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在有国家权力干预其中的刑事诉讼中,仅仅通过私法对公民权利进行保护的方式就略显无力。因此,就我国目前刑事诉讼中存在的一些国家权力侵犯被追诉人合法财产权利的现象,我们应当在刑事诉讼立法以及刑事诉讼运行过程中充分体现《物权法》的精神,改革、完善诉讼程序,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保障被追诉人的合法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2.
现代刑事诉讼结构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自由主义。西方自由主义决定了现代刑事诉讼结构中逐步实现了追诉权与裁判权的严格分离,被追诉者的基本权利得到立法确认并最终由中立的裁判者予以落实。在现代刑事程序中,被追诉者成为诉讼主体,他的诉讼利益获得承认,以往的国家利益出现分化,构成了以被追诉者诉讼利益为核心的分层结构。被追诉者的诉讼利益始终要高于追诉方代表的国家或社会利益、裁判方代表的公正利益,形成了现代刑事诉讼的利益结构。不同的诉讼利益由不同的主体来维护,各方主体以权利制约权力、权力约束权力的方式参与到刑事诉讼的主要过程和关键环节中来,利益结构决定了主体上的"三方结构"和主体间的行为结构。  相似文献   

3.
刑事被追诉人迅速审判权作为刑事被追诉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已被大多数国家作为一项基本宪法权利予以确认和保护。反思我国相关刑事诉讼立法关于刑事被追诉人迅速审判权保护的不足以及相关制度的缺陷,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推进我国刑事被追诉人迅速审判权的必要性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法中,对被追诉人权利保障一直是被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化理念的深入,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无疑会逐渐倾向于对人权的保障。财产权作为继生命权,自由权之后的第三大人权,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刑事诉讼中,面对国家强大的侦控力,如搜查、扣押等强制措施,毫无疑问,被追诉人的财产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2012年的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被追诉人财产的没收程序,此番改革无疑是顺应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具有现实取向性。改革者注意到新的现实、新的刑事诉讼实践,尤其是关注了凸显的现实问题。但在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之间,后者依旧占据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程序性辩护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性辩护是一种有效的辩护方式。程序公正理论、诉权理论和程序性制裁理论是其理论基础。我国的程序性辩护与其他国家的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撤销原判的规定不健全;缺少关于诉讼终止制度和诉讼行为无效制度的规定。与程序性辩护相关的配套制度,如司法审查制度,审判机关权威性和中立性问题,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律师权利保障制度,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都存在着不足,成为制约程序性辩护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被追诉方的求审权属于广义上的诉权的一种 ,在刑事诉讼中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 ,并体现为五个方面的具体权利性要求。我国目前对求审权问题尽管有一定的规定 ,但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目前,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已经对外公布并即将实施,该修正案总体上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兼顾、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修法精神.实践中任意搜查、扣押,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恶劣行迹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突破口在于实现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化,将正当程序的理念切实引入到刑事诉讼法及其实施中,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司法实践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更有效地维护被追诉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程序性权利.  相似文献   

8.
监听的产生和广泛采用,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刑事侦查机关的侦查手段,有利于打击和惩罚犯罪;另方面它也容易导致国家刑事侦查权力的膨胀和扩张,从而对公民的通讯自由权和隐私权构成威胁,为了达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民两大价值目标的协调统一,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都根据本国国情,对监听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在我国,监听在司法实践中同样被广泛使用,但我国法律对监听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因此,监听立法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与被追诉人财产权利存在冲突,因此刑事诉讼中的诸多措施极易侵犯被追诉人的财产权利。借鉴民法和民事诉讼中关于财产权保护的相关制度,通过有选择的改造,从实体权利构建和程序制度保障两方面,建构刑事诉讼中的财产异议制度,以期对被追诉人之财产权起到切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看守所是未决羁押的场所,主要是起着警戒、看守、教育和管理被逮捕、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以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的作用。在实践中,还承担着深挖犯罪的任务。在这些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程序上的缺陷和问题,尤其涉及被羁押人的权利保障方面。本文拟就看守所的职能、羁押原则、以及看守所地位和隶属等提出管见。  相似文献   

11.
刑事简易程序是以被告人部分权利的牺牲为代价的,这就决定了简易程序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保障了被告人一部分权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其另一部分的权利。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中被告人权利保护存在诸多问题,结合相关国际条约及其他国家的立法规定,应从明确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赋予被告人程序选择权,保障被告人辩护权,建立公诉人出庭制度等方面加强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中被告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活动的产生由来已久,但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与刑事诉讼活动之间有些什么联系以及如何对待刑事诉讼活动等问题却始终众说纷纭。《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实际上是人依据刑事诉讼活动之“物”性进行立法,法赋予人刑事司法权,人使用司法权获得“物质利益”的过程,表明人与刑事诉讼活动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人用物、享受物、改造物的受益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享有一定范围的程序启动权是被害人特殊地位的要求,被害人的程序启动权分为公诉案件的程序启动权和自诉案件中的程序启动权两种,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程序启动权具有辅助性、补充性的特征,自诉案件中的被害人程序启动权具有独立性。目前刑事诉讼法关于自诉案件的被害人程序启动权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利用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契机,做出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简易程序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简易程序设置如何,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一系列基本权利。我国现行的简易程序对被告人的基本权利重视不够,应采取更加完善的措施,以保障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5.
刑事搜查是侦查机关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的有效手段,但行使不当会严重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法治国家对刑事搜查的启动程序都作了严格规定。而反观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司法解释对搜查的规定,在刑事搜查的启动程序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并期待立法完善,以期更好地发挥搜查在侦查犯罪中的作用,并实现其人权保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一个崇尚法治的社会,是刑事公正得到实现的社会。然而,刑事公正的实现离不开刑事诉讼的程序保证。因此,必须从制度上构建刑事诉讼的一系列规则来保障司法机关的公正断案,从而实现刑事公正,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刑事诉讼的核心价值就是个体需要与社会、国家需要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保护人权,实现程序公平和正义,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增加沉默权的规定,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完整的无罪推定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审查机制在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缺位造成我国刑事诉讼的重大结构性缺陷,基于对审前程序中侦控权力运行的制约、为被追诉者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考虑,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应为我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的方向之一;审前司法审查的效力范围应当限定为有关强制性措施的适用和审查起诉行为;司法审查之主体应为人民法院,作为司法机关的我国人民检察院并不能担当司法审查之职能;司法审查方式可采取事先司法授权和事后司法救济的结合;其具体程序可按照司法授权程序、司法救济程序和公诉审查程序分别设计;此外,为实现人权保障和犯罪追究的协调统一,司法审查相应例外规则的确立也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刑事程序法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在我国的程序法制化进程中这个原则发挥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存在大量违背程序法定原则基本要求的情况。本文提出刑事程序法定原则的实现途径,以期对解决现代我国程序法制化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美国刑事诉讼中吓阻理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该理论指导下的证据排除法则进一步确立起了刑事司法程序的正当性,保障了犯罪嫌疑人权利。我国应当吸收吓阻理论的合理内核,确立起中国式的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