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商隐作为晚唐颇具特性的诗人,一直以来有很多学者对他关注有加。由于他在抒情时运用的是比较朦胧含蓄的形象而并不出现真实的实体形象,便造成了他的诗歌中朦胧多义的抒情境界,生成众多歧义,让后人一直争论。他的诗歌的这种朦胧多义的现象,在无题诗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而人们对无题诗的争论也是最为激烈,特别是关于有无寄托的问题。在这里,笔者试从诗歌的文本特性和诗歌的审美心理两个角度浅谈李商隐的无题诗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中国佛教,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对诗歌的内容、创作的群体以及诗歌的形式、题材、创作境界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解放区抗战民歌民谣是中国民间音乐与民众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作为中华民族抗战语境下的一种语言、音乐、舞蹈及诗歌等体裁熔为一炉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与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艺术反映,并以其创作方式、创作思想、艺术结构、艺术手法等艺术规律特点,集中体现了广大军民群众无与伦比的艺术创造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的创作中创作理论往往是创作的先行者,本文着重从“妙悟”、“别趣”、“别材”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严羽《沧浪诗话》在中国诗歌理论发展中的重要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建波 《工会论坛》2005,11(4):113-114
在诗歌鉴赏理论中,中国的滋味说与西方的美感论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本质的差异。中国的滋味说与西方的美感论均重视诗歌鉴赏中的情感因素,认为情感是诗歌审美鉴赏的核心,但中国的滋味说较西方的美感论更强调直观感受,更多地借助于想象而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理解虽然是两种诗歌鉴赏理论产生和深化的基础,但中国的滋味说将味觉与美感相联系,西方的美感论则认为视觉和听觉能带来美感。  相似文献   

6.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7.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8.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9.
历代评家对李商隐的无题诗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寄意君朋;也有人认为是描写爱情,但却用诗人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比附索引;还有人认为是纯粹的传达情绪之作;更有甚者,竟认为其诗"乃邪思之尤也"。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其有一部分无题诗写的是一桩桩美好爱情的悲剧,但由于其意象和意境的朦胧,使这些诗笼上了一层深婉含蓄的色彩,因而在理解上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正是诗人这种高超的艺术技巧,才使这些诗作流传至尽仍然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1.
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鲍照在乐府诗创作上取得了极大成就。在他的乐府诗中,女性题材的诗歌创作占有相当的比重。根据表现主题的不同,又可具体分为艳情和闺怨两类。前者内容香艳但不失寄托,后者多借女性之怨抒发自身之悲。作为一个男性诗人,鲍照发妇人语,代女性言,呈现出"男子作闺音"的现象。同时,鲍照借鉴了南朝民歌的元素,形成了清艳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在屈原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宇宙、神、人、我"历史流程中形成的四大文学主题,它是一种共存状态的整体之美,这是其他文学家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文学史上,这四大主题同流并进,不可避免地渗透与融合,但总体是以某一种为主其他为辅。而屈原作品汇聚这四大主题在诗史上已成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舒婷的诗歌创作视角独特新颖,从女性内心细腻情感律动的角度表达对人的关怀,从而观照现实世界,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和思辨力量。  相似文献   

14.
萧统《文选》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一定特色,本文结合《文选》中的一些诗歌作品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权德舆在唐时不以诗名,但他的赠内诗在唐代同类题材的诗歌创作中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不管是在数量、时间还是情感的诚挚及强烈程度上,都是空前绝后的.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权德舆坦率真诚的爱情观,同时也可从中见出其妻崔氏是一位出身高贵、品德贤良、才貌兼备的女子,夫妻二人在性情上的同气相求、生活中的相濡以沫使他们始终维持着不离不弃、终老不渝的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6.
晏几道和纳兰性德是近年来词学比较研究中很受关注的两大词家.他们共同对"梦"这一关键意象进行创作,他们的意境构成和艺术风格方面的相异性反映出他们对人生与社会历史不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面对严酷的政治迫害,柳宗元故作平淡清闲,但其内心却充满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矛盾。《种术》一方面企图从道家种药修炼中寻求解脱,另一方面却又无法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这正是柳宗元被贬初期思想状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苏轼“以议论为诗”的创作实践不但遵循艺术创作思维规律 ,还符合艺术创作的本质 ,开拓了宋诗新体制。苏轼的创作实践检验了“以议论为诗”价值的深远性。尽管成就中有缺陷 ,但掩不住它的整体光辉。苏轼站在盛唐诗的顶端 ,发展了宋诗新体制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苏蕙的《璇玑图》被认为是回文诗的集大成之作,历代解读、模仿它的不乏其人。本文从民间文艺学的角度,对有关它的民间传说、文献记载、历代文人的题咏加以考察,来探求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新出版的《卞白眉日记》,收录作者各时期所作旧体诗词数百首,不少作品都颇为精美。但因《日记》点断者不甚熟于诗词格律,出现诸多技术失误,每将两首或多首诗,错并为一首。为避以讹传讹,兹对已发现之28处误断,各作简要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