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是一九三○年夏天,在福建省莆田第十初级中学毕业后,由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国青年反帝大同盟”介绍,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的。我到上海不几天,就被转到党的另一个外围组织即“革命互济会”。此后的三、四个月每逢节假日就参加“飞行集会”活动。平时则来到沪西的申新纱厂和工人拉家常,交朋友,鼓动工人群众起来反帝、反殖、反封建。一九三○年深秋,组织上调我到党中央直属的半公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9,(1)
<正>顾正红,1905年出生在江苏阜宁(今属滨海)一个贫苦农家。1921年家乡遇水灾,顾正红随母亲到上海,找到在一家小油厂做工的父亲,一家人在沪西一个贫民窟里住下。顾正红曾在上海日商内外棉九厂、七厂当过工人。1924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的工人夜校和沪西工友俱乐部,并很快成为俱乐部积极分  相似文献   

3.
张浩1896年生于湖北省黄岗县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饱尝了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痛苦。他连小学没读完就在家织布。1920年夏天,恽代英同志到张浩家乡进行革命活动,他俩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张浩接受了恽代英同志的革命思想教育,参加了恽代英同志组织的革命团体“利群书社”和“共存社”。为了追求革命真理和接受革命风暴的锻炼,不久,张浩来到了上海。在那里,张浩一边做工,一边从事革命工作。从此,他的一生就同中国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了。 1922年初,经林育南、恽代英介绍,张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他担任了沪西区委书记,领导沪西工人参加了“五卅”大罢工的斗争。他在青云路召开群众大会,领导群众游行示威。这次集会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张浩不顾个人安危,赤手空拳地带领群众与敌人搏斗。他头部被刺受伤,满脸是血,但仍在号召群众坚持斗争。他振臂向周围群众高喊:“我们反对屠杀中国人,我们反对  相似文献   

4.
1937年11月12日,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失败而告结束。中国军队从上海撤退,日军占领了上海四郊和南市、沪西及苏州河以北地区,只有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未被占领,形同“孤岛”。英美法租界里的事务,是由租界当局处理,日本侵略者和汉奸伪政权不能直接干预。这种状况就给留在租界里的进步文化人提供了一种有利的活动条件,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或间接领导下,采取各种方式,开展抗日活动,直到1941年12月8日太  相似文献   

5.
对“吹毛求疵”,《汉语成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把皮上的毛吹开,去寻找毛病。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疵,小毛病,缺点。” 挑剔毛病,寻找差错,这不是一件不好的事。20年前我在一家钢铁厂里劳动,那里有个整理车间,就是专门找钢锭上的“疵点”——小气泡。用砂轮把它磨去。我就被分配在那里,跟从老师傅专门干这活。  相似文献   

6.
东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的14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日本帝国主义为加强和巩固伪满洲国的殖民政权,建立了庞大的伪警宪特机构,实行法西斯高压统治,推行所谓的“治安肃正”“匪民分离”、“集团部落”等一系列  相似文献   

7.
1925年爆发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反帝革命风暴。在党对五卅运动的领导工作中,瞿秋白“作为党的中央局成员,作为党创办的《热血日报》的主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①。党中央的这个非常确切的评价,可以从《热血日报》创办前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从瞿秋白亲自撰写的发刊辞、19篇社论和若干篇作为补白的“小言”所发挥的战斗作用充分反映出来。顶风破浪创日报自从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工人被杀事件发生后,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就多次开会,提出了指导斗争的方针、口号和策略,并…  相似文献   

8.
民校具有教育功能,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动员工作的重要阵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以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为中心,在沪西民校及周边地区开展以传播先进思想、为民兴利除害、团结积极分子及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动员工作,使沪西民校在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放上海、推翻国民党统治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探讨、总结中共在沪西民校开展群众动员的特点和经验,以期为当下党的群众动员工作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9.
1962年6月21日上午10时半,周总理和邓颖超以及童小鹏在余秋里等会战领导陪同下,由齐齐哈尔来到萨尔图.当周总理从列车门走下站台时,车站上欢迎的会战职工手舞彩旗、花束,欢呼雀跃,兴奋异常。周总理在金秋里等陪同下,到基层井队、泵站、油库视察。总理在视察北二注水站时,就上前去和工人们握手,一个工人不好意思地说:“我的手上有油。”急理笑着说:“我也当工人。”紧紧地握住工入沾满油污的手。总理一边用手摸着国产的泵一边同工人说:“这是我们自已的,你们要很好爱护它。”总理和值班工人—一握手,问他们叫什么名字,那里人…  相似文献   

10.
在东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的十四年中,日本帝国主义用诱骗、强征、抓捕等手段从华北、江浙和东北等地掠夺了大量的劳动力来开发、建设所谓的“满洲国”。他们残暴地驱使着大批劳工用最原始的工具在矿山中采掘地下宝藏,在国境线修筑军事工事,在日本资本家的企业中拼命劳作。劳工们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经常遭到日伪统治者的欺榨和打骂,甚至虐待至死。他们的尸骨填平了东北无数的沟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和剥削,劳工们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反抗和斗争,其中主要有:1、逃跑。日本侵略者视劳工生命为草芥,役…  相似文献   

11.
【采访手记】杨仲芳原是上海市纺织工会沪西职业介绍所所长。1993年,上海市纺织工会为千方百计推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在上海沪西地区成立了全国产业工会系统第一家职业介绍所,杨仲芳担任了该所第一任所长。她秉承了工会干部“婆婆嘴、妈妈心、闲不住的两条腿”的精神,竭尽全力为下岗职工服务,使大批下岗工人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她本人被先后评为上海纺织系统再就业工作“十佳职业红娘”、全国纺织系统再就业工作金牌获得者。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工人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资本家的剥削而发起的抗争运动此起彼伏,其中则以上海罢工为典范。在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开展工人运动时,采取了同帮会合作的工作策略,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从相互利用到互相竞争,从携手合作到既斗争又合作。在波澜壮阔的上海工人运动中不同时期共产党人对待帮会势力采取不同策略体现了灵活高超的政治智慧。在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中,共产党不断消解了帮会势力插手工运对工人施加的影响,使得帮会势力逐渐式微,并在新中国建立后成功扫除了旧上海的帮会势力。  相似文献   

13.
马守芹 《世纪桥》2012,(22):36-40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东北,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精神奴化和军事镇压。在中华民族的危机时刻,中国共产党发起抗日号召,组织武装反抗。1936年,抗日武装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分为第一、二、三路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在派兵进攻关内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90年前的2月上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以罢工为主要形式的反抗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革命斗争。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中国工运高潮的“最后一个怒涛”,它谱写了中国工运史上一页激昂悲壮、荡气回肠的篇章。由于这一罢丁斗争以1923年2月7日为顶点,故史称“二七”罢工,亦称“二七”运动。90年后,在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正确评价“二七”运动,对我们弘扬“二七”精神,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对论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齐齐哈尔人民自古以来就具有勤劳勇敢、爱国爱家乡的优良传统。对于民族压迫,特别是外国的侵略,齐齐哈尔各族人民都能联合起来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在齐齐哈尔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史中,尤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斗争最艰苦、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也最能体现齐齐哈尔人民的爱国精神。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蓄谋已久。1915年日本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H十一条”,齐齐哈尔人民成立了“爱国储金团”.开展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运动。同年6月,广大青年学失、工人、市民举行厉日游行示威,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抵制日发…  相似文献   

16.
涂作潮,1903年出生在长沙东乡一个贫寒的家庭。14岁开始学术工,后随长兄进人长沙“蒋锡荣本行”当木匠。1922年5月,他因参加长沙泥木工人总罢工被资本家解雇。1924年,在友人的帮助下,前往当时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上海,在那里接触了一批共产党人,受其影响,迅速成长进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10月,涂作潮被党组织选送到苏联东方大学留学。1928年参加了党的“六大”。在“六大”期间,中共代表团决定让徐作潮等人到伏龙芝军事通讯联络学校学习国内急需的通讯技术。涂作潮愉快地接受了党组织的安排。他根据自己的特点,决定主攻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作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杰出代表者,他的革命活动早在20年代就受到当时深入中国内地的日本“学者”、“汉学家”的注意.他们或者以“关心中国文明史观”为幌子,或者以“阻止中国‘赤化’”为借口,对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共产军”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与报道.如日本官方、半官方在中国创办的《上海周报》、《天津经济时报》、《满铁支那日报》、《满洲评论》等日文报刊,从1928年1月到1932年12月,就发表了有关中共活动、朱毛红军动态等文章188篇,其中不少是直接涉及毛泽东本人的.在这些日本“汉学家”、“情报专家”  相似文献   

18.
倪良端 《世纪风采》2012,(10):24-28
李立三,192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五卅”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是年7月任中共中央五人临时政治局委员.参与南昌起义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建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纲领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党员成分的第一次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无产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但是,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知识分子建立的,这是事实。党的“一大”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其中工人党员只有1人。从党的“一大”到“四大”,党把致力于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从而出现了党员成分的第一次变化,即由革命知识分子向工人分子…  相似文献   

20.
特殊的战场     
在20世纪40年代辽宁的矿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含冤进牢房,屈身牛马当。苦役随日转,早晚一碗汤。杀人不见血,活活见阎王。”这是对辽宁矿区中被俘的抗日军人、抗日干部和其他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众所组成的特殊工人队伍的生动写照。辽宁是当时特殊工人人数最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抚顺、阜新、本溪、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