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再论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除了需要吃饭外,人有人的活法,这种人的活法决定了不能从单纯生理性上去看人。自然与人文不是对立的概念,没有无自然的人文,也没有无人文的自然。单纯从精神方面或身体方面去理解人都是片面甚至有害的,同样会导致人的异化和人的丧失。如果人可以定义的话,那么就是他的人文性。人文性的基本要素是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人文性可以被歪曲或扭曲,却不可被消灭,因为它的消灭意味着人的消灭。人文精神并不是某个固定的本质,但有一定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变迁,"人文精神"的内涵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丰富。从"人文精神"的恢复到"新人文精神"的建构,是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精神走向,它既是文学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亦是文学回归文学本体的成果。从人的寻找、发现到人格的张扬、重铸,再到国民素质的塑造、提升,新人文精神对现代化过程中现代人格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终身教育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志耕 《求索》2006,(6):140-141
倡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我国终身教育的重要基本原则和教育内涵。文章论述了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与内容,提出实施人文教育持久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等教育原则,阐述了人文教育与终身教育内涵的内在联系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合并高校人文精神除具有高校人文精神一般所涵盖的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科学精神等内容之外,更具有被强化了的改革精神、整合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独特内涵。合并高校的这种人文精神,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持久努力的组织来予以分类、落实。一是建构合并高校生活中的人文性,尤其是从整体上建构教育教学改革的人文性和从局部上建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二是师生的人文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得到充分发展和体现。近代哲学家们将"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在探讨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突出了人的价值、尊严和自主性地位。这种人文精神深刻地体现在人们对"神本"的拒斥、对理性的信仰、对自由的诉求当中。这种人文意蕴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正确认识这种人文精神,对中国各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科技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质世界日益丰富的社会里,人们的精神追求也日趋复杂、多样.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在科技时代实现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既有利于社会、科技、人的精神层面的协调发展,又能深刻的体现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陈宏建  龚平 《前沿》2005,(11):250-252
本文以探讨人文精神为开端,然后论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尊生重生、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建立理想、独立的人格,最后落脚于挖掘儒家人文精神中的积极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彰显出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来清 《前沿》2010,(1):118-121
"知识化"和"技能化"是当前法学教育中出现的两种错误倾向,它们皆忽视了以关注人的尊严和人格完善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亦是法学学科的内在要求,更是现代法精神的重要因子。法学教育应当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吉 《前沿》2012,(1):88-89
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理性之人文精神的继承与矫正,自始至终伴随着民法的发展历程,其以关心人的需要,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特别是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为出发点。民法的人文精神体现私权神圣与私法自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人文精神强调人性关怀、自由平等的价值,这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准确契合。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是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以及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因此,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思想境界如何,精神状态如何,职业道德如何,既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形象,更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政府的公信力。本文在借鉴国外在建设公务员人文精神有益探索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试探索出有利于我国公务员人文精神提升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限定。作为人类精神的两个侧面 ,它们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这种统一在早期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未经分化的统一。到了近代 ,由于启蒙主义精神与科学理性传统相互促进 ,两者和谐发展 ;然而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由于片面强调科学理性的作用 ,又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唯科学主义与反科学思潮。进入 2 0世纪以后 ,随着对科学理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出现了科学的人文化趋势 ;2 1世纪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必将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融合。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同福  吴春俊 《前沿》2006,(11):197-199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地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从战略高度阐述了应当怎样发展的问题,体现了科学理性。与此同时,在回答发展的主体、价值目标问题时强调以人为本,凸现人文关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与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李国兴  黎洁 《人民论坛》2012,(5):142-143
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实现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医学模式中人文精神的复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湖北社会科学》2004,3(5):101-103
人文精神的复归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的人学本质是人文精神复归的内在根源。现代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复归,将“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到实处,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15.
张健飞 《长白学刊》2008,(6):151-151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灵魂。当今中国人文精神的建构,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其中人文奥运是三大奥运理念中的核心和灵魂。北京奥运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融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6.
孟晓乐 《青年论坛》2005,(2):104-105
2 1世纪 ,教育的主要目的将不再是不断地向每个人提供力量和知识方面的标准 ,应是帮助他们理解周围世界并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正的权利参与者。教育的目的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乎保证人人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权利 ,保证他们拥有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尹建军 《前沿》2005,(1):79-80
人文精神对于领导力平台的搭建具有终极意义 ,是否具有充盈的人文精神决定着领导者的领导生命能否得以延展。顺应人文精神高扬的时代精神 ,领导者应及时转变执政价值观和权利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人民政坛》2012,(7):46-47
韩大元在《法商研究》2012年第3期载文《1982年宪法的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作为宪法的精神特征,始终指导和影响着宪法制度的发展.并把国家和社会生活引导到人性关怀的基础之上。宪法发展的逻辑基础是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保障,宪法精神表现为公平、平等、自由和宽容,而人文精神集中概括了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现代宪法特征,1982年宪法文本彰显人文精神,其颁布是全社会呼吁人性关怀的一种制度性回应:宪法结构体现人文精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吴鹍 《前沿》2010,(16):143-147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以"和谐意识""德性人格""故土情结"的不同面貌投影于余光中的文学创作之中,成为作家所崇尚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向往。而余光中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再现,不是被动的、重复的、守恒的,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重新"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杨丽娟 《青年论坛》2007,(6):150-151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导向,它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造成大学生的畸形发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对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