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俄罗斯金融工业寡头兴起于俄全盘私有化的过程当中,一度控制了俄国民经济的50%以上。俄金融工业集团具有官僚性、垄断性、掠夺性、保守性和低效、无能等特征,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政治进步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叶利钦时期,俄资本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利益基本一致,普京接任总统以后,开始打击和遏制金融工业寡头,推进国民经济自由化和政治上的强国战略。但是,近年来,正在形成一种“强力寡头”和“官僚寡头”势力。  相似文献   

2.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京计划"是俄罗斯议会和总统大选前出台的一个政治概念.它既是2000年以来俄罗斯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政策的总和,又是保证最高权力平稳过渡和交接的一系列措施,更是俄罗斯"强国富民"的大国发展战略."普京计划"是"统一俄罗斯"党和总统正式结盟的纽带:政权党把"普京计划"作为最高政治纲领,确保普京离任后的"国家领袖"地位,普京则领导政权党参加议会大选实现一党占据绝对优势席住的目标."普京计划"使俄罗斯渡过"权力交接"困境,保证了俄罗斯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的可延续性,保证了最高权力交接的合法性以及精英阶层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强势崛起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2008年顺利实现权力交接后,推出"梅普组合"新型权力架构,继续强化执政权力,进一步落实"普京方针",为实现崛起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俄经济的冲击,梅普采取一系列紧急救市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在外交领域,梅普重新对俄进行战略定位,主动应对美及西方挑战,试图在地缘政治新格局中发挥主导作用,提升俄大国地位.为应对北约东扩等安全威胁,俄加速军事改革,大幅增加军事预算,加快军队现代化进程,力图以"不对称威慑"维护国家安全.2009年,梅普当局的首要任务是尽快使国家摆脱经济危机,全力维护国内政局稳定.对外,梅普将利用美新总统上台之际,努力改善俄与西方关系,为俄崛起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从笼统模糊到具体清晰,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俄独立初期,叶利钦一味追求融入西方,推行全盘西靠的发展战略,致使俄国家发展失去独立性和主动性。普京执政后,提出了要走符合俄国情的“强国战略”,目标是振兴俄罗斯经济,恢复俄世界强国地位。从目前看,普京的发展思路与俄罗斯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并赢得了国内广大民众的支持,其未来前景被普遍看好。但俄国内反对派的掣肘,以及西方的不满、担心和阻挠,必将使普京的强国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梅德韦杰夫任总统后,俄罗斯以总统为核心的政权体制基本未变。由于普京出任总理,政府的作用和议会的权力得到加强,俄原先的“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权力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但俄罗斯不会形成两个权力中心,“梅普组合”将推动俄罗斯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的“现代化”新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以“梅普组合”领导国家以来,先是总理普京提出以“创新经济”为主要模式的发展战略,后又出现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教育全面创新的“现代化”战略。二者有所区别,但又是一脉相承,都是针对以资源性为主的俄经济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而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俄实现创新经济和现代化,既有充分的有利因素,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未来国内社会政治是否持久稳定、激烈的国际竞争、西方国家的合作诚意以及梅普政策理念的差异等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俄罗斯将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这是普京执政八年来俄重要的权力交接,将决定俄未来国家走向。随着去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被推选为下届总统候选人,以及普京表示同意在梅政府中担任总理,下一届“梅一普组合”权力结构已浮出水面。大选后俄外交政策走向何方、中俄关系未来如何发展等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8.
叶利钦执政8年多,给俄罗斯留下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普京执政以来放弃空洞的“民主”口号,在社会政治领域建立以总统集权为核心的“可控民主”,为社会政治发展和经济振兴提供有力保障。经过4年多的治理,与叶利钦时期相比,俄罗斯政治领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相对和谐的社会政治气氛、相对团结的精英集团、中央集权式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和强大的“政权党”。随着普京第二个总统任期的开始,国家最高权力的交接问题开始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在普京一系列改革措施总体上取得成功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对俄罗斯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不利因素和不定因素。在“可控民主”下的俄罗斯,能够对执政当局造成振动的恐怕也只有来自精英集团内部、来自官僚体制内部的挑战。未来的俄罗斯政治领导人将最有可能来自执政集团。  相似文献   

9.
普京的政治思维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京执政初期提出一整套反映其政治思维的强国战略。这套强国战略在后来的实践中遇到了阻力,普京根据实践需要对其思维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概括普京的政治思维有6个基本点:(1)强国是根本出发点,振兴经济是一切工作的中心;(2)坚持走自己的“市场和民主”发展道路;(3)在经济发展方式上遵循渐进、稳定和不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原则;(4)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以削弱挑战政权的力量,结束政治纷争;(5)突出以总统权力为核心的执行权力,建立“有行为能力的国家”;(6)遵循外交为内政服务和外交务实原则。普京的政治思维与实践基本上符合俄罗斯的国情,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俄罗斯尚不具备建立成熟民主制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出全面现代化战略,其基本要求是政治更民主、经济更智慧,以便吸引西方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实现俄罗斯的强国目标。这一战略思路与普京的治国理念存在差异,给人留下了新一轮总统选举前梅德韦杰夫总统需要走出普京影子的印象,尤其是他希望借助西方力量实现本国现代化的愿望,让人们再次看到了俄罗斯战略前景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5日,普京再次高调当选俄罗斯总统,将于今年5月开始他的第三次总统任期.普京其人其事以及俄罗斯的未来,引起世人广泛关注.从平民到总统,普京开拓了一条既属于他个人、也使俄罗斯重新振兴的道路.普京执政以来提出的"俄罗斯新思想"的治国理念,将俄罗新的历史传统、当今现实和未来发展方向糅合在一起,努力实现俄罗斯强国目标.普京为竞选本届总统也提出了要"创新"俄罗斯的设想.目前,俄外交难点仍然是同美国的关系如何实现"重启",俄国内形势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些都将是普京新任期内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普京第二任期的俄罗斯外交战略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突出了“主权民主”原则、外交战略中的能源因素得到了加强、地缘政治影响明显回归。在4年里,由于在价值观念、国内政治、地缘政治和能源等问题上存在结构性矛盾,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明显滑坡。为树立俄罗斯大国形象,发挥俄罗斯大国作用,俄罗斯开始重建其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联系。中俄关系在普京总统第二任期内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未来的发展同时存在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应对以推动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可持续性地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即将面临今年底的议会选举和明年初的总统选举,目前执政的“梅普组合”将转换成“普梅组合”。这种具有俄特色的权力交接模式并非俄宪法规定的常态,而是保证普京再度回归政治权力“核心”的一种过渡形式。若统俄党和普京赢得选举,未来6—12年,普京将继续领导俄为实现其勾画的发展“蓝图”——“进入世界前五强”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2000年3月26日,经历了短暂总理及代总统生涯的普京,带着民众的厚望和重托,担负着发展经济的历史使命,怀着消除贫困、改善民众生活的良好宿愿,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成为继叶利钦之后的俄罗斯第二任民选总统。2004年3月15日,在新一轮的总统竞选中,普京又以71.2%的选票连任总统,再次担负起领导俄罗斯继续改革和发展的重任。普京连任总统标志着俄罗斯经济和社会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阶段既是前一任期既定改革道路的延续,同时在具体改革措施上又必将有新的内容出现。本文在分析俄罗斯选择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作为改革新道路的基础上,试图就普京的对外经贸思想和与此相关的新时期对外经贸发展战略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普京总统第二任期行将结束。在普京任期结束之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前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的基本看法是,2008年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不论谁上台,俄罗斯发展总趋势是:坚持以“俄罗斯思想”为治国思想,实现强国的政治理想;中央权力继续强化,政局仍将保持稳定;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基本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济上的崛起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16.
评析俄罗斯总统制的确立及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 993年俄罗斯通过新宪法确立的总统制,与西方总统制有明显不同。新宪法确认了俄罗斯总统更广泛的权力,而议会权力弱化,形成了民主框架下的总统集权。虽然这一结果是国家体制转换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但在俄罗斯民族国家的界定范围内,这种结局的产生不是一种体制单纯的偶然性发展,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俄罗斯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地理环境和现实的政治、社会因素是导致这种体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俄罗斯新总统大力调整内外政策。3月26日,47岁的普京在俄罗斯全国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第二任总统,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普京提出要以“俄罗斯思想”作为全社会的思想基础,用“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权威”和“社会互助精神”,校正90年代以来主导俄社会的西方自由主义和民族与历史虚无主义。普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政治上着手建立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体系。经济上制定到2010年的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进行经济整顿等。外交上制定外交政策新构想,强调维护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用一切手段维护…  相似文献   

18.
普京任俄罗斯总统后,全面推进俄罗斯海洋战略,加大海洋战略顶层设计,陆续出台多部战略性文件,同时展开维护和扩大本国海洋权益的诸多新实践,海洋战略的全面实施正在成为俄罗斯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本文重点梳理和考察普京时期俄罗斯在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和海洋科技强国方面的战略实施,力图从中辨析俄罗斯海洋战略的内涵,并结合其具体实践,总...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普京借反恐之机在国家权力体制改革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旨在加强国家权力的权威。由于俄罗斯在民族、宗教、经济、社会等方面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同时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俄改革的非议,都增加了普京借反恐进行国家权力体制改革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春季,梅德韦杰夫当选为俄罗斯新一任总统,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双寡头"政治,这种情况对俄罗斯未来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本文从经济、政治、外部环境和初始条件等角度对这种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普京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使得总统大选后的权力契合期内很可能出现俄罗斯转型中的一个十字路口,这种独特的"双寡头"政治必定对俄罗斯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