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人春秋毛泽东决策谋筹国共第三次和谈始末……………………………何立波1·4宋庆龄在开国大典前后的日子里……………………………陈廷一2·8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祝彦3·4谊起于农隙起于农——毛泽东与邓子恢(上、下)……………………………钟兆云5·13,6·31鲜为人知的毛泽东晚年痼疾………………窦应泰7·33陈云在“文化大革命”中………………霞飞王鹏9·31周恩来与武汉“七二O事件”……………冯晓蔚10·4“大闹怀仁堂”后的谭震林………何立波张立峰11·4毛泽东与刘少奇:分歧的由来和演变………………………………  相似文献   

2.
伟人春秋与毛泽东的近距离接触——中南海孩子们的记忆片段……………王  凡 1·4毛泽东情注英雄城——唐山…李权兴  李成民等 3·4邓小平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皖  东 3·9周恩来最后两年的政治交待………………翔  宇 4·4毛泽东的三次等待  ………………………王全有 5·4主政新北平的叶剑英 ………………………祝 彦 6·4毛泽东为何决策炮击金门 …………………涤 生 7·4李先念:从祁连山到星星峡………………赵建军 9 ·41958 年邓小平石家庄之行 ………张建华 赵 炜 9·9“文化大革命”中的陶铸……………焕 …  相似文献   

3.
《党史博采》2006,(12):62-64
伟人春秋毛泽东洞察皖南事变……………………张家康·241959:庐山会议上周恩来的两难处境……于继增3·4胡耀邦主政中组部………………张宏波郑志勇4·4胡耀邦的人格风范………………………王建柱·49庐山会议前毛泽东的纠“左”努力…………………………张家康刘海军4·13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孙国林·54《解放日报》改版:毛泽东点将陆定一…………………………刘明钢5·9朱德总司令的海军情结……………慕安倪青6·4“英雄一世,坎坷一生”的习仲勋…………………………何立波马红敏6·8刘少奇与“高饶事件”揭密……………  相似文献   

4.
博览之窗     
毛泽东论“兄弟党”和“老子党”·中共巧借美机空运将帅上前线·秘书眼中的周恩来·邓小平重庆倡廉政·周恩来训斥国民党特务·国共两党将军县·“四清”中的一个保卫干部·延安时代的清廉与民主风尚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他就是红色中国” ——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   当年埃德加·斯诺把毛泽东形容为一个“林肯式的人物”,立刻赢得了西方人的好感与认同。在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那本有名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人》当中,毛泽东的名次远远高于亚力山大,甚至高过美国之父华盛顿。而史沫特莱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袖人物,每一个人都可以同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这些无疑是对这位伟人最高的评价和赞扬。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曾说:毛泽东“是一位备受赞扬、又常被人辱骂的人物”,同时给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  相似文献   

6.
伟人春秋 六一__一r、_、_洲一_厂「不夕一羚鬓称‘“李、闻惨案”真假凶手之谜之钓.i.l钾沙_七扣一许正1卜召5毛泽东与八大军区司令对调·-··…:乏一,’’·,.一柳钧卜4解放初期社会改造工程中的陈云…··一竹吴跃农扮叮毛泽东与亲家张文秋···‘········一李树增马世邦2,8毛泽东延安倡廉立风范···-~…一汤胜利李国忠斗4延安时期的陈云······...一讨、···--一,’”,一李萍4.41949年刘少奇的唐山之行,’’…卜·”,’二张丽娜于14毛泽东赋诗“送瘟神”!·-··…--·…晓农邢卫云6一4陶铸指挥的东北肺鼠疫控制战·…  相似文献   

7.
博览之窗     
毛泽东的 游泳情绪 按常理,生长在山区的人一般不擅游泳,但在湘中韶山长大的毛泽东却与游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便是游泳。北戴河、长江、湘江、邕江和韶山水库等地都留下了他劈波斩浪的英姿。说来也巧,“毛泽东”、“毛润之”当中的“泽”字和“润”字竟都与水有关联,更给这位“泽润东方”的伟人平添了几分神奇色彩。郭沫若参观毛泽东旧居时曾说:“毛主席是少年游小塘,青年游湘江,老年游长江”。得益于水的滋润和启迪,毛泽东创作了《沁园春·长沙》、《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等名作。毛泽东酷爱游泳,还因为游泳是他表达生  相似文献   

8.
《湘潮》2004,(6)
走近伟人毛泽东在湖南的外事活动夏远生1-4民以食为天——周恩来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抓粮食工作纪实刘武生1-10毛泽东与图书馆陈军莲2-4二十三年三握手——记毛泽东与柳亚子刘良2-9超越血缘之爱——周恩来关怀在苏联成长学习的中国孩子顾保孜2-13毛泽东接见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吴殿卿3-4刘少奇提出“剥削有功”始末艳儿3-7西花厅情结——周秉德回忆在伯父周恩来身边的日子余玮施枫3-11一篇毛泽东修改过的未刊稿杨青3-16陈云与潘汉年冤案的平反熊亮华4-4周恩来与郑洞国二三事贺新初4-8刘少奇在盐城的日子里柳守忠4-11少年毛泽东和他的…  相似文献   

9.
且行“秦塞”漫吟哦——毛泽东《五律·喜闻捷报》臆说杨胜群毛泽东建国前创作的诗词作品中,许多都是和战事联系在一起的。最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第一次正式发表的《五律·张冠道中》和《五律·喜闻捷报》,又是两首“马背诗”。五律张冠道中一九四七年朝雾弥琼宇,...  相似文献   

10.
他,参与了国徽的设计,并设计了共青团团旗、少先队队旗; 是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泽东画像的作者; 参加设计第二、三、四套人民币和一些邮票,动议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伟人像画上百元大钞,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设计师; “文化大革命”前,每年“五一”与国庆,天安门广场游行队伍的队列美术设计者…… 这就是——  相似文献   

11.
一个外国友人曾这样评价毛泽东:“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作为一代旷世伟人的毛泽东.无疑是可以登上现代杰出诗人殿堂的.他不但有《沁园春·雪》这样气吞山河的长调.也有《虞美人·枕上》这样缠绵悱恻的小令,更有《蝶恋花·答李淑一》这样现实主义和浪漫评论相结合的典范之作.一代词宗柳亚子称誉他“才华信美多娇,使千古词人共折腰.”无情未必真豪杰.毛泽东与杨开慧的“诗词恋”.使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窥见了这一对伉俪的隐秘王国里的绵绵情愫…  相似文献   

12.
对于毛泽东与周恩来这两位伟人在长征中形成的革命合作关系,由于周恩来个人谦虚“不宣传自己”和史料解密程度的局限,不但在学术界存有分歧,而且海外一些不怀好意的学者又无中生有地捏造史实,致使许多人不了解历史的真实。为此,笔者根据已公布的史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对长征中毛泽东和周恩来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关系,据史记事,以反映将历史的真实情况。长征酝酿阶段,周恩来竭力坚持毛泽东随红军长征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确定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即长征),直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周恩来和毛泽东都被剥夺或架空了军事指挥权。毛泽东是在1932…  相似文献   

13.
这是毛泽东一次充满神秘色彩的南巡——沿途隐藏着杀机。本文作者有幸随行保卫,与冲锋枪、机关枪相伴,度过了“九·一三”前的30个不眠之夜。  相似文献   

14.
专稿寻访邓颖超的海外足迹(上中下)——大型文献纪录片《邓颖超》海外摄制故事吴跃农(1、2、3)透视台湾“公投”胡红军梅叶(2)伟人风采毛泽东与柳亚子的诗交王玉贵(1)任弼时和他的战友们万建强(1)毛泽东的题词游和平(2)周恩来与战争年代的革命报刊于长治田凤芹(2)毛泽东科技思想发展轨迹潘(3)诗心相通:叶剑英与毛泽东袁小伦(9)毛泽东与友人乐天宇杨正国(9)毛泽东在开国之年刘以顺(10)“蘑菇云”背后的伟人方略霞飞(10)毛泽东与铁托邢和明(11)毛泽东与三线建设霞飞(11)邓小平终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罗军生(12)任弼时与毛泽东默契又曲折的合…  相似文献   

15.
1976年是中国农历龙年。这一年,中国的政坛遭遇了“龙卷风”一般的灾难。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向周恩来敬过最后一个军礼的总司令朱德元帅走到了人生的终点;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溘然长逝。伟人的相继离世,使得1976年的中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相似文献   

16.
1946年,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到延安采访,在与毛泽东交谈时,毛泽东谈到了蒋介石。 斯特朗问道:“主席,你除在重庆谈判时见过蒋介石外,过去见过他吗?” “见过。”毛主席回忆着说,“那是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  相似文献   

17.
报刊文摘     
元帅·诗人·外交家——陈毅元帅往事剪影 “南方的游击战在红军长征之初牵制了蒋介石的兵力,使我军主力部队得以大踏步地前进。”我军军史指出游击战的功勋首屈一指当数陈毅元帅。 陈毅率领一支人马,在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与蒋介石的正规军和保安队周旋激烈地层开了“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敌司令官余汉谋狂言:“要在三个月内消灭游击队。”而陈毅却运用“捉迷藏”、干部群众化和毛泽东倡导的“叫化子打狗靠面墙”等战略战术整整坚持了三年,反而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三年,陈毅是多么思念党中央和毛泽东啊!“长夜无灯凝望眼”他只得以诗言思。陈毅曾把毛泽东抄给他的《西扛月·井岗山》、《如梦令·元旦》等诗词珍藏身边,时时吟诵,但都十分可惜的在游击战中几次遇险而无法保存,散失了。 毛泽东对陈毅的诗非常赞赏,还有“你会写自由诗”的好印象。陈毅对毛泽东也非常崇拜,1960年春的休假期间,他还将毛泽东的37首诗词工工整整地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与柳亚子、周世钊、郭沫若三位朋友各有过几次诗词唱和,但柳毛的首次诗词唱和(柳亚子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和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影响最为深广。在毛泽东所有已发表的50多篇诗词中,《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虽不似《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的“战锦方为大问题”诸说不同,见解各异,但因着对柳诗的不同理解,也就多少对毛诗中“牢骚”的史实背景有不尽一致的归结。  相似文献   

19.
有关《念奴娇·井冈山》的若干问题张惠仁在毛泽东诗词研究中,有不少问题尚需深入探讨。仅就《念奴娇·井冈山》而言,就有如下一些问题:一、毛泽东在1965年5月上井冈山为什么要“同时”写出两首关于井冈山的词——《念奴娇·井冈山》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05,(11):59-59
从毛泽东主席重庆谈判酬宾,到周恩来日内瓦会议宴宾,从朱德元帅品酒吟诗论韬略,到邓小平举杯庆寿,立下新中国基业的四位伟人,都与中国历史名酒泸州老窖结缘。四伟人喜饮美酒、以美酒款宴宾朋的故事,如今细细品来,如涓涓暖流,令人回味。毛主席与泸州老窖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等人从革命圣地延安飞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史称“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屡次宴请谈判代表和社会各界朋友,而宴席上用得最多的就是泸州老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