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下构建多元化乡村生态经济体系应以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前提,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作为沿海生态资源丰富的城市,福建省泉州市十分重视乡村生态资源保护,积极探索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乡村生态经济体系,在收获喜人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困境。突破乡村生态经济体系构建困境,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要素支撑、明晰产权、增强生态意识、引导绿色消费,充分发挥政府、村级组织、乡村产业经营者、社会大众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持续推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乡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生态产业化和产业化生态化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实践起步较早,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发展模式,但总体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也不均衡。文章以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实践为例,针对各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在探索全市生态资源供给的基础上,提出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发展是根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产业融合不是一二三产业的简单相加,是三层次产业融合促进的交叉乘数发展。通过研究城乡居民消费的新需求,规划农村产业融合方向,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技能,加强现代农业配套改革等措施,共同推进农村的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4.
农村养老问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民生议题,同时也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薄弱环节。满足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保障其晚年生活质量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在新发展阶段,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主要体现在经济保障、医疗护理以及精神慰藉三个方面。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面临的传统家庭代际赡养功能日益衰退、机构养老服务推广进程缓慢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落后等制约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需求的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可着眼于互助式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型养老、文化养老以及教育养老等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辽宁省商业银行开展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在支持乡村产业振兴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现实发展情况看,商业银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仍有一定提升空间。新发展阶段辽宁省商业银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需要进一步提高支农意识,提升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能力,充分应用金融科技,完善农业产业链金融体系与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7.
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既是优良传统,又是实践工作的必然要求.新乡贤由传统乡贤发展而来,如今已经成为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力量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乡贤统战工作是为乡村振兴战略凝心聚力的举措之一,做好新乡贤统战工作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拥有大量新乡贤的磁灶镇,在新乡贤统战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结合走访调研的成果,梳理出乡村振兴中磁灶镇新乡贤所发挥的作用、新乡贤统战工作的实践路径以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新乡贤统战工作作出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党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力量和中坚力量,其素质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创新农村党员教育,加快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基础工程,也是必然要求和关键一环。要从思想、组织、方法、实践四个层面,创新农村党员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定的政治支撑、关键的智慧支援和重要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积极推进城乡警务一体化建设进程,创新农村警务,既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加强基层治安治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作为。创新之道有四,其一是创新警务管控能力;其二是创新警务体制机制;其三是创新警务治理理念;其四是创新警务预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灵魂之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乡村美好未来,必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文章论述了乡风文明对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来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仅可以巩固脱贫成果,也是现阶段新的消费增长点。推进以旅游和农业为切入点的复合型产业模式,将积极促进丹东旅游产业边界的拓展和产业链的拉长。对此,本文提出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创新业态发展模式、强化多产业融合发展和调动农村人口积极性四个建议,加速推进丹东地区旅游业和农业的协同内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电商直播显示出巨大潜能,但还存在着农产品标准化和市场化程度偏低、农产品品牌缺乏影响力、直播内容同质化严重、主播专业技能欠缺、物流等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法律法规及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涉农电商直播平台合规经营有待加强等问题。要提升产品质量、培养电商人才、促进城乡融合、加大政策扶持,推动农村电商直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地区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上走出了一条新路:牢牢抓住农民增收的根本性工程,牢牢抓住产业振兴的基础工程,牢牢抓住农民素质提升的长效工程,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的动力工程。珠三角地区以“四个工程”为抓手的乡村振兴实践,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抓住乡村振兴的主要矛盾,以农民素质的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以科技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马边彝族自治县福来村在推动基层治理中,通过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发展促增收、人才振兴强保障、“三治融合”促和谐,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发展模式。但纵观各地乡村基层治理实践还存在农村后备人才力量不足、村民自治“行政化”突出、依法治理水平亟待提升、发展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等问题。以福来村为切口可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要以党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以法治力量赋能基层治理,以人才支撑提供不竭动力,以规范权责优化服务职能,以乡村自治厚植文明乡风。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崭新命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运行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农村社区协商治理来促进“三农”的全面现代化。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意蕴,构建适合于乡村社会发展的现代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形成多元参与和政社良好互动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夯实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处理好技术化治理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由此,使农村社区最终达到治理有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对乡村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用现代文明方式和理念重新诠释、解读乡土文化价值体系,重新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然而,由于社会生产方式转变、商业文化传播、乡村文化精英单向流动、乡村集体经济低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文化陷入了“破”“立”断裂、去主体化、边缘化以及文化空间萎缩等困境。为突破这些困境,有必要树立乡村文化建设新理念,通过构建乡村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再生产机制、构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吸引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久久为功,实现乡村文化在现代化发展框架中的转型与振兴。  相似文献   

17.
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家庭教育投入加大、厌农离农思想严重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的推进。因此,必须以农村义务教育为切入点,用优质教育为乡村建设留住人才、人力、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发展动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旅游发展,既是职责所在,也是现实所需。在引领乡村旅游发展上,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突出的政治领导优势、政策导向优势和人才集聚优势,也面临着自身建设不强、带动群众不力、能力素质不高等现实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核心是从加强党的领导的高度,紧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加强政治引领、优化组织设置、狠抓政策落实、注重培养能人、创新工作机制等,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有效嵌入乡村旅游发展之中,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耕读文化是乡村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弘扬耕读文化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内在要求。海宁市拥有着丰厚的耕读文化资源,在当前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传承与弘扬耕读文化既面临机遇也遭遇挑战。弘扬耕读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应注重顶层设计,凸显耕读文化作用;立足地方特色,深化资源挖掘研究;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群众思想意识;创设传承载体,延续耕读文化新风;完善保障机制,推动耕读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20.
宅基地制度是乡村振兴制度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宅基地承载着土地保障、财产保护的重要功能,是我国农村特有的建筑用地形态。然而,我国当前宅基地制度管理实践存在现实困境:一户多宅、超标违建和无序建设;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宅基地大面积闲置;隐性流转和灰色交易问题等。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宅基地流转与退出机制,以期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开发宅基地的财产功能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