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精神支柱是人走上人生之路的一种巨大的原动力。它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能够成为这种原动力的东西很多,金钱财富、名誉地位、友谊、爱情、事业、理想信念等都可以成为指导人生的动力。人要使自己的一生更充实,必须要有一定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归结到一点,就是人的需要。所以,需要是人存在的动因。人的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种。对物质需要的追求产生的动力称为物质动力,对精神需要的追求产生的动力称为精神动力。人生支柱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我是下观村第一党员科技致富责任区的负责人。“过好日子,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富起来”是每一个革命先烈为之献身的追求目标。我的理想就是要把我们村变成“亿元村”、“十亿元村”,有自己的农业,自己的工业,家家都住上小洋楼,家家不仅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要出门有汽车,种地机械化,那才是走上了共同富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自己已经一切准备就绪,结果等到了机场,才发现没有带身份证。我们永远都会有追求。追求了,你没有得到会有遗憾,但还是要追求。如果每天浑浑噩噩地过去,你会发现生命没有意义。人生的起点没有办法选择,但是人生的终点是可以由我们自己去选择的。你要设计怎样的程序,打开怎样的生命界面,要看自己是怎样的系统。你能走多远,主要是看你的脑袋指挥你走了多远。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财富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财富是财与物的总称,概指具有价值的东西。孔子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可见财富是人人羡慕的理想和目标。财富文化涉及如何认识财富、如何取得财富、如何分配财富、如何使用和处理财富等多面向的范畴,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认识财富的价值、怎样对待财富的态度问题。而这种认识、态度既是一种道德的、伦理的取向,也是一种人生追求乃至一种精神信仰。提出“财富文化”这个概念并着力加强这一建设,就是要通过文化这一载体,传播健康的财富观念,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听人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其实,每一个人的“一世”都是由无数个“一时”组成的,“一时”支撑着“一世”。谁轻视乃至忽视了“一时”,一时失足,就无疑贻害自己的“一世”,只有在每一个“一时”上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扬善抑恶,才能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雷锋、焦裕禄,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我认识一名老税干,50多岁的人了,仍然是一身税装,一双车胎做的凉鞋,跋涉于群山之中,为国收税痴心不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珍惜每一个“一时”。而陈希同、成克杰等虽位高权重,却因不注意时时改造自己而遗臭万年。这都说明只…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献出了自己年仅十六岁的生命;有这样一群市民,她们在英雄救人之后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让英雄流血不流泪;有这样一个城市,她大力弘扬主旋律,她珍视英雄,关爱英雄,让英雄在九泉之下无憾无悔。这个少年就是乌海市海渤湾矿业公司第四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杨金波,这些市民就是乌海市的老百姓,这个城市就是乌海。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在平凡中度过的。平凡的人,创造不平凡的价值,不平凡的经历,创造了这个不平凡的世界。于此,才会有人去赞美平凡,赞美平凡的人。人总是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来生活。为了利益去迎合别人,就是让自己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即使达到目的也容易迷失自我。丢掉那些不必要的敏感,不让自己的心一碰就碎,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生活,我们其实也不平凡。  相似文献   

8.
当你正在工作岗位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孜. 孜追求时,可曾留意过你身边下岗职工那落寞愁苦的眼神? 当你拥有了富足的生活却还在抱怨时,可曾关注过你那下岗的邻居为了养家糊口而急促奔波的脚步? 当你有能力有爱心愿意为这个世界付出些什么时,请赶快行动起来,用你的心灵之火去温暖下岗职工的心怀。 让我们伸出双手,献出爱心,投入真诚,去帮下岗职工圆一个再就业之梦吧!  相似文献   

9.
“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是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用来说服人、教育人、批评人的一句古语。那么,“福”究竟是什么?怎么才叫“福”?这是一个真正需要弄明白的有关人生价值的大问题。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莫兴高,自有生成造化。许多聪明人未必知道什么叫福,许多糊涂人反而“稀里糊涂”地得到了福。何其故也?原因就在于“糊涂人”因为“糊涂”才不知道世上有那么多的烦恼,才不会去追求那些本应该属于自己、更不用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烦恼,皆因心中的非分之想所生,皆因腹内的贪念过炽所致,包括贪财之念、贪名之念、贪权之念、贪色之念、贪寿之念等等。可以说,一切烦恼都是自找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安安才是福。拥有平常心,当个平凡人,幸福便会自然而然地常伴身边。  相似文献   

10.
崔斌 《理论学刊》2006,(3):112-113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立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与人的存在现实,标举出美育培养“完全之人物”这一时代的宏大使命。这既与中国古老的实用理性相合,又开启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学术关怀的价值取向。在这一价值导向之下,王国维探讨了“去毒”与“嗜好”两个问题,揭示出美育之得以发生的生理学与心理学机制,结合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科学性,建立起一种体系严谨的美育理论。一、“去毒”:美育的生理学基础王国维认为,人生的基础是人有欲望,欲望如能满足,则人生为幸福人生。但是,“今日”之中国国民,精神上极为空虚,这种空虚没有好的东西比如文学艺术去填…  相似文献   

11.
后记     
《福建党史月刊》2016,(5):74-74
正王荷波烈士献身革命事业定格在1927年,远去的画面已载入史册,但烈士事迹所蕴藏的精神,却化作一座丰碑,永驻人们心中。今天我们纪念王荷波烈士,就是要学习他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即使在敌人的枪口下,依然高呼"共产党万岁";学习他"品重柱石"的高尚品质,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学习他为"天下劳苦人过上好日子"而不辞劳苦,忘我奋斗的牺牲精神。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让大家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红短信1、最重要的是今天你要开心;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不必一味讨好别人;木已成舟便要顺其自然;自己感觉幸福就是幸福。(李增杰)2、积德如同存钱到银行,是人生乃至晚辈"幸福财富"的积累;德在"德的银行"存蓄越多,社会丑恶东西就越少,社会文明程度就越  相似文献   

13.
好个"过时"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啊!用什么东西来教育孩子,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胎教不去说它,对于学龄儿童和少年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教科书.那么多的孩子,一个学期天天背着,天天打开看着,天天嘴里念叨着.而他们将来也要为人父母,也要把他们现在学到的东西传给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么,这个教科书给孩子什么东西看,就是一个天大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一世就要有一种追求,就要有一股冲劲,就要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这是攀钢集团矿业公司选矿厂技术员唐明权自勉的一句话。他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凭着自己的勤奋和过硬的业务技能,多次被矿业公司评为“青年创新能手”。2000年3月,唐明权调入选矿厂技术科从事科研技改工作。来到技术科,唐明权没有像别的新手那样等领导布置任务才着手,而是先利用三个月的时间熟悉图纸,然后就开始为自己立下了“军令状”——挑战过滤溢流集中处理工业试验研究,并亲自负责试验项目。立下“军令状”的那段时间,白天,唐明权到现场查看工艺流程;晚上,对照图纸拟…  相似文献   

15.
一身橄榄绿,—张黝黑的脸庞,一双粗糙的手,一种与实际年龄不相府的成熟。她们与众多美丽的女孩一样有着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她们爱玩、爱美、更爱浪漫。但她们却选择了不—样的人生,她们就是驻扎在农九师一六一团十二连的孙龙珍民兵班的姑娘们。为了妹妹能上高中她选择了不上大学有着男孩性格的21岁的罗琦,是来自一六七团的女青年。从小就向往军营生活的她,2003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北省鄂州大学的电信大专班。当时妹妹也因为学习成绩好,考入了兵团二中。由于当时家里经济周转不开,自己上大学还要一笔不小数目的钱。于是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让妹妹去读了高中。每年的七八月份,她看着手里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上大学的学生,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总会暗自流泪。2005年初,罗琦报名并毅然地走进了民兵班。她相信这就是自己实现梦想的一所大学。她说:“民兵班就是一所大学——社会大学。在这里,让我学会在家里乃至在真正的大学都学不到的农业知识和科学技术,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大集体里生活、与人交流。虽然民兵班的生活有些枯燥、有点累,但我的每一天都是快乐充实的。”  相似文献   

16.
西部计划志愿者参与动机及现状调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如今已经有多批大学生志愿者相继结束服务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嘹亮的青春之歌唱出了志愿者无私奉献和崇高追求。面对多样的人生之路,他们毅然做出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选择。这是西部计划志愿者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共同的精神风貌,他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西部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自己的青春梦想,抒写了一篇篇美丽可爱的人生画卷。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追求生活美好、渴望事业成功的道路上,心灵的力量是神奇的。心灵是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口,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心灵的样子。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自己的心灵蒙尘,才会感觉到仿徨无助。让你的心灵去飞翔,你的脚步才会前进。生活中总  相似文献   

18.
马建宁书法     
作品点评马建宁结缘书法二十多年,临池不辍,勤于学习。对各类书法的多种经典碑帖均有涉及。曹全之秀逸,张迁之朴拙,礼器之瘦劲,石门之放达,西狭之宽厚,汉简之随性,秦简之高古,都让他迷醉其中。他通过临帖与传统经典对话交流,感叹古人对书法追求的至真至善,在不断书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书法是需要靠时间去考验的艺术,写字其实是写自己对人生、情感的感悟,马建宁通过不断的学习求教,逐渐形成自己书写的风格。他的书法作品用笔沉稳而不失轻灵,笔底犹如行云流水,呈现出古与今的交融,意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13,(8):53-53
唐双宁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文风转没转,转得好不好,关键看是否“言之有物”。这个广义的“物”,具体而言就是要体现“十有”。一是言之有己,即有“自己”。领导干部应自己动手写文章,写己所思。二是言之有信,即让人相信。领导讲话写文章,不是随便说说写写,是指导工作的,是影响大众的,这就要求讲话要让人相信。三是言之有情,即带着感情去“言”。只有带着感情去写、去讲,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和听众。四是言之有理,即有哲理。“理”就是高度,就是画龙之点“睛”,就是吹糠之见“米”。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党史文汇》2005,(5):53-54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啊!用什么东西来教育孩子,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胎教不去说它,对于学龄儿童和少年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教科书。那么多的孩子,一个学期天天背着,天天打开看着,天天嘴里念叨着。而他们将来也要为人父母,也要把他们现在学到的东西传给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