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联合分析是理解政策过程和治理过程的切口。基于多源流框架原型,以源流变动和变异为牵引,跨越制定与执行的两阶段多源流分析框架得以构建完成。基于这一框架,围绕人工智能政策的出台与实施过程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源流在执行阶段被选择性分解,政策源流由竞争性演化为诠释性集合,政治源流从决定性作用转换为约束性力量,政策企业家由倡议者变为实践者。多源流框架的核心要素在执行阶段联系紧密,政策的实际执行方式取决于分解的问题源流、纵向的政治源流、政策企业家和高层级政府给定政策的耦合程度,表现为多重局部耦合的政策执行过程。这一结论推进了多源流框架的应用边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情境的公共政策运行特征。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对财政政策的执行策略: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偏离现象已经受到理论界普遍关注,但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某种特定政策执行过程的描述与解释,缺乏对不同类型政策执行策略的整体性分析。本文以国家财政政策执行为视角,依据财政政策的模糊与冲突程度,将国家财政政策类型分为四类,同时将各种政策类型执行及其影响因素置于整体性框架中,进而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针对不同政策类型的执行策略以及应对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央与地方政策执行方面的政策性含义。  相似文献   

3.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制定与实施,从国家层面对我国青年发展工作做出了顶层设计,明确了青年发展的重点领域。对这一青年发展政策执行过程及其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有利于为下一阶段青年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基本依据与重要启示。文章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框架,通过分析“制度环境”与“执行结构”对社会政策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建立考察我国青年发展政策执行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为《规划》的评估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在制度环境方面,文章考察了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合法性三个方面如何对政策执行产生影响;在执行结构方面,执行组织、执行人员、执行资源和政策对象等四个要素及其互动影响着政策执行结果。最后,提出应以更加多元的视角看待青年发展政策的执行差距,建立综合性、本土化的分析框架,关注政策执行组织权责与资源的匹配性,并注重“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旭琴 《桂海论丛》2009,25(2):39-43
街头官僚理论是近些年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一个前沿领域.处于公共政策执行末梢环节的"街头官僚"生存于公共政策执行资源稀缺和公共服务弹性需求的夹缝之中,出现绩效目标异化,表现出典型的行动逻辑--激励不足、规则依赖、选择行为、一线弃权和理性逐利,在公共利益权威分配的过程中产生偏差.矫正街头官僚政策执行偏差的主体路径包括三个方面:政策执行机构的内部改革,政策执行直接主体的自我优化,政策执行间接主体(目标团体)的问责监督.  相似文献   

5.
政策执行成效受到执行主体和执行过程中的多重因素影响。厘清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行动逻辑,有助于辨析政策成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对H省“秸秆禁烧”治理行动进行田野观察,基于“过程-组织-类型”三重维度分析中间政府动员行为与基层政府自主行为的匹配差异。研究发现,动员行为的发生通常具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但基层政府响应政策时具备一定的自主空间;动员行为能助推执行进程,但政策落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冲突仍依赖基层政府的自主性调节;动员内容并不具备强约束性,基层政府的自主行为是对“约束”的软化和政策的本土化。治理成效依赖动员行为和自主行为的互动关系调节。基层政府的自主空间需在一个合理阈值内,满足政策目标和治理情境间的价值均衡。  相似文献   

6.
贾杨 《长白学刊》2015,(2):62-66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公共政策由设计方案变为现实的必经之路。以环境政策为例,通过解释性框架构建和比较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情况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效果的关键变量。政策执行困境的化解需要从调节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入手,并进一步完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公共政策间各关联的环节结构已有了很大变化,已从原有单一政策的形成链条上的各环节关联,拓展到了不同层级间政策环节的关联,直至目前已形成了立体的、多维空间下的公共政策网络环节关联。为有效协调好多维公共政策网络中形成的相关政策环节,需要建立一种基于集成化思想的政策网络管理理论模型,进行政策执行创新,包括以整体的观念构筑公共政策网络、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健全适应政策网络管理的协作型执行团队、建立合理的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肖飞飞 《桂海论丛》2007,23(5):73-75
由于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的相对分开,使得政策制定权与政策执行权产生分离,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使政策执行极易陷入委托代理困境,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失败.其主要原因是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利益的不一致和权责的不对等.通过对政策执行者的监督、激励以及对其败德行为的惩罚,可以有效地化解政策执行中的委托代理困境从而防止政策执行失败.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的“政策拉练”是我国地方政策执行过程中常见却鲜有分析的一种现象。基于T区三次乡村振兴“政策拉练”过程的田野观察,运用政策执行研究的博弈分析法,构建与呈现了中国政策执行情境下“政策拉练”的理论模型及其运作图景。研究表明:“政策拉练”是指上级政府对多个下级政府政策执行情况予以检评并依据检评结果决定奖惩分布的一种竞争性激励机制;机制运行过程中政府上下级博弈关系的不完全性导致“政策拉练”的激励效应处在变动之中。本文试图论证“政策拉练”作为一种分析政策执行激励的理论概念所具有的学术内涵与经验意义,以期为政策执行和执行激励机制改革提供理论启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面对内容复杂且涉及多个部门的中心工作,地方政府大多会设置牵头部门负责具体的跨部门协同。在缺乏正式权威的情况下,与其他部门处于横向分工关系的牵头部门通过结构性权威再分配和过程性权威再分配,与其他部门建立起纵向准支配关系。前者包含组织策略、机制策略和个体策略等不同内容,后者嵌入到建设规划、目标拆解、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的不同环节。上述政治性内容与狭义政策执行的行政性内容共同构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复合结构”。这种政治与行政相混合的政策执行方式不同于政治-行政二分法下的单一线条思维,体现了中国地方政府在制度稳定性与运行灵活性方面的动态统一。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力度空前,势必引发资源要素整合配置、政策体系相继调整、发展目标重新聚焦及社会民众广泛关注。据此,框架宏大且执行环境复杂的配套惠农政策,需在运行层面加强以相关主体激励、政策内部协调、绩效分类评价、多元执行监督为主要内容的运行保障,以充分发挥功效并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溢出效应,即"外部性"。从公共政策外部性视角看待精准扶贫政策的政策间外部性、跨域外部性和利益分配外部性,有助于加强对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效果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改善政策顶层设计、拓宽政策分析领域、提升政策执行成效,从而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3.
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诸多困境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传统政策执行模式的普遍应用,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为克服这些困境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将政策执行过程视为社会建构过程,强调多元主体间平等协商和互动对话,主张尊重差异、增强信任与合作,鼓励释放政策执行过程中相关主体的能动性,通过增强政策执行过程的民主化与合法性,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高度的理论契合性。为了使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成为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实践平台,仍需建构成熟的公民社会和配套的宏观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14.
政策执行是政策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政策执行失效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政策自身的缺陷、政策执行所需资源不足、调适对象不顺从、交易成本过高等方面。然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执行部门间的职权冲突,经常是政策执行不力甚至政策失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本文力图对职权冲突对政策执行的影响、职权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化解政策执行中的职权冲突作出具体分析。一、职权冲突及其对政策执行的影响本文所说的“职权”,是指行政职权。关于行政职权,人们有不同的理解。高家伟的定义是“特定行政机关依法享有的、对某一类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探索政策冲突的根源出发,构建了"政府运行碎片化-冲突类型-政策要素-政策阶段"的整合性分析框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公共政策实践中较为典型的七个政策冲突案例,并运用该框架对七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政策冲突碎片化的超常规运作是政策冲突痼疾产生的根本原因,政府碎片化的不同维度相互强化、产生叠加效应,以及不同类型、不同要素、不同阶段的政策冲突相互交织,引发双向连锁反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收入结构优化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制贫富分化,需要及时调整分配政策以协调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冲突。分配政策的调整与设计,一要坚持先富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励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抑制非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要努力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最优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三要培育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逐步构建“橄榄型”的收入结构。  相似文献   

17.
信息失真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是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资源和前提条件。信息失真可能影响政策本身及政策执行的公正性、影响政策解释与政策分解、影响政策的准备与实施。客观环境的动态变化、政策执行主客体的主观偏好、语言障碍、认知差异等是引起政策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对此,本文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政策信息响应系统、创新组织架构、提高利益平衡度和信息素养、建立信息畅通的政策执行机制等方式,削减信息失真对公共政策执行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扩散研究中经典的S型曲线,在解释中国的政策扩散过程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形式-内核”的二维分析框架,扩散结果可以初步类型化为完全扩散、扩散失败、象征性扩散与再创新性扩散。地方政务服务改革探索中存在多种模式创新,案例追踪研究发现:由于公共政策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政策扩散同技术扩散之间具有根本性的差别。一方面,公共政策失败可能导致扩散统计结果出现累计值下降的情况,这就削弱了S型曲线对扩散效果解释的精准性;另一方面,政策本身会根据地方发展差异进行本土化调适。中国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使得纯粹意义上的完全扩散和扩散失败,连同象征性扩散都有在成本约束下演化为再创新性扩散的倾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地方政府政策再创新行为逻辑的解释。应当明确,未来的政策扩散研究,特别是扩散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研究,应当跳出对政策价值的前提预设,对扩散过程中的政策本土化和再创新予以肯定和鼓励。  相似文献   

19.
王仰文 《桂海论丛》2011,27(4):93-97
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公共政策冲突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家政府,挑战着政府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公共政策冲突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人类自身认识的局限、公共政策用语选择的模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客观影响,也有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偏差、公共政策制定技术的匮乏、政策执行人员素质的良莠等主观作用,更有公共政策稳定与制度变迁的矛盾、双重行政管理体制的交错摩擦、政出多门的政策决策机制以及政策内容执行的现实困难等复杂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20.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问题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确定不同的治理模式,从而在医疗服务需求中,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优势。本文择取了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在政策制定阶段、政策执行阶段、政策执行效果等要素,通过政策执行效果的分析,回顾性地探究在政策制定阶段和政策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