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6月8日下午,当代贵州杂志社黔西南记者站、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黔西南办事处在兴义正式挂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谢念,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州委统战部部长杨骏,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陈国芳,当代贵州杂志社社长赵宇飞,当代贵州杂志社总  相似文献   

2.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10):61-61
贵州处于西南"腹心地带"的特殊地理位置,因驿道开通而使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尽管古代道路艰险难行,但云南进出以贵州为喉襟,川、桂交通必经贵州,又是西南通往内地及缅甸、印度、东南亚的大通道,战略上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各级党委、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借鉴国际减贫事业的成功经验,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协作扶贫项目。世界银行中国西南综合扶贫项目。中国政府与世行在中国西南及贵州实施世行贷款扶贫项目于1995年1月开始实施,2002年7月全面完成,项目区包括贵州、广西、云南的35个贫困县。贵州项目区有晴隆、贞丰、望谟、册亨、罗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初期西南地区的社会救济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刘伯承、邓小平奉命进军大西南,西南局成立后,邓小平任第一书记,主持大西南的工作,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贵州等地区,人口近七千万。大西南不仅面积辽阔,而且情况复杂。由于解放大西南的战争还在进行,军费开支浩大,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在贵州期间的教育活动,对贵州的文化事业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他启西南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了一批黔中弟子,维系西南学脉,维护民族团结,在今天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企业公司开创的这种股份制模式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福建、陕西、安徽、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甘肃、湖北、西康等省都仿照这种模式。抗战期间,贵州成为陪都重庆的屏障、西南公路交通枢纽,大批企业内迁,资金向贵州流动,股份制蓬勃发展起来,出现了几十家股份制企业,涉及工业、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农业垦殖诸多行业,促进贵州战时经济高涨。最有成效的是贵州企业股份公司,它是股份制成功的典型。东北、华北沦陷,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城市相继陷落,开发西南势在必行,贵州资源受到重视。内迁企业众多,但在战乱中求生存困难重重。当务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一系列影视作品有力地证明了一点:贵州虽然经济落后,但文化并不落后。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社会背景,独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特色,这为贵州自然风光和民族风光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全球化,为全球企业的成长带来无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回避的挑战。通过竞争,企业才能超越自我、取得成功,为此,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定培育创新这片沃土。你可曾想过,格力、美的、松下等知名品牌家用空调,压缩机里的精密零部件,有一部分是来自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工具)。一片小巧的空调压缩机叶片,从贵阳出厂,走向国内知名电器厂商和日本、美国、德国等国际市场。目前,西南工具空调压缩机叶片的全球市场份额达40%左右。  相似文献   

9.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区的腹心地带,独特的喀斯特景观是贵州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贵州生态旅游优势以及贵州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侗族源自古代百越族,系秦汉时百越西区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迁徙至现在的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毗邻地区,尤以在贵州分布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1.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11):58-58
在西南用兵。贵州因其战略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5世纪初。贵州以全国第十三个行省的身份登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12.
正"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60年代"三线人"吹响的三线建设号角,这是"三线人"建设贵州的铁血誓言。自此,一场持续了15年时间、涵盖13个省区、投入2000多亿元及千万人力的建设拉开了序幕。1964年7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和国家计委在四川西昌召开会议,贵州和四川被确定为西南三线建设的重点。交通闭塞、工业落后、经济贫困的贵州,进  相似文献   

13.
一、贵州文化和文化再发现 大约在一百多年前的1902年至1903年间,日本著名学者鸟居龙藏,只身来到中国西南地区,进行了一次影响深远的田野调查之旅。鸟居氏进入西南展开的人类学调查之旅,其所行路线都是过去连接内地与西南边陲云南的驿道,这其中尤其是从湖南经贵州进入云南一路所走的路线,正是元明时期以后方开辟的一条连接中原与西南边陲的最重要的交通命脉。从元明时代以来直到晚清的数百年间,这条驿道一直是维系西南与中原之间政治、经济及文化联系的大动脉。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贵州地处西南一隅,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和中原文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在翻阅中国古代绘画史时,会发现贵州没有留下传世的画家。明清以来,贵州出现了几位有影响的画家,如山水画家杨龙友、邹一桂、郑珍,指画家陈钰,墨竹画家孙竹  相似文献   

15.
1992年的7月,春城昆明正当雨季,阳光灿烂,却凉爽宜人,与酷暑燎人的北方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西南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第九次会议即将在此召开,云南、四川、贵州、广西、西藏、成都、重庆等省市的主要领导人以及所率的庞大代表团已经到达,春城的气氛显得异常的喜庆与热烈。西南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是1984年初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跃邦来黔时倡议促成的。每年召开一次,西南各省轮流担任会议主席及会东。从1984年4月第一次会议在贵州召开以来,至1992年已是第九次年会,参加方也从最早的“三省四方”(贵州、四川、云南和重庆)增加至五…  相似文献   

16.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32):62-62
南京陷落后,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西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贵州成了陪都重庆的屏障。特殊时期和特殊环境,使贵州的交通区位骤然凸显起来。  相似文献   

17.
贵州机械装备制造业曾经有过辉煌,九十年代前在贵州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六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建有三大军工基地,还搬迁了一批民用机械制造企业,为贵州的工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贵州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在西南几省中并非落后,在技术装备和生产经营规模上比广西、广东、云南都强。改革开放以后,除军工产品外,贵州机械工业有不少名优产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2,(10):1
在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地处西南的贵州不时溅起晶莹浪花。  相似文献   

19.
正"分营之初,全州移动用户不足1000户,经过移动人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用户量已发展为200多万户。"中国移动黔西南分公司(以下简称黔西南移动)副总经理吴远祥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黔西南移动从电信局剥离,正式成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黔西南分公司。从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应成为反贫困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胜明 《当代贵州》2004,(23):20-21
发展乡村旅游是贵州解决 "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全省17.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97%的面积为山地、丘陵。山多是贵州的特点,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造成广大农村生产力发展缓慢,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不高,老百姓处于长期的贫困之中。有没有可能把过去的因山而穷,变成因山而富,这是贵州提出"旅游扶贫"最初的想法。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