善法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治理失业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并不明显,最终导致奥朗德连任失败。本文着重从奥朗德任期内法国失业情况、原因、措施三方面分析这些政策措施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及他国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5~24岁之间的韩国青年的失业率比1995年增加了一倍以上。根据国际劳动组织的报告书,1995年韩国青年的失业率为5.5%,到1999年~2000年增长到12%。这相当于成年人失业率的2.6倍。虽然韩国青年的失业率比美国、日本、泰国高,但是在国际劳动组织抽查的国家中是比较低的(日本青年的失业率1995年为6%,到2000年增长到9%)。  相似文献   

14.
杨勇  申皓 《法国研究》2005,(1):238-247
一、强化欧元区财政约束的必要性 对一个主权国家而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最重要手段.如果能够在通胀与失业之间进行相机抉择,则当一国偏好更多地是关注通胀时,政府为控制一定的通货膨胀而宁愿以更高的失业率为代价;反之,当一国偏好更多地是关注失业时,政府可能为减少一定的失业而不惜以更高的通货膨胀作牺牲.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以来,日本经济进入了近十年中的第三次衰退,表现有六个方面:一是个人消费、设备投资、住宅投资等民间需求下降;二是政府的公共投资仍在减少;三是世界经济不景气和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导致出口萎缩;四是失业率创历史纪录;五是通货紧缩趋势加快;六是股票市场疲软。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不乐观,GDP增长率由2000年的2.2%下降至2001年的-0.4%;失业率由2000年的4.72%上升到2001年的5.0%;;消费品物价上涨率2001年为0.7%;日经指数2002年1月2日收市报10542.6点,比2000年12月31日下降了33.9%。日本经济面临的…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失业保障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跃斌  黄琳 《德国研究》2003,18(3):29-33
随着国家社会保障立法及其执行逐步完善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在德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如今的德国社会保障立法管辖范围非常广泛 ,主要有六大方面 :1.养老保险 ;2 .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与失业救济 ;4 .育儿补助金 ;5 .购房补助金 ;6 .工伤保险、护理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本文主要分析失业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17.
王战 《法国研究》2008,(1):72-78
1.导言 目前世界经济竞争愈趋激烈,法国经济面临增长率缓慢和失业率上升两大压力。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提高增长和减少失业。  相似文献   

18.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论日本实用主义的科技发展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日本经济严重衰退,正处于战后以来最糟糕的时期。一般认为,日本战后有过两次较严重的经济衰退,一次是受70年代初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冲击而引发;另一次是1991~1993年由“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平成经济衰退”。本次经济衰退更加严重,据日本经济企划厅1998年6月22日的正式宣布,目前的衰退是从1997年4月开始的,从1997年4月到1998年3月的1997年度GDP值比上年度下降0.7%。日本的工业生产,在1997年1月达到最高点后,到1998年5月已下降了11.5%,且仍在继续下降。1998年6月份,日本的失业率已达4.3%,为日本有失业率统计以来…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联合国把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的现象称为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当今世界存在的重大的社会问题 ,也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人口规划等多方面的战略问题。日本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早在1970年 ,日本老年人口就达到 7 1% ,1997年 ,这一比例达到 15 4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据日本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测算 :2 0 0 0年老年人中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 16 3 % ,这意味着日本将进入“完全超老龄化”社会。而中国老龄化程度亦在 1997年达到 7 0 4 % ,这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由于中…  相似文献   

20.
林泓 《当代亚太》2007,(12):53-59
2006年世界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25.8%,日本海外投资增长10.6%,达到1990年来最高水平,但对华投资却在时隔七年后首次下降6.3%.投资重点仍在制造业,但金融流通等服务业大幅增长,表明日本对华投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将进入升级换代时期并可能调整对华投资战略.面对日本对华投资新动向、新特点,山东应抓住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齐鲁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加强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并增加综合吸引力,重点加强第三产业的招商引资,同时加强理论研究和相关的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